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养虾小问答(2) [打印本页]

作者: first薏    时间: 2014-10-11 17:52
标题: 养虾小问答(2)
  硬池养虾有什么优势?
  
  答:A、操作简单,可以随时进行吸污、排污、流水等有利于养殖的操作,下雨可排表层淡水、倒藻可排底层浑水。
  
  B、出售方便、灵活,卖虾数量、时间易于控制。
  
  C、养殖门槛低,对养殖技术水平要求不高,硬池养殖接近工厂化养殖,操作流程简单,易于掌握。
  
  D、水质易于通过药物进行调控,效果明显。
  
  E、沙滤水源,减少了养殖区的外来病原微生物,池小塘多,单个池相互独立,意味着传染病一传多的机会或者易感群体缩小,降低发病风险损失,容易隔离传染源,杜绝传染。
  
  F、高产稳产,减少养殖的周期,有效利用池塘空间,苗期少用池,成品分多池。一个车间可以同时放养大小几批虾,可以赶在不同价位出售,效益相对稳定,避免因为赶高价而盲目放苗。
  
  硬池养虾对设施有什么要求?
  
  答:硬池养虾对设施的要求很高,其设施的优劣对养殖的成功率起了决定性作用。
  
  基础设施包括增氧设施、鼓风机、沙井、沙滤塔、抽水机、发电机组、温棚、遮阳网等。
  
  其中增氧设施最为重要,硬池增氧目前多采用纳米管,其增氧能力强,可以弥补养殖管理的缺陷,提高养殖的成功率、饵料转化率以及水体净化能力;充足的溶解氧可以使对虾保持良好的状态,吃料又快又猛,缩短养殖的周期。比如不同的两个场,在其它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增氧能力强的场,加料猛、生长快、产量高,养殖过程顺利。而增氧能力弱的,虽然养殖前期很没有明显差别,但是当对虾规格达到100条/斤以内的时候,就容易出现加料慢、体色差、偷死多等问题。
  
  我们建议:增氧能力尽量达到5-10W/m3以上。
  
  为什么采用四角循环纳米管增氧方式?
  
  答:四角循环纳米管增氧方式有以下优点:
  
  A、增氧能力强,效率高;
  
  B、单位产量高;
  
  C、无死角,易于集污、排污;
  
  D、微流水环境,适宜对虾生长;
  
  E、水质稳定,净水能力强,发病率低;
  
  硬池养虾中青苔的危害和预防?
  
  答:青苔的危害:
  
  A、池塘长青苔,水体透明度大,甚至清澈见底,对虾容易出现应激。
  
  B、若苗期投喂不足,虾苗易摄食青苔。青苔营养匮乏,且不易被消化吸收,长期摄食将影响虾苗发育,造成对虾吃料少、转料慢、体质弱、体色差、不脱壳等问题。
  
  C、青苔繁殖旺盛,容易造成水体pH值高、溶解氧过饱和,易出现“气泡病”。
  
  D、青苔死亡分解后产生硫化氢和羟胺等有毒物质,引起水质发黑、发臭,易造成鳃水肿、黄鳃、黑鳃、蜕壳不遂等问题,严重的可直接导致对虾中毒死亡。
  
  E、青苔生长旺盛,增加养殖管理难度,如影响投喂观察、搬池分苗。青苔过多时,虾苗误入其中易被缠死。
  
  青苔的预防:
  
  A、不使用含有青苔孢子的水源。
  
  B、彻底清洗池塘,大剂量使用漂白粉或“苔藻净”杀灭青苔及其孢子,然后再冲洗干净。直接晒池的做法不能有效杀灭青苔孢子体,青苔虽晒干发白,但遇水后又复苏繁殖。
  
  C、培水时,选择可溶性有机肥和复合益生菌,水质稳定,青苔不易繁殖。
  
  D、苗期选择投喂利洋优质黑虾片,抑制青苔的同时为虾苗提供优质饵料,一举两得,效果稳定。
  
  E、放苗后,混养少量篮子鱼,控制青苔效果明显,但易影响虾苗成活率及对虾的饵料系数。
  
  硬池养虾倒藻后如何处理 ?
  
  答:在硬池养殖的过程中水体经常变化,其中倒藻对养虾的危害较大。倒藻即水体中藻类大量或全部死亡,导致水色突然变清、变浊、变红甚至于变黑的现象。
  
  倒藻易产生大量的藻毒素、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造成对虾应激、中毒,进而诱发细菌病和病毒病。倒藻后水体缺氧严重,容易诱发“白便”。
  
  硬池养虾倒藻后,首先需要排底污或吸底,将大量的死藻排出后再使用大剂量的“碧水安”进行解毒,避免藻毒素对虾造成危害。之后使用“活力碳+利菌多”补菌培藻,重新建立稳定的水体生态。
  
  特别提醒:本文所述内容有地域局限性,产品用法及用量仅适用于闽南及周边地区,文章摘自于巧志的水产养殖。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4-10-13 09:12
什么叫硬池养虾啊?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