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易百科:搅乱美国的”亚洲鲤鱼” [打印本页]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4-1-28 15:29
标题: 易百科:搅乱美国的”亚洲鲤鱼”
本帖最后由 syusuke 于 2014-9-29 15:46 编辑

  亚洲鲤鱼是什么?

  亚洲鲤鱼(Asian Carp)是美国人对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鲫鱼以及鲤鱼等八种鲤形目鲤科鱼类的通称。

水产前沿网


  有关资料显示,这些亚洲鲤鱼每天能摄入相当于其体重40%的水草、浮游生物或野生蚌类。成年亚洲鲤鱼适应性较强,每天都要吃掉相当于自身体重一半左右的食物。

  美国为何会有亚洲鲤鱼?

  答案是:美帝自己请亚洲鲤鱼“移民”美利坚的。

  20世纪70年代,亚洲鲤鱼被引入美国,用于清除池塘中泛滥成灾的藻类和其他植物。由于洪水的原因,亚洲鲤鱼跑到了密西西比河中,由于缺乏天敌,它们在那里得以快速生长和繁殖。随后,亚洲鲤鱼不断北上,在密歇根湖中也发现过亚洲鲤鱼的踪迹。


水产前沿网

  2012年1月19日,一位名叫迪格·皮特的美国钓鱼爱好者在Calumet河上游钓到条看似鲢鱼,却又不完全是鲢鱼的大鱼。这条鱼长近1.2米,重达40千克。虽然在外表,尤其是鳞片上与鲢鱼很相似,但这条鱼的体型更长,头更尖,而且胸鳍更大。

  其后,一个科学家团队前往Calumet河,希望能进一步了解这一新品种。通过对Calumet流域的拖网调查,科学家发现这条河里主要生活着两种“亚洲鲤鱼”,分别是青鱼和鲢鱼,而这种新的鲢鱼品种几乎占鲢鱼总量一半以上。

  为什么不吃掉?

  中国网友曾调侃美国建水坝的做法说:为什么不就近开个中餐馆?!

水产前沿网


  并不是没有人吃亚洲鲤鱼,前文提到的钓鱼爱好者迪格·皮特后来将钓上来的那条鲢鱼烤了吃,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飞鲢”的味道赞不绝口,而在得知这是个新种之后,他更是直接断言,“飞鲢”的肉质比一般的鲢鱼味道更佳——虽然科学家并未就此得出明确结论。

  而美国的营养学家们已经在不断吹捧亚洲鲤鱼了,称因为它们不吃其他鱼类,所以具有较低的汞含量。FUN轻松

  一位名叫雅阁·梅得的厨师甚至在自己专门开设的博客里,长期为美国民众介绍、更新多种以亚洲鲤鱼为原料的食谱。他指出,把这些鱼的刺去掉并不容易,但可以绞碎然后再做成牛肉的替代品;另一种会大受欢迎的做法是将其做成海鲜肉酱。

  尽管如此,大部分美国普通民众似乎还是对这种刺太多的鱼类不感兴趣。

  封杀亚洲鲤鱼

水产前沿网


  2009年底,美国伊利诺伊州的科研人员与环保人员为了消灭亚洲鲤鱼,开始向临近密歇根湖的河道(全长10公里)中投放了大量“杀鱼药”,从而维持水体“生态平衡”,防止这一外来物种进入五大湖。不过,截至12月,有关部门只从被毒死的鱼种找到一条身长不过60厘米的亚洲鲤鱼,其他被毒死的鱼类都是“美国本土公民”。

  由于美国民众认为亚洲鲤鱼会破坏生态平衡,因此兴起了捕猎亚洲鲤鱼的运动。许多人用弓箭捕猎泛滥的亚洲鲤鱼。

水产前沿网


  有人专门组织了一项名为“极限空中射鱼”的运动,向参与者提供弓和箭,乘坐快艇去射杀亚洲鲤鱼。尽管这项运动越来越流行,但是却充满危险。2010年4月,一名女子在在美国伊利诺伊河捕猎亚洲鲤鱼时,却遭亚洲鲤鱼突袭。一条亚洲鲤鱼突然跃出水面,猛力拍打这名女子的面部,使其受伤。


  亚洲鲤鱼对于美国来说,是一个著名的入侵物种,它已经侵入了北美洲五大湖之中。这引起了美国民众的极大恐慌,亚洲鲤鱼问题甚至进入了白宫的议事日程。白宫专门举行了“亚洲鲤鱼峰会”。

  有美国媒体称,这个“最危险的外来鱼种”已经让美国水生系统近乎崩溃。

水产前沿网


  日前,美国陆军工程兵已经应奥巴马的要求向美国国会提交了一份关于防止鲤鱼进入美五大湖区的计划,整个计划预计将耗资180亿美元,用25年建堤拦住亚洲鲤鱼。

  这份防止亚洲鲤鱼入侵的计划,方案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多方的不同声音。有人认为此举劳民伤财,但多数科学家认为,这种体型巨大的亚洲鲤鱼在五大湖中几乎没有天敌,不仅繁殖迅速,也给湖中其他生物种群,比如鲑鱼,带来灭顶之灾。而且这些鱼在受惊时会跃出水面,然后以自由落体方式下降,这对于小船上的渔民来说是相当危险的。

水产前沿网


  (说美帝什么好,一条鱼起码可以做清蒸、红烧、水煮、鱼火锅、剁椒鱼头、酸菜鱼、烤鱼……随便一说都够一桌“全鱼宴”了,拿到中国来还能贴上“进口”、“野生”、“绿色无污染无饲料”等等令其身价倍增的标签,说不定还能走上“特供”的道路……小编都替他们着急!各位网友,你们爱怎么吃鱼?大家来为美帝支支招。)



注:本文部分内容引自央视新闻、果壳网、百度百科、泉州晚报。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