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罗虾“铁虾”难题或破 [打印本页]

作者: sunningfish    时间: 2014-6-23 22:21
标题: 罗虾“铁虾”难题或破
摘要:“南太湖2号”SPF亲虾繁育的虾苗已经投放市场,罗氏沼虾“铁虾”难题在产业中能否攻克,只待罗氏沼虾成虾收获的第一次拖网来验证。

/图 水产前沿杂志 蔡章洁

罗氏沼虾苗种生产成数不稳定和养殖过程中发现的“铁虾”难题是罗氏沼虾产业近年出现的两道坎。
2010年,长三角地区罗氏沼虾养殖开始出现育苗期病害暴发,虾苗减产严重的情况,目前该地区罗氏沼虾苗价从2009年的140-150/万尾涨至近年的380-450/万尾,因苗种供应不足,苗场卖苗给不足数量已是“兵家常事”,严重时有“买一万尾苗只给六七千”的情况。对产业打击更大的是,从2011年开始“铁虾”问题迅速蔓延。
所谓“铁虾”是指罗氏沼虾长到5cm-6cm时就出现脱皮少、生长缓慢,但是这种虾并不会死亡,依旧正常吃料,两个前爪反而会长的很长,有铁虾的虾塘产量往往很低,饵料系数很高,养殖户严重亏本。

水产前沿网
浙江南太湖淡水水产种业公司培育的罗氏沼虾SPF亲虾

作者: sunningfish    时间: 2014-6-23 22:22
“铁虾”首要原因是种源
“罗氏沼虾铁虾的问题首先是种质的原因,其次才是病害的影响。”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以下简称“淡水所”)副所长杨国梁说,今年淡水所罗氏沼虾遗传育种中心的“南太湖2号”SPF亲虾繁育的虾苗已经投放市场,罗氏沼虾“铁虾”难题在产业中能否攻克,只待罗氏沼虾成虾收获的第一次拖网来验证。
淡水所从1995年开始进行罗氏沼虾的繁育,在“南太湖2号”罗氏沼虾获得国家新品种认定后,更是在行业里奠定了基础,中国罗氏沼虾发展史上的第一个危机——白尾病,是由淡水所、中科院病毒所等单位在2003年联合攻克解决的。
2001年,浙江南太湖淡水水产种业公司(以下简称“南太湖公司”)成立,淡水所为控股单位,杨国梁担任第一任总经理,“罗氏沼虾是所里的重点研究品种,也是公司的重点经营的品种。罗氏沼虾产业规模虽小,但它是世界性的养殖品种,做好这个品种,国际影响力也很大。虽然罗氏沼虾是引进种,但我国罗氏沼虾养殖产量为世界最大,占全球罗氏沼虾养殖产量的60%以上,因此必须要有一个好的种源管理,来保证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
SPF亲虾是克服“铁虾”关键
“在长三角地区,自从出现罗氏沼虾铁虾问题后,我们一直在查找原因、寻找对策。从去年开始在南太湖公司生产了部分SPF虾苗,生长优势非常明显。”今年,南太湖种业公司全部采用SPF亲本繁育虾苗,并对罗氏沼虾虾苗投放的市场和养殖户进行登记跟踪,到养殖户养成收获时就能了解整个生产情况了。
罗氏沼虾“南太湖2号”SPF亲虾的生产,借鉴了南美白对虾的保种经验以及GMP生物制剂厂的隔离技术。“和南美白对虾不一样的是,罗氏沼虾是抱卵孵化,隔离病原是一大难关。”杨国梁介绍,SPF亲虾是在淡水所罗氏沼虾遗传育种中心长兴保种基地经过三级隔离培育的。另外,基地每年构建160个家系,构建的家系也要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经过三级隔离、检测、培育、筛选后,留适合的家系作种虾。
对于SPF虾苗是否会存在交叉感染的疑问,杨国梁表示,“现在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尚不能确定,从初试情况看,铁虾问题是罗氏沼虾虾苗时期就基本注定了,跟后期养殖关系不大,现在并不能排除养殖交叉感染的可能性,但是建议养殖户不要把苗混杂养。”
保护品种权是推广前提
“即便是给育苗场好的种,育苗场如果管理、繁育技术不到位,也不能繁育出好的苗种。”杨国梁说,罗氏沼虾产量稳定,病害较少,长三角是传统养殖区,如果铁虾问题可以克服,很多养殖户还是愿意养这个虾的。但是现在罗氏沼虾育苗场的繁育技术还不规范,因此建立良种扩繁标准化技术是拥有良种之后的重点。今年,淡水所重点以两个育苗场作示范,效果明显,明年将制定相应的标准来指导生产。
在推广良种的过程中,杨国梁也面临另一个问题——为产业服务的同时,如何有效保护好品种的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保护是加快水产良种的推广速度的前提。
“目前技术入股是个好办法,但是目前在水产苗种上,尚无可供借鉴的技术与市场运营结合的机制。”杨国梁不担心会有类似南美白对虾二代虾苗的问题,因为二代苗在产量、生长速度和一代苗还是有差距的,而且如果扩繁场地和育苗技术标准化不到位,也很难产出好虾苗。淡水所罗氏沼虾遗传育种中心更多地是担任科研角色,杨国梁更希望能结合企业推广良种。
(本刊将进一步跟踪报道罗氏沼虾养殖情况,敬请关注)


作者: 2013    时间: 2014-6-24 14:26
不知道效果如何
作者: 较真的水货    时间: 2014-6-24 19:47
是驴是马,拉出来溜溜就知道了。一般国家成果的东西,都。。。。。。。。。。。。。。。。。{:soso_e127:}
作者: xiaoxue    时间: 2014-6-25 09:22
个人觉得种源只是其中一个方面的原因,并不主要是遗传。就像人类侏儒,即使父母双方侏儒也仍有生出健康小孩的可能。我们曾经养的澳龙,发现也存在铁虾这种情况,但实际上我观察的结果是幼苗期间和其他虾是一同生长,至于快慢就没有比较了,但我们的铁虾情况是在6到8公分的时候出现的,就是之前都有生长,6到8公分后仍然吃食,但停止生长。这种情况我觉得并非主要原因是遗传,后天因素的可能性更高,当然也不排除真的是基因不好。如果5、6公分时的生长速度跟其他的虾没有差异,那我觉得应该从基因和后天原因来找。个人想法,可以讨论但不要扔砖!
作者: sunningfish    时间: 2014-6-25 11:38
xiaoxue 发表于 2014-6-25 09:22
个人觉得种源只是其中一个方面的原因,并不主要是遗传。就像人类侏儒,即使父母双方侏儒也仍有生出健康小孩 ...

多数人认为是和苗期大量使用抗生素有关的,尤其是抗生素,比如呋喃西林等

作者: xiaoxue    时间: 2014-6-25 13:22
sunningfish 发表于 2014-6-25 11:38
多数人认为是和苗期大量使用抗生素有关的,尤其是抗生素,比如呋喃西林等

我自己养的是没有用任何抗生素类药物,只有保健类的

作者: sunningfish    时间: 2014-6-25 15:10
xiaoxue 发表于 2014-6-25 13:22
我自己养的是没有用任何抗生素类药物,只有保健类的

不是在养殖期使用的,是在育苗过程中就用这些抗生素
作者: 晴溪    时间: 2014-6-26 10:51
铁壳会不会和性成熟有关

作者: sunningfish    时间: 2014-6-27 14:05
晴溪 发表于 2014-6-26 10:51
铁壳会不会和性成熟有关

应该是的,铁虾一般都是性早熟的吧,用药用出来的问题
作者: 晒太阳的鱼    时间: 2014-6-30 15:59
据说和一种病毒有关系
作者: sunningfish    时间: 2014-7-1 08:56
晒太阳的鱼 发表于 2014-6-30 15:59
据说和一种病毒有关系

但是至今没有说是哪种病毒,研究罗虾的砖家太少了

作者: 晒太阳的鱼    时间: 2014-7-1 13:08
sunningfish 发表于 2014-7-1 08:56
但是至今没有说是哪种病毒,研究罗虾的砖家太少了

好像是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
作者: sunningfish    时间: 2014-7-1 16:00
晒太阳的鱼 发表于 2014-7-1 13:08
好像是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

这种病毒会不会引起罗虾死亡啊,铁虾是不会病死的啊
作者: 晒太阳的鱼    时间: 2014-7-2 09:49
本帖最后由 晒太阳的鱼 于 2014-7-2 09:51 编辑
sunningfish 发表于 2014-7-1 16:00
这种病毒会不会引起罗虾死亡啊,铁虾是不会病死的啊


在南美白对虾中是不长,没发现大量死亡的现象;其实只是这种病毒也是比较好办的,用SPF种虾就好办了
作者: sunningfish    时间: 2014-7-2 13:09
晒太阳的鱼 发表于 2014-7-2 09:49
在南美白对虾中是不长,没发现大量死亡的现象;其实只是这种病毒也是比较好办的,用SPF种虾就好办了

哦哦,原来是这样子啊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