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黄金鲫鱼品种及养殖技术(图)
[打印本页]
作者:
泰山之巅
时间:
2014-3-18 10:48
标题:
黄金鲫鱼品种及养殖技术(图)
2014-3-18 10:44 上传
下载附件
(137.68 KB)
黄金鲫鱼品种及养殖技术(图)
黄金鲫鱼成鱼期体色稍呈金黄色(图1)
2014-3-18 10:44 上传
下载附件
(185.49 KB)
黄金鲫鱼品种及养殖技术(图)
黄金鲫鱼成鱼期体色稍呈金黄色(图2)
2014-3-18 10:44 上传
下载附件
(152.56 KB)
黄金鲫鱼品种及养殖技术(图)
黄金鲫鱼成鱼期体色稍呈金黄色(图3)
黄金鲫是国家级天津市换新水产良种场通过远缘杂交获得的鲤鲫杂交种,我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2008年审定通过、农业部批准推广养殖的淡水鱼类新品种。该品种生长快、营养价值高,耐长途运输,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池塘养殖。
黄金鲫是我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最近审定通过的淡水鱼类养殖新品种。该品种以散鳞镜鲤为母本、红鲫为父本,通过远缘杂交获得,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池塘养殖。
1.生物学特性:黄金鲫体形优美(比彭泽鲫稍宽、高且厚实),体长适中,全身鳞被整齐,鳞片晶莹牢固,适合长途运输。成鱼期体色稍呈金黄。
①含肉率高,营养价值高。黄金鲫膘肥体厚,肉质紧,含肉率高,细刺少,脏器小,鱼肉味道鲜美,营养特别丰富。经国家权威部门化验证明,黄金鲫的含肉率比彭泽鲫高11%以上,且含有23种氨基酸。
②适温范围广。黄金鲫适温范围广,在0~38℃都能正常生存。其生长水温为12—32℃,旺盛生长水温为16~28℃。
③抗寒性强。池水水位保持在1.5米以上,凡达标的水体或水域均能安全越冬。
④抗逆性好。黄金鲫对水环境的要求不严,通常饲养鲤、鲫的用水都能养殖黄金鲫;耗氧率极低,在整个饲养期间.只要池水中的氧气保持在3毫克/升以上,pH值在7—9.4,其摄食、饵料转化率、生长等均无影响。
⑤抗病力强。养殖该品种十多年来,从未有暴发性、突发性的病害发生,而且仔、幼鱼期的车轮虫、三代虫、指环虫,成鱼期的锚头鳋等寄生性疾病也比其他养殖鱼类少。
⑥吃食时间长。因其吃食时间长,好上钩,是垂钓业的极好品种。早春当水温上升至6℃以上时,该鱼种就开始觅食,晚秋水温下降至5℃左右时还有不同程度的摄食,延长了饲养时间。
⑦容易养殖。黄金鲫性情温和,具有天然集群摄食习性,不用驯化就会上台吃食,且吃食老实、不炸台,减少了饲料的浪费。
2.池塘养殖要点
①池塘条件。池塘可大可小,三亩至几十亩,只要水位能保持在2米以上均可。
②养殖模式。有三种:第一种是由夏花养成大规格鱼种,第二种是由夏花当年养成商品鱼,第三种是成品鱼养殖模式。
③投喂。饵料中蛋白质含量,稚、幼鱼期不少于36%一38%,成鱼期不少于34%一35%,每天投喂2—3次即可,每次投喂1~1.5小时。日投喂量,稚、幼鱼期为池鱼总体重的5%~8%,成鱼期为池鱼总体重的3%-4%。
④池塘管理。每天早晚各巡塘1次。保持池水油绿色、淡绿色。适时开动增氧机,盛夏季节每天要定时开机,阴雨天半夜开机,暴雨过后也要开机。全年池水溶氧量保持在3毫克/升以上的最佳值。
黄金鲫鱼养殖主要事项
1、坚持按时巡塘:巡塘对饲养管理人员来说是养鱼全程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所以每天都要坚持至少早晚2次巡塘。观察池鱼的健康状况活动有无异常,养殖池水体中是否缺氧,有无浮头前兆或现象,水质有无异常变化,池水水位高低,有无跑漏现象。在投饵时还应注意观察摄食鱼群的吃食行为及活动情况是否正常。一旦发现异常就应立即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迅速的给予解决。
2、保护池塘环境:池塘是养殖鱼类栖息、生存的地方。环境的优劣将会影响养殖鱼类的生长质量。因此,保持池塘环境是为了使池塘和水体的生产潜力得到最有效的发挥。主要是保持好池塘的环境卫生和水体卫生。如及时地打掉池埂、岸边及池水中的杂草,除掉环境与池中污物,及时地加、注或更换新水,注意环境安静,特别是在投饵喂鱼时要尽量避免不应有的外来干扰等。
3、调节好池塘水质:水是鱼类赖以生存的载体,就人工池塘养鱼来说,水是鱼类生存、生长、发育的关键,是水产养殖业的首要条件。水源水质、水温及水体中溶氧状况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养殖鱼类生存、生长和发育。越冬后随着养殖池塘水温逐渐升高,投饵量的增加,养殖池水体中的排泄物质也相应的增多,加之此时正值是浮游生物大量繁衍,腐殖质急速分解的时节,在这段时间里养殖池的水质极易转肥,导致养殖池水体中的耗氧因子增加,这时应及时调节好养殖池水质。其方法是,春夏时期每间隔15~20天,加注一次新水或换掉部分老水。盛夏期间依据养殖池水质实际情况每间隔10天左右就应加注一次新水或换掉部分老水。到了秋季养殖池水质逐渐转稳,这时就应趁着注水或换水的机会,适时、适量的降低养殖池水位。总之,要使养殖池水质长期保持在活、肥、嫩、爽和水温稳定、溶氧值高的优良状态。
4、保持水体溶氧量:水体中的溶氧也是鱼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养殖池水体中的溶氧量低,将直接影响鱼体血液中的载氧能力和鱼类的生存、发育和生长。目前养殖的鲤鲫鱼,能忍受的溶氧值为0.5~2.0mg/L,生存溶氧值为2.0~3.5mg/L,生长溶氧值为3.5~4.5mg/L,最适生长、发育的溶氧值为4.5~6.5mg/L。黄金鲫对水体中的溶氧值要求不高,最佳溶氧值为4.5mg/L以上。
在适宜的水温范围内,养殖池水体中的溶氧量达4.5mg/L以上时是黄金鲫生长最快、发育最好的溶氧值。为此,要注意保持养殖池水体中的溶氧量。特别是盛夏时期的高温季节,要掌握好开增氧机时间。每昼夜2次开机不能少于9小时。即午夜0:00~6:00,或早晨2:00~8:00。白天的正午12:00~下午3:00,或中午11:30~2:30。要使养殖池水体中的溶氧量长期保持在4.5mg/L以上。
5、做好鱼病防治:黄金鲫抗病能力很强,近几年推广到各地饲养从未有过反映其发生什么疾病,是一个不易发病的品种。但是不等于在任何环境内、任何水体中、任何生长阶段的任何情况下,都绝对不发生任何疾病。因此,在饲养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发现异常提早诊断,对症用药,提早预防,以保持池鱼健康生长。笔者认为,做好鱼病防治工作,最为有效的措施:一是加强养殖池塘的水位、水质的管理,适时做好养殖池水体交换,保持养殖池水质优良清新;二是按时开动增氧机,使养殖池水体中的溶氧量长期保持在4.5mg/L以上;三是不投喂变质发霉的饲料,同时全方位做好池塘环境卫生。
6、写好池塘日记:池塘日记是养殖鱼类的历史记载,是养殖实践的经验积累,是池塘养鱼业财富的源泉。只有坚持及时地写好池塘日记,才能实现有根据的回顾,才能实现在养殖过程中出现问题时便于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应急适时地给予解决。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