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锦上添花的养殖利器-生物膜填料和水处理 [打印本页]

作者: 百战老兵    时间: 2014-1-23 00:23
标题: 锦上添花的养殖利器-生物膜填料和水处理
本帖最后由 烟花雨 于 2014-1-26 10:38 编辑

视频太大,需要可以留言

(视频在5楼)
作者: 烟花雨    时间: 2014-1-23 09:44
楼主,可以上传到土豆或者优酷上面,再把链接贴过来。比发视频快哦

这系统兵哥你发明的么?嘿嘿
作者: 百战老兵    时间: 2014-1-23 13:00
烟花雨 发表于 2014-1-23 09:44
楼主,可以上传到土豆或者优酷上面,再把链接贴过来。比发视频快哦

这系统兵哥你发明的么?嘿嘿

集大水院江教授的发明专利,2012年末cctv7套科技苑播报过,我们是重点参与单位,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验证,效果不错,当时小瞧这家伙
作者: 百战老兵    时间: 2014-1-23 13:10
养鱼要有好水,这是所有水产养殖户都明白的一个道理。现在许多人都在研究和探索新的水处理方式。比如物理的方式,化学的方式,还有生物的方式等等都被应用到了水产养殖中。在福建,我们的记者看到,这里的养殖户往池塘里放一些白花花的东西。

  一大早,福建省福清市棉亭村的一些养殖户就在自己的虾池里忙活开了,他们解开一堆白花花的,像圣诞节做装饰拉花一样的东西,就在池塘里安装起来,他们把这些拉花一样的东西横挂在池塘里,这到底是要干什么呢?集美大学水产学院教授江兴龙告诉记者说,把它用在虾塘里头,能够改善我们的水质,以前可能是泼洒微生物制剂,我们就能够代替它,甚至我们的效果要比它稳定得多。

  确能够改善水质?而且还能替代微生物制剂,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养殖户还介绍说,用了这种塑料丝一样的东西,池塘里养的鱼虾很少发病,鱼虾死的少了,这产量就大大提高了。养殖户告诉记者,放了有明显改变,底土非常干净,水质稳定了,虾就死的少,基本上比较不会发病。以前这种一亩能收到五百斤到八百斤,现在一千斤左右的虾,所以产量能提高50%多。这也太神奇了,这些看起来不过是一些简单的塑料丝线,怎么就会有这么大的作用呢?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东西呢?专家介绍说,这个是研发出来的生物膜净水栅。

  要说到这项技术的研发,就得从福建省的水产品养殖情况说起。福建省是养殖渔业大省,渔业产量排全国第三,2011年水产品603万吨里面,有三 分之二的产品是靠养殖来的。养鱼离不开水,要想养出好品质的鱼就需要好的水环境。福建是鳗鱼和对虾的养殖主产区。一些大型有经济实力的企业,会通过推广循环水进行工厂化封闭式养殖。而对普通的老百姓来说,一家只养几口池塘,没有能力投入太多。因此养殖的池塘里,那些吃剩的饲料和鱼虾粪便就很容易污染了水质。

  水质变坏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大面积滋生蓝藻。蓝藻一旦大爆发,池塘里的鱼虾就容易生病死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养殖户会选择一些简单易行的办法来改善水质,经常是累得够呛,作用却微乎其微。现在一般是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那个生石灰,还有一种就是用人工捞。人工打捞费时费力,又不能用药物来除蓝藻,怎么把这些蓝藻除掉呢?一些养殖户按照技术员的建议,买来了微生物制剂,想通过这些微生物消灭池塘里的蓝藻。来达到调节水质的作用。刚开始使用还行,可是用了没有多久就发现,蓝藻又出现了。养殖户只能又买来微生物制剂往池塘里泼洒,可效果还是时好时坏,这鱼虾还没有长大,往水里扔的钱就花了不少。养殖户们就纳闷了,这些微生物制剂都是从正规市场买的,也是严格按照说明进行泼洒的,怎么就不起作用呢?

  原来,这些微生物菌一般都是在经过严格控制的环境里生产出来的,环境和温度都非常稳定。放到野外的池塘里,如果风平浪静,环境变化不大,这些微生物菌就安心地在这里扎下了根,繁衍起来,发挥作用,菌藻相克,与藻类竟争营养物质,蓝藻就长不起来。

  可是野外的池塘不仅环境和实验室的环境大不一样,并且千变万化,而且池塘内本身还生活着大量的细菌,外来的微生物菌不仅要适应这里的环境,而且还要和池塘内本地的大量细菌争生存空间和营养,打仗。

  蓝藻治理不了,是因为池塘里有益微生物的菌群数量太少,起不到抑制有害物质的作用。2006年,集美大学的江兴龙教授开始着手寻找解决的办法。他知道,池塘里本身就有大量的土著细菌,他想,如果扩大了它们的队伍,不就能有效抑制住有害微生物了吗?有什么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江教授想起在美国访学时,曾见过的循环水处理系统中使用的生物包,就是给污水中的微生物人为的创造一个附着物,扩大有益微生物的菌群,抑制有害物质来净化水质的。于是他想,泼洒到池塘里的有益微生物和池塘里原有的土著微生物,如果能有一个附着的东西来扩大自己的菌群,那么有害物质不就能被抑制住了吗?于是,他把目光瞄上了一种网球般大小的塑料空心球。放下去的生物球,会在表面还有里头都会形成生物膜,通过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对池塘里头的水的氨氮,一些废物能够进行降解。仅仅半个月的时间,小球的内外表上就布满了一些褐色的东西,江兴龙知道这些就是池塘里的微生物菌群吸附聚集到小球的内外表面上形成的生物膜。看到它们越长越多,江兴龙可高兴了,他告诉老乡,有了这些菌群,池塘里的有害病菌和蓝藻就难以爆发了。可没有想到,仅仅过了五十多天,池塘里又长出了许多绿油油的蓝藻。

  江兴龙把小球捞起来仔细检查,这才发现,原来,塑料球上的内外表面上虽然比较适合微生物菌的生存,可是小孔太小。小球如同一个小房间,在房间外面的微生物生长的很健康也很迅速,很快就把小球覆盖得严严实实,小孔被堵塞了,小球内里头的细菌很难获得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溶解氧,难以生长,结果内表面的生物膜长不好,总体的微生物总量反而下降了,于是效果下降了。

  用小球行不通那就改别的吧,江兴龙想,小球的小孔容易堵塞,如果改成不容易堵的东西又能增加表面积,不就行了吗?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对比实验,江兴龙替换了许多种材料,最后发现,一种丝状的尼龙材料很好,刚开始有些硬,放入水中一段时间后,尼龙丝表面就会吸附聚集大量的微生物形成生物膜而变得柔软膨胀起来,表面积也比原来大了好几倍能够满足净化池塘水质的需要。江兴龙教授说,这个生物膜不但对鱼虾是安全的,而且操作起来也挺方便,在离水面10~20公分的水下绑上在池塘的两头固定住就可以了,基本上不会影响池塘里正常的管理工作。

  这尼龙丝放到池塘的水下,就如同给养殖池塘里头的微生物提供了无数的经济适用房,吸引着微生物过来安居乐业,它们在吸附降解转化池塘水体中氮磷废弃物质的同时,自己的种群也得到了爆发性生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尼龙丝上吸附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就形成了褐绿色的生物膜。

  在给养殖户试用的过程中,江兴龙每隔一个星期多,都去看看生物膜的生长情况。一段时间后,江兴龙把生物膜从水下再次拉起来检查的时候发现,尼龙丝上布满了一些颗粒状的物质。这一发现让江兴龙很意外,这些小颗粒一天一天壮大,会不会影响生物膜的作用和功能呢?带着疑问,江兴龙经常到池塘里去查看。一天,当他又一次查看生物膜时却发现,尼龙丝上面的颗粒没有了。这是怎么回事呢?隔了一段时间,小颗粒又重新集结在尼龙丝上。这样周而复始了几次后,江兴龙才断定,尼龙丝上的生物颗粒是被养殖的鱼虾吃掉了。而且成了它们很喜欢吃的一种饵料。

  养殖户说,原来的池塘养殖一沼只能收500斤左右的虾,现在用了生物膜不但节约了成本,还减少了劳动力,产量也翻了一倍,而且养出的鱼虾是又大又好。今年他养的几口塘又是一个大丰收。通过微生物的一系列分解转化,池塘里的微生物和鱼虾吃剩的残饵和排泄物都最后又变成了鱼虾最喜欢吃的饵料,污染源少了,水质得到了净化,还节约了饲料。2011年,江兴龙的生物膜净水栅技术通过了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组织的专家的项目验收,现在已经开始在全省进行推广应用。

  通过一种尼龙丝栅栏居然就能够在池塘里把那些废弃物,象残饵、鱼虾粪便、水中的氮磷和有机质,降解转化再转变成鱼虾喜欢吃的饲料,不仅净化了水质,还增加了产量,科技的力量真是处处显神奇。




作者: 百战老兵    时间: 2014-1-23 13:16
本帖最后由 烟花雨 于 2014-1-26 10:36 编辑

http://sannong.cntv.cn/program/kejiyuan/20121105/106901_1.shtml

作者: 百战老兵    时间: 2014-1-23 14:14
分享几篇已公开发表的资料

影响南美白对虾养殖成功的几个瓶颈因素.pdf

97.44 KB, 下载次数: 45

生物栅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试验.pdf

151.19 KB, 下载次数: 42

生物膜法水处理用悬浮填料的筛选.pdf

488.1 KB, 下载次数: 36

复合藻_菌系统水质净化模型建立与净化养殖水体水质的研究.pdf

313.67 KB, 下载次数: 31

封闭循环海水养殖系统生物膜的培养研究.pdf

217.57 KB, 下载次数: 28

藻_菌生物膜法改善富营养化水体水质的效果.pdf

224.03 KB, 下载次数: 31


作者: 烟花雨    时间: 2014-1-26 10:36
感谢楼主分享!!!赞一个
作者: 烟花雨    时间: 2014-1-26 10:37
百战老兵 发表于 2014-1-23 13:00
集大水院江教授的发明专利,2012年末cctv7套科技苑播报过,我们是重点参与单位,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验证, ...

分享一下具体使用下来,哪些细节最让你喜出望外吧
作者: 百战老兵    时间: 2014-1-29 01:06
生物絮团技术(BFT)对硬件要求很高,我们在验证过程中有至少3个问题
问题1.合适的絮团量这个度不好把握,如果太多会出大问题。
问题2.一个晚上,用BFT的水体PH就会以数量级下降,养殖操中央警卫团的心
问题3.絮团如果大量沉底就玩完了,氧机10分种都不敢停,停电或跳闸那就从头再来
小水体好把控,大水体一定要慎重。
但在土池中用上人工填料和生物膜技术居然与BFT有异曲同工之妙,2013养虾赢利率8成以上,确是雾霾中的亮色。
作者: 烟花雨    时间: 2014-1-29 11:06
@匪兵从良 @胡路怡 @cuiluosheng @十八子 @國家的蝦農
大神们,你们怎么看
作者: 烟花雨    时间: 2014-1-29 11:08
@天涯游虾 @养虾人 @匪兵从良 @虫子的悲哀
斑竹大人,你怎么看?
作者: cuiluosheng    时间: 2014-2-12 09:01
烟花雨 发表于 2014-1-29 11:06
@匪兵从良 @胡路怡 @cuiluosheng @十八子 @國家的蝦農
大神们,你们怎么看

我10年在浙江绍兴的时候看到过一个公司在推广,从理论上来说新技术肯定是有他的价值的,但据客户反映说效果一般,后来的推广也就不了了之,不知道其他地方如何?
作者: 白卿    时间: 2014-4-14 21:46
这个视频我也看了,的确想不到生物栅栏的效果像视频中的那么好,不过之前看过杨弘首席编的罗非鱼养殖技术,书中也有说到这个技术,叫“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反映效果也是不错的。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