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车轮虫的综合防治 [打印本页]

作者: 缘木鱼    时间: 2014-8-12 18:26
标题: 车轮虫的综合防治
  在自然环境里,鱼类的生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都很强。
  
  随着季节变化,各种病原生物活动加强,容易使鱼类感染各种疾病,尤其是寄生虫病容易暴发,造成的损失较大,并严重影响存活个体后期的生长。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虽然较多,但要使发病的水产品符合绿色食品要求,对防治的方法及用药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应始终要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治疗、慎重用药”的原则。在这里我们简单讨论寄生虫疾病防治中的一个常见环节——车轮虫的综合防治。
  
  一 、车轮虫的生物习性
  
  车轮虫(trichodina)是纤毛虫的一种。大小约0.07mm,不能用肉眼看见。在显微镜下从它的反口面看去,可以看到体内有一个由18--30个齿体排列成轮状的齿环,样子很象车轮,尤其是当它滚滚向前的时候,确实很象运动中的拖拉机的大轮子。有时,我们从它的侧面观去,看起来很象老人头上所戴的一顶毡帽。它的体内也有一个马蹄形的大核,在大核的近旁还有一个小核。小核虽小,可在繁子育孙方面比大核起的作用还大哩!车轮虫的口位于"车轮"的反面,在口附近有一个可大可小的伸缩泡,它是由一层和质膜相似的膜包围而成,泡内有水分和溶于水中的排泄物,在伸缩泡不断伸缩时,泡内的内含物就会被排泄出去。
  
  车轮虫繁殖的方法常常以二分裂或接合生殖方式进行。虫体进行二分裂时,细胞核先分裂(通常是有丝分裂,少数情况是无丝分裂),然后细胞质也分裂为二,形成二个一摸一样的虫体。结合生殖则是由二个虫体互相紧贴,彼此间有细胞质桥相通。此时大核溶解,小核起了复杂的变化,最后分裂为二个更小的核,其中一个小核移到对方体内与对方的一个小核结合,有如多细胞动物的受精作用一般。这样结合后的小核经过一系列的分裂和变化,部分胞核可变成大核,最后形成许多正常的个体。所以车轮虫的繁殖速度是非常快的。
  
  车轮虫以其特有的"车轮"--齿环的不断转动来磨损鱼的皮肤和鳃组织,然后吞食其细胞碎屑或寄生的血球。有时,大量的车轮虫集中在鱼的头顶和嘴部,受到严重磨损的鱼在水中可以看到白头白嘴的症状,鱼的嘴和腮因损伤而造成摄食困难、呼吸短促、甚至死亡。当鱼尾鳍上寄生大量车轮虫时,会影响鱼的正常游泳,鱼即使用力甩尾巴,但还是不能摆脱车轮虫的纤缠,因此鱼表现出焦燥不安。我们曾发现一尾一寸大的鱼苗,其体上寄生的车轮虫,在一个低倍显微镜视野内就有60多个达到这样的寄生数量,可视为致死量,幼鱼不久便死亡。
  
  不仅四大家鱼难以招架,就连有极强生命力、疾病少、耐低氧的罗非鱼,以及斑点叉尾回鱼、黄鳝、泥鳅、大黄鱼、鳗鱼等特种养殖品种也难逃"魔掌"。在大多数鱼类的体表及鳃上,一年四季都可以发能车轮虫的踪迹,只是数量多少的问题。
  
  二、车轮虫爆发并引起鱼类死亡的原因
  
  寄生虫引起鱼类死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鱼的体质差,丝毫没有抵抗能力。当有车轮虫寄生时自身免疫系统没有任何反抗能力,马上就出现衰弱的症状,随后就引发死亡。鱼生长快,体质消耗较大。因此,要注意加强鱼类的营养,选用较好的配合饲料投喂,但要注意每次投喂的量不要太多。同时,可定期在饲料中添加一部分营养及免疫调节剂,例如多维、黄芪多糖等,可使鱼类的体质得到较快的恢复,大大提高对外界寄生虫等病原生物的抵抗力,有效防止寄生虫病的暴发。
  
  2、鱼的体制还算不错,但是水体的环境非常差。当车轮虫寄生后破坏鱼腮,鱼腮随后被大量的细菌感染,造成继发性的传染病进而引起死亡。由于池塘各类水生生物的代谢废物蓄积在水中,这些代谢废物分解较快,消耗水中大量的溶解氧。氧量不足时会产生大量的有毒中间产物,使鱼类的抵抗力大大下降,感染包括寄生虫在内的各类疾病的机率增加。因此,一定要保持水体的高溶氧与良好的水质环境,可定期使用水质改良剂与消毒剂,底改颗粒,藻种,微生态制剂合理使用。
  
  3、预防措施做得不好,其实在车轮虫爆发之前,我们就应该做好充分的预防工作,这样可以避免鱼类死亡造成的损失和降低药品使用成本。由于鱼体在越冬前或多或少都带有一定的寄生虫,只是由于冬季气温较低,没有发病。条件变化这些寄生虫很容易大量繁殖,使鱼体大量感染。为了防止车轮虫这样的寄生虫病暴发,可以用安全的植物产品尝试内服,用寄生虫选择寄生的特点起到预防作用。内服剂量方法非常关键,需要请教老师。


作者: 池塘养殖户    时间: 2014-8-12 19:50
杀车轮虫的药除了苦参碱,代森铵还有哪些成分的?代森铵杀藻,用了容易浑水。现在市场上虽说都标的苦参碱其实大多数是代森铵。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