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浅谈四大家鱼混养的疾病流行规律及养殖步骤 [打印本页]

作者: 鲑鳟的梦    时间: 2014-8-28 21:36
标题: 浅谈四大家鱼混养的疾病流行规律及养殖步骤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4-8-29 14:01 编辑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说到四大家鱼的混养步骤及一年内的疾病流行规律,我想先跟大家分享一首歌,一首养鱼四季歌:
           一月寒天大小寒,修塘消毒莫等闲,小塘该大浅挖深,死水改活水质鲜
           二月立春和雨水,投放鱼种好机会,合理混养多品种,青草鲢鳙鲤鲫鳊
           三月惊雷与春分,鱼儿食量日渐增,投饵施肥要适当,量多次少有分寸
           四月清明谷雨天,加强管理须精心,四定投放讲科学,坚持质量保数量
           五月立夏接小满,快繁鱼面抓发塘,治疗鱼病注重防,药物消毒切莫忘
           六月芒种又夏至,早晚巡塘要重视,鱼儿吃食需控制,水质保肥防泛池
           七月高温大小署,合理密度要有数,捕大留小措施好,轮捕轮放效益高
           八月立秋处暑到,增加溶氧更重要,时刻注意鱼浮头,及时充水要适当
           九月白露连秋分,温差变化鱼病生,预防措施要跟上,投喂饵料要恰当
           十月寒露到霜降,投饵保质要限量,保镖促肥抓越冬,拉网锻炼鱼防伤
           冬月立冬小雪期,管养鱼种莫忘记,网具机械早修理,准备捕获丰收鱼
           腊月大雪冬至到,捕获成鱼是要事,越冬鱼池专人管,深水保温要及时。
        一首养鱼四季歌,唱出了一年中每个季节的养殖步骤及一些即时的疾病情况,接下来笔者根据多年来从事水产行业所总结的一些感悟分享给大家,我所介绍的是四大家鱼混养轮捕轮放的养殖模式。
        每年的十二月,在水产养殖上来说,既是开始又是结束的一个月,结束的是一年的养殖,开始的是下一年的养殖。从干池清塘上说起,每年卖鱼以后,面临的就是池塘清淤、暴晒、及消毒处理,理论上说,养殖池塘应保留淤泥深度十公分左右最为适合,这样的话养殖者面临的是必须每年对鱼塘进行清淤处理,但是清一次淤泥每十亩就要一万块钱的成本,所以大部分养殖者都会选择几年清理一次短则两到三年,长则八年十年;在这里,笔者从折中的方法,两年到三年进行一次池塘清淤,看池塘情况而定不超过三年。接下来就是暴晒,如果当年天气情况好的话,暴晒是一个很好的天然消毒步骤,但是也不宜太长,不然有些池塘会发生池底或池壁开裂的情况,反而影响接下来的养殖,建议天气好的话在15-20天左右为宜:暴晒后的池塘加注30公分左右的水,进行生石灰消毒,每亩100kg左右的用量,全池泼洒,泼洒后最后让淤泥与石灰残渣混匀效果更佳。生石灰消毒以后7天左右可以进水至八十到一百公分的水深;或者生石灰消毒7天以后可以再次用漂白粉消毒处理,既能够更有效的杀灭水体或池塘底部的细菌或虫卵,还能调节一些盐碱地池塘或生石灰清塘以后的碱性水质和土质,用量一般在每亩15kg;消毒处理后五天左右可以加水并放鱼。
       前期清塘消毒可以说是一年养殖好坏的基础,很多人都不在意这个环节,导致养殖后期疾病频频发生,其结果就是养殖效益不堪入目。磨刀不误砍柴工,所以想把鱼塘养好养成功,必须在这个环节上下大功夫。
(未完待续......)
作者: chenyushuicha    时间: 2014-8-29 08:25
辛辛苦苦地写了这样的文章,应当好好读的。
作者: 水产人生    时间: 2014-8-29 11:07
好文章,顶起!!!{:soso_e163:}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4-8-29 14:02
期待更新内容
作者: 邪恶的卡卡    时间: 2014-8-30 23:53
不错 谢谢{:soso_e179:}
作者: 鲑鳟的梦    时间: 2014-9-13 22:03
邪恶的卡卡 发表于 2014-8-30 23:53
不错 谢谢

养殖池塘经过严格的清塘消毒处理以后,接下来我们就准备投放苗种了,一月份的天气水温都很低,看各地的情况有所区别,这个时候的鱼活动能力差,适宜苗种运输和下塘,在这个时候,养殖者在鱼种运输下塘时,一方面应该尽可能的减少鱼的受损程度,以免气温上升以后鱼体受损部位感染霉菌引发严重的水霉病;另一方面鱼苗下塘应该做好消毒工作,杀灭鱼体所携带的大量细菌与寄生虫,要知道池塘寄生虫的主要来源之一就是鱼体本身所携带的;这个过程可以用0.1%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高锰酸钾稀释后呈粉红色)浸泡十五分钟,或者可以使用2-3ppm的食盐水进行处理。水产养殖就是个精细活,切不可嫌麻烦而忽略一希望细节的东西,有时候一些细节就决定了养殖者一年的养殖成败。常言说的好,真正用心养鱼的人一般第一年都是赚钱的,因为初学养殖者,会一丝不苟的完成养殖过程中的一些很小的细节,所以他是成功的;但有一些养殖时间长了的养殖户,就会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去对待,会觉得一些小细节可做可不做,所导致的结果就是养殖效益不甚可观,甚至面临亏本的情况。
       提醒读者,这里所介绍的是主养草鱼、套养鲢鳙鱼和鲫鱼的轮捕轮放的池塘养殖模式,因为个人认为轮捕轮放是一个能够充分利用池塘水体的养殖模式(池塘固定水体会存在一个最大容纳量,轮捕轮放的模式就是最大限度的利用池塘容纳量,整个养殖周期池塘实际存纳量都是接近水体所能承载的最大容纳量),一般来说,轮捕轮放模式的养殖效益是一般养殖模式的1.5倍左右;所以鱼种的放养比例可以是:草鱼鱼种规格500-700g的80尾/亩;规格50-100g的1200-1500尾/亩;花鲢鱼50-100g规格的50尾/亩;白鲢鱼50-100g规格的150尾/亩;鲫鱼50-100g大小的800尾/亩。一般的鱼塘每年可以进行捕大留小四次左右,五月份的时候可以起捕二龄草鱼,六月到九月可以根据鱼的生长情况进行两次捕鱼,12月份左右的时候清塘;这样的养殖模式,保证了养殖者最大的养殖效益,充分利用了水体的容纳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养殖模式,是整个养殖周期都最大限度的利用水体承载量,所以养殖者必须配备完善的增氧设备,以防天气突变等情况下引起的鱼类浮头泛池。另外,高温期捕鱼拉网的时候尽可能的减少鱼体的伤害,并在拉网以后及时做消毒处理,且保证鱼塘水环境的稳定,有效防控疾病的发生。
(未完待续)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4-9-14 12:20
好贴,支持一个
作者: 新山空雨    时间: 2014-9-14 20:23
池塘会发生池底或池壁开裂的情况,反而影响接下来的养殖,建议天气好的话在15-20天左右为宜:
作者: 鲑鳟的梦    时间: 2014-9-18 23:41
新山空雨 发表于 2014-9-14 20:23
池塘会发生池底或池壁开裂的情况,反而影响接下来的养殖,建议天气好的话在15-20天左右为宜:

嗯   谢谢建议

作者: 筱郎中    时间: 2014-9-25 09:45
好帖,直接打印收藏
作者: 鲑鳟的梦    时间: 2014-9-26 21:13
筱郎中 发表于 2014-9-25 09:45
好帖,直接打印收藏

呵呵  谢谢

作者: 伙夫哥    时间: 2014-9-26 21:36
花白鲢感觉不是很多啊
作者: vince    时间: 2014-9-27 10:10
不错,学习了!!!!!!!!!!!!!!
作者: 喨孖    时间: 2014-9-29 07:37
综合 综合  已自己的池塘条件放
作者: 鲑鳟的梦    时间: 2014-9-30 23:33
喨孖 发表于 2014-9-29 07:37
综合 综合  已自己的池塘条件放

       上期说道鱼种下塘前的清塘消毒等准备工作,及苗种的放养规格和密度。我们针对的是鱼塘一年中疾病的流行规律及养殖步骤,所以接下来,就到了苗种下塘以后的工作了;鱼种下塘后,水温太低,一般是不进行投喂的,根据各地气温的不同,一般在二月底左右开始进行饲料的投喂,投喂过早的话水温太低,鱼种开口率低;投喂过迟,则会缩短养殖品种的生长时间,影响一年的养殖效益。
       苗种投喂,一般选择高蛋白饲料,草鱼为主的四大家鱼混养模式的话前期一般投喂30个蛋白左右的饲料;训食完成以后最好选择拌料投喂4-5天的内服保健,因为鱼苗越冬后体质降低,这时候鱼体免疫力低下,容易受细菌真菌等病原菌感染或寄生虫寄生,内服保健一般以促进消化吸收、护肝胆、提升免疫力的添加剂或中草药,一般选择三黄散或维c等。这个时候有些养殖户习惯使用刺激性比较大的杀虫剂进行杀虫,认为这是必要的预防措施,其实这个时候并不适合使用这类型的药物,因为一方面是鱼体体质比较弱,抗应激能力比较差,若使用这类药物的话与我们前面说的内服保健的作用原理相悖;另一方面的话这个时候哪怕鱼体本身是带菌带虫的,但因水温比较低而达不到寄生虫和细菌生长繁殖所需的条件,因为鱼塘一般病原都为条件致病病原,这个时候的鱼种都是处于带毒不发病的状态;并且低温期水体藻类繁殖慢,藻种比较单一,使用杀虫剂的话会破坏水体生态平衡而难以恢复;所以这个时候选择使用杀虫药物是不明智的;另外,保健可不光是鱼体内部保健,还有外保健,就是水体保健,刚刚也说了,低温季节,水体藻相比较单一,并且藻种数量都很少,所以这个时候就有必要进行稳水调水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外环境,也是养殖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很多厂家都打着低温肥水的旗号做宣传,说什么产品低温肥水效果好,但也不尽其然,低温环境下,菌种繁殖受到抑制,所以一些菌种调水为主的产品都是不实际的,选择一些藻类营养盐,少量化水泼洒,起到稳水的作用。
       水产养殖业,是一个靠天吃饭的行业,但同时技术、模式、理念这些也是必不可少的;像有些公司倡导的养护模式、可控生态养殖技术等理念都是很好很前卫的,现代的水产养殖,必须摆脱传统那些弊病,单纯的靠消杀养殖,因为这是一条自毁前程的路,当代水产养殖现状,就是水质的恶化,苗种的质量越来越差,疾病的交叉感染现象严重,滥用药物的后遗症,各种致病菌的抗药性。所以,要想发展水产养殖业,必须选择一条健康、高效、合理的养殖模式;养殖是人为可控的,养殖是健康高效的,常言说:养鱼先养水,养水先养底。就好像一杯好茶水,茶叶好了,茶水自然就好,水好而茶叶不好,那茶水自然也不会再好;所以养殖中的防重以治,“防”字就在于水质和底质的养护,环境好了,鱼体免疫力自然就高,发病率就会大大降低;当然鱼体本身的预防也是不可忽视的,肝、肠、脾、肾都是鱼体的重要器官,所以必须定期对鱼体的这些部分进行养护。总之,养殖在于预防,而预防在于怎么预防,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养殖结果。
        回过头来,说说我们鱼种下塘以后所要面临的问题,水霉。虽然水霉不会对养殖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但对整个养殖周期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前期得过水霉的鱼体,体质减弱,抵抗力降低,后期可能会继发性的细菌感染,造成很严重的负面连锁反应。众所周知,水霉病的发生,一般都是受伤鱼体的伤口水霉真菌感染,所以,要想防止水霉病的发生,就必须防止鱼体因运输、打捞、拉网等人为的受伤,若是不慎爆发水霉病,可用孔雀石绿(禁药:不建议使用)或者硫醚沙星等成分的药物进行治疗处理,同时注意水体的稳定与养护。

作者: 鲑鳟的梦    时间: 2014-10-1 19:40
鲑鳟的梦 发表于 2014-9-30 23:33
上期说道鱼种下塘前的清塘消毒等准备工作,及苗种的放养规格和密度。我们针对的是鱼塘一年中疾病的 ...

(未完待续)

作者: xiaZ    时间: 2014-10-6 15:34
  不错, 英才
作者: h3789113    时间: 2015-10-26 20:43
谢谢楼主分享,学习了。。
作者: noanlog    时间: 2016-3-20 15:15
学习养殖技术发家致富
作者: Reid俊    时间: 2021-12-20 17:18
希望继续分享后续经验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