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草鱼常见疾病 [打印本页]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4-10-8 11:38
标题: 草鱼常见疾病
  
病害名称
  
  
病原体
  
  
发病水温、季节和危害对象
  
  
症状
  
  
锚头鳋病
  (蓑衣病)
  
  
锚头鳋
  
  
12-33℃,初春入夏,盛夏入秋,各龄鱼都有危害。
  
  
体表有红点,其间有针状或有绿色卵袋的虫体,后期鱼体因虫体寄生像披蓑衣。
  
  
水霉病
  
  
水霉和绵霉菌
  (条件致病菌)
  
  
以早春晚冬流行,13-18℃
  各种品种鱼均能发生。
  
  
病变部位存有大量絮状物,
  像一团灰白色的毛。
  
  
细菌性烂鳃病
  
  
柱状屈桡杆菌
  
  
从鱼种至成鱼阶段,15-30℃开始流行,4-10月为流行季节,尤以春秋两季流行为盛。
  
  
体色发黑,以头部为甚,游动缓慢,
  鳃盖内表面皮肤充血发炎,鳃丝末端黏液多,带有污泥、杂物和碎屑,呈白色腐烂状。
  
  
小瓜虫病
  (白点病)
  
  
多子小瓜虫
  
  
主要寄生鱼种,15-25℃,
  初冬春末流行。
  
  
病囊部位有白色小点且不充血,
  镜检可见小瓜虫。
  
  
竖鳞病
  
  
水型点状假单胞菌
  
  
17-22℃,越冬以后常发
  生于鱼种和亲鱼。
  
  
竖鳞,鳞囊内有液体,眼球突出,
  腹部膨大。
  
  
三代虫病
  
  
三代虫
  
  
春季、初夏,适宜发病温度20℃,苗种和成鱼均可感染。
  
  
体表被覆一层灰白色的黏液,
  可见细毛状的虫体在活动。
  
  
指环虫病
  
  
页形指环虫
  鳙指环虫
  坏鳃指环虫
  
  
20-26℃,春末夏初
  鱼种夏花均发生。
  
  
鳃部红肿,鳃盖微张,鳃上呈暗灰色
  可见较大的虫体。
  
  
车轮虫病
  
  
车轮虫和小车轮虫
  
  
20-28℃,4月和10月,夏秋盛行鱼苗鱼种均可发生。
  
  
体表、鳃部有转动的车轮状的虫体
  需用显微镜观察。
  
  
草鱼出血病
  
  
呼肠孤病毒
  
  
2.5-15cm草鱼,4月下旬-6月底,5月高峰,20-33℃。
  
  
鳃盖泛红,体色黯黑而发红,鳃丝花白,口腔充血,肠壁充血具有弹性,黏液较少。
  
  
脱鳞病
  
  
点状假单胞菌
  (条件致病菌)
  
  
水温22-25℃时流行。
  
  
病鱼体发黑,鳞片易脱落,鳞囊内积有液体。
  
  
烂尾病
  
  
温和气单胞菌
  
  
草鱼鱼种,22-28℃
  以春初秋末时常发生。
  
  
草鱼鱼种阶段常见病,尾鳍及尾柄处充血发炎,尾柄肌肉溃烂。
  
  
细菌性肠炎病
  
  
肠型点状气单胞菌
  (条件致病菌)
  
  
从鱼种到成鱼阶段,25-30℃为流行高峰,4-10月均可发生
  
  
体色发黑,腹部膨大,肛门红肿外突似火山口,轻压腹部有黄色黏液或血液从肛门处流出。
  
  
赤皮病        (擦皮瘟)
  (赤皮瘟)
  
  
荧光假单胞菌
  (条件致病菌)
  
  
当年鱼种、2-3龄成鱼,
  一年四季都流行,25-35℃适宜,春季开始暴发。
  
  
鳞片脱落,皮肤出血发炎,鳍内部
  充血,鳍的末端腐烂,有“蛀鳍”形成。
  
  
细菌性败血病  (细菌性出血病)
  (暴发性出血病)
  
  
嗜水气单胞菌
  (条件致病菌)
  
  
任何规格鱼种、成鱼,
  26℃以上危害最大,30-33℃为发病高峰,夏季是发病高峰期。
  
  
食欲下降,体表充血,乱游、乱窜,眼球突出,肛门红肿,有些鱼出现竖鳞,肌肉充血,腹部肿大,有积水,肠道内无食物,肠黏膜充血。
  
  
白头白嘴病
  
  
黏球菌
  
  
鱼苗和夏花危害最大,特别鱼苗下塘20天以后,4月下旬-5月高峰
  
  
口周围和前部皮肤发白,
  而体色发黑,发病来势凶猛。
  
  
肝胆综合症
  
  
密度过大
  药物过敏
  饲料有毒等
  
  
以夏季、秋季
  均可发生。
  
  
肝胆肿大,形成“花肝”,
  变黄发白等。
  

来自《水产交流总群》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4-10-11 10:22
这个我是记不住,我得把它收藏起来{:soso_e100:}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