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转】广州联丰水产首度公开台湾泥鳅养殖技术全过程 [打印本页]
作者: 孔雀鱼 时间: 2014-3-16 09:35
标题: 【转】广州联丰水产首度公开台湾泥鳅养殖技术全过程
本帖最后由 孔雀鱼 于 2014-3-16 09:45 编辑
台湾泥鳅是近日被炒得最热的词语之一。近日,在广州召开了“台湾泥鳅养殖技术交流会”后,台湾泥鳅一下子成为了全城热议的话题。
不少养殖户问道:我如何才能够养好台湾泥鳅?我所购买的泥鳅苗是不是真正的台湾泥鳅苗?如何才能够选好泥鳅苗?是否可以公开台湾泥鳅的生产流程呢……广州联丰水产于2014年2月28日~3月6日组织的台湾泥鳅考察交流开放周上,也一一回答了养殖户提出的问题。同时,也应广大养殖户要求,广州联丰水产也首度公开了台湾泥鳅生产的全过程。据现场采访某技术人员了解到,广州联丰水产此举一方面为了应广大水产养殖户要求而开放,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能够让养殖户明确地了解台湾泥鳅生产的全过程,这样养殖起来也更加放心。以下,是笔者在此次交流考察开放周上拍摄到的台湾泥鳅生产的全过程,供广大水产养殖朋友参考。
一、2月28日:打催产针
打针催产是泥鳅孵化的第一步。在自然环境中,泥鳅的排卵、排精时间不一致,有早有晚,为了能够让泥鳅的排卵、排精时间趋于一致,打催产针是较好的选择。据了解,此次广州联丰水产采用的种鳅均通过官方渠道引进,公鳅、母鳅均为养殖一年半以上的成熟泥鳅。笔者也曾经提出了这样一个疑问:为何要选择养殖一年半以上的成熟泥鳅?现场的技术人员回答到:“选择鳅龄在一年半以上的泥鳅,可以提高泥鳅的排卵、排精的质量。部分不负责的苗场一般采用的是年龄不足一年的泥鳅,导致生产出来的泥鳅苗抗逆性不强,若养殖户拿到质量不好的苗回去养殖,给养殖户带来不小的损失。
图一:养殖1年半以上的台湾泥鳅亲本,这就确保了生产的泥鳅质优体健。
图二:广州联丰水产的技术人员在为台湾泥鳅亲本打催产针,准备进行泥鳅孵化。
图三:打催产针现场
二、3月1日~2日:挤鱼卵,并进行人工受精孵化
经过一天的辛苦劳作,打完催产针之后,接下来就是进行挤鱼卵及人工受精阶段,如下图所示:
图四:打完催产针后的亲本,经过一日的催情,精卵成熟,即可进行挤卵。
图五:挤出的泥鳅卵。据现场负责人介绍,挤出的泥鳅卵更需要额外的呵护,稍有差池,此批的孵化就以失败告终。
三、3月3~4日:抽样检测水花体质
经过催产、人工受精后,台湾泥鳅首批水花为2500万,进行抽样检测是为了判断此批苗是否健康,是否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工作,经过在显微镜观察得出,2014年首批台湾泥鳅苗已经破膜而出,全部水花质优体健,状态良好。如下图所示
图六:公司技术人员将挤好的泥鳅卵小心翼翼地放入泥鳅孵化筛网上。
图七:附在孵化筛网上的泥鳅受精卵。
图八:显微镜下泥鳅破膜而出,据了解全部水花质优体健,状态良好。
四、3月5~6日:3cm以前的细心维护
泥鳅是目前较具有水产养殖前景的淡水鱼类之一,但泥鳅苗现在还是比较紧缺,甚至有些地区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主要原因是出现3cm以前泥鳅苗管理及投饵必须更加细致,同时这一阶段的泥鳅体质不稳定,容易出现气泡病等常见鱼病,即使专业管理,水花成活率也不一定高。因此,广州联丰水产建议水产养殖户,若您是初次养殖泥鳅,建议您选用3cm以后且规格均匀的泥鳅苗进行养殖,并且配以相关泥鳅养殖技术进行养殖方能够取得泥鳅养殖的成功。
图九:首批台湾泥鳅宝宝面市。
图十:2014年第一批孵化出来的台湾泥鳅水花,规格整齐。
图十:经过精心培育的泥鳅苗,已达到3~5cm规格,已经完全可以自行摄食,因此,可直接投入鱼塘养殖。
图十一:广州联丰水产2014年首批台湾泥鳅苗(规格3~5cm),这意味着经过严格操作管理,第一批泥鳅孵化取得圆满的成功。
笔者结语:广州联丰水产首度公开台湾泥鳅孵化全过程,揭开台湾泥鳅的神秘面纱,现场给到场的养殖展示泥鳅养殖孵化技术,同时针对各区域养殖情况的不同给出了最佳的泥鳅养殖方案,也给在场的养殖户提出选择优质台湾泥鳅苗的要领所在。据悉,广州联丰水产将会加大台湾泥鳅孵化力度,以供广大水产养殖户选择。同时,也将会应广大水产养殖户要求,按区域不定期地开展泥鳅养殖技术交流开放周,多方携手,合作共赢,共同创造水产养殖新辉煌。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