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生态基对养殖水体氨氮、亚硝酸盐含量及饵料系数的影响研究 [打印本页]
作者: 小飞象 时间: 2014-2-17 20:21
标题: 生态基对养殖水体氨氮、亚硝酸盐含量及饵料系数的影响研究
本帖最后由 小飞象 于 2014-2-17 20:53 编辑
生态基对养殖水体氨氮、亚硝酸盐含量及饵料系数的影响研究[attach]103176[/attach][attach]103174[/attach]
韩永望
作为易于微生物附着和生长的载体,生态基可显著提高养殖水体中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在生态基上构建起复杂而稳定的微型生态环境,并通过微生物的生命代谢活动起到稳定养殖水体生态,提高水体自净能力的作用。我们的应用实践证明:使用生态基可明显降低养殖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含量,净化水环境,并有降低养殖鱼类饵料系数的作用。
1、试验处理
试验时间为2013年6月至8月,水温在25~28℃,溶氧在4~8mg/L范围内。选择同期放养罗非鱼苗的小型养殖池(30m2)两个,其中试验池载鱼量为50kg悬挂3立方生态基(毛刷状);对照池载鱼量为25kg的不作任何处理。待处理池内生态基形成稳定生物膜后(挂膜期为20天),取样镜检生物种类,每周取水样检测水体氨氮、亚硝酸盐含量,并于试验结束时打样对比两池的饵料系数。
2 试验结果
2.1生物膜上微生物分析结果
从生态基表观颜色变化发现离水面颜色呈现蓝、绿色,25cm以下的填料呈现出土黄色,镜检后发现25cm范围内以藻类居多,25cm以下以原生动物、桡足、轮虫居多(见图1)。
分别对生态基不同层次进行微生物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生态基距离水面25cm范围内藻生物量最大,25cm以下藻生物量明显减少,但是,随着深度增加藻的多样性却增加了。25cm深度以下的生态基上原生动物、桡足及轮虫等数量明显高于25cm以上的生物量,与藻生物量呈现相反趋势(见表1)。
2.2生态基对水体氨氮、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使用生态基后,试验池养殖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含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而对照池氨氮、亚硝酸盐含量则呈现不断上升趋势(见图2、图3)。对比试验池自身使用生态基前后水质的变化情况,说明使用生态基之后可降低氨氮、亚硝酸盐含量,并可使之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见图4)。
2.3 生态基对饵料系数的影响
试验池使用生态基前2周养殖池饵料系数为0.92,使用后2周养殖池饵料系数为0.85(见图5)。饵料系数的降低应该与生态基净化了养殖环境(如降低氨氮、亚硝酸盐含量等)利于鱼类生长,生态基上生物膜增加了天然饵料被鱼摄食等因素有关。
3、结论
本次试验结果说明:
⑴在养殖水体中悬挂生态基20天左右可形成相对稳定的生物膜,经显微镜观察生态基离水面25cm范围内附着生物以藻类为主,25cm以下则以原生动物、轮虫、桡足类为主;
⑵使用生态基可明显降低养殖水体中的氨氮与亚硝酸盐含量;
⑶由于生态基具有改善养殖环境,增加养殖动物天然饵料的功能,所以其在降低养殖鱼类饵料系数方面有作用。
-
图4.jpg
(48.55 KB, 下载次数: 136)
使用生态基前后水体氨氮、亚硝酸盐含量变化
-
图3.jpg
(53.05 KB, 下载次数: 126)
试验组与对照组水体亚硝酸盐含量变化
-
图1.jpg
(70.49 KB, 下载次数: 131)
生物膜显微镜镜检图片
-
表1.jpg
(82.06 KB, 下载次数: 123)
-
图2.jpg
(48.28 KB, 下载次数: 112)
试验组与对照组水体氨氮含量变化
-
图5.jpg
(34.83 KB, 下载次数: 130)
图5、使用生态基技术前后饵料系数的变化
作者: 华' 时间: 2014-2-17 21:11
为什么试验组一开始的氨氮、亚硝酸盐会这么高?
作者: 烟花雨 时间: 2014-2-17 21:31
不明觉厉啊!
作者: 小飞象 时间: 2014-2-17 22:00
华' 发表于 2014-2-17 21:11 
为什么试验组一开始的氨氮、亚硝酸盐会这么高?
本实验采用小水体高密度养殖,30立方水体日投喂量在2kg左右,故在不换水情况下氨氮、亚硝酸盐较高。
作者: 知行合一 时间: 2014-2-18 10:37
生态基的材质是什么?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