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有机污染可分为外源性污染和内源性污染两大类。
一、池塘有机污染的危害
1、引起藻类种群变化
水体受有机污染后,藻类会呈畸形繁殖,那些鱼虾类不易消化的蓝绿藻大量繁殖成为优势藻类,水面出现“水华”,发出恶臭味,当这些藻类死亡后,蛋白质分解还会产生羟胺硫化氢等有毒物质,对养殖动物产生危害。
2、 增强水体毒性
水体受有机污染后,水中的鱼腥藻等大量繁殖继而死亡,因其本身就含有毒素,鱼类吞人后可导致中毒死亡,这些藻类死后分解还会产生大量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3、 导致养殖对象患病
水体中有机物含量过高,可引起病源微生物大量繁殖,这时如果养殖对象机体受伤,机能下降,这些致病微生物就会趁虚而人,造成爆发性流行病。
4、 造成水体缺氧,引起浮头泛塘
有机物在水中分解,会消耗水中大量溶氧,容易造成水体严重缺氧,使养殖对象出现浮头症状,甚至泛塘,给养殖生产造成严重损失。
二、防控对策
1、 确定合理的放养密度和进行适当的混养
投放密度的大小,会直接影响池塘水质的变化,密度越高,养殖水质越易受污染,同时在放养时应注意“吃食鱼”和“肥水鱼”的搭配比例,适当增加鲢鱼、鳙鱼的放养比例。
2、 合理施肥
主要掌握少量多次的原则,有机肥与无机肥交叉施用的原则,有机肥发酵消毒后施用的原则,以及在晴好天气时施用的原则。
3、 科学投饵
既要掌握“定质、定量、定时、定位”的投饵原则,又要注意尽量使用颗粒饵料,减少因饵料散失而造成水质污染的发生机会。
4 、防止引进的水源污染
养殖水体进水时,一定要关注水源的污染情况,有条件的单位要对水源进行各项水化学指标的检测,发现水源受污染时,应暂停进水,并向有关部门报告,及时处理。
5、 适时清淤
池塘淤泥中积累了大量的有机物质,它们也是造成水体有机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适时清淤可有效防控养殖水体的有机污染。
安消酶是复合物,起源于泰国红树林,由五种微生物和微生物代谢的六种酶产生的酶组成。
【使用方法】
1、15℃以上水温就可以使用,使用之前用池塘水50:1的比例激活,即浸泡2个钟左右泼洒,15--20亩/瓶。
2、与氨基酸和芽胞搭配使用效果更佳,禁止与EM菌,抗生素和消毒剂搭配使用。
3、微生物都有一定的生长期,安消酶的持续时间10天左右,长期使用,效果最佳,水质也稳定。
4、建议与底质净化颗粒交配使用,节约成本,长期稳水。
5、若一次未使用完一瓶,剩余部分拧紧瓶盖,冷藏保存。
需要请给我们拨打热线400-886-6611。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