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副溶血弧菌引起的EMS问题真的是马来西亚养虾业的真凶? [打印本页]

作者: 胡路怡    时间: 2014-10-27 12:48
标题: 副溶血弧菌引起的EMS问题真的是马来西亚养虾业的真凶?
本帖最后由 水宝宝 于 2014-10-31 10:00 编辑

根据马来西亚渔业局(DOF)统计,大马南美白对虾2011年虾产量约为60000吨,2012年下降至48000吨。当EMS病原被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认定为副溶血弧菌后,大部分大马渔业局官员对其研究成果持支持态度,但大马渔业研究院(FRI)在2013年收到的病虾样本中仅有36%(共14个样本,5个样本为阳性)的AHPND副溶血弧菌检测结果为阳性。EMS官方定义为急性肝胰腺坏死病,指投苗后45天内出现肝胰腺萎缩变色,并出现大批量死亡。而我们在马来西亚槟城地区的调查结果显示,仅有少部分养殖户(8家中的2家)认为EMS是养虾失败主要原因,而大部分养殖户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白便病、白浊病、软壳病、后期(50天至70天)慢性死亡(与珠三角地区偷死类似)等问题的困扰。
  2010年以来,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家的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从业人员数量、养殖模式均有大幅度提升或改善,但总产量却呈下降趋势。并不否定EMS在东南亚地区的危害,养虾失败已成为东南亚主产国的主要问题,但失败的原因不应该完全归咎于副溶血弧菌这单一因素。

养虾户的逐利心态
  养虾业的短期利润逐渐改变了东南亚养殖户的心态,逐利思想表现为增加投苗密度、增加饲料投喂量、缩短生产周期、减少基础设施及硬件的开支、降低与生产直接相关的成本支出。而这些行为制约了对养虾有着苛刻要求的生产管理。虽然部分养虾户的成功为其创造了可观的财富,但一造两造养殖的顺利并不能代表整体模式的成功,更不应该盲目推广。优秀的养殖模式应具备稳定的产能、稳定的投入产出比、对养殖风险具备充分的可预知性与规避性。

气候因素
  即使在气温常年稳定的东南亚国家,养虾业同样也遇到诸多天气问题。比如,东南亚地区一年无四季之分,但却有旱季和雨季的交替。旱季期间(3月至9月),池塘盐度保持在比较稳定的水平;雨季期间(10月至第二年3月)每日有26小时阵雨,沿海池塘的盐度日波动为020 ppt,大量的雨水导致养虾需要的无机营养盐(如:钾、镁)的流失,同时也给对虾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应激。

池塘水体消毒
  生石灰与含氯漂白粉是槟城地区最通用的廉价消毒产品。不同养虾户对产品的使用方法大相径庭,但总体来看,大部分养虾户并不能精准把握漂白粉与生石灰的理化性质。比如,生石灰的最佳使用时期应在晒塘期(池塘剩余的水越少越好),土壤pH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杀灭微生物后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后又将pH降回至8.3左右,丝毫不影响下一造的养殖。漂白粉(次氯酸钙)只有在pH低于6的水中才良好的杀菌效果,pH高于7.5的水体对漂白粉的使用量则需要翻倍(至少30ppm浓度有效),而马来西亚养虾户对漂白粉的使用显得十分保守,一般用量仅为510 ppm,根本不足以杀灭水中的弧菌。

微生态制剂的应用
  多种微生态制剂(芽孢杆菌、酵母、乳酸菌等)产品已被全球生物科技公司相继商业化。尽管这些良菌在实验室环境中被证实有着非常卓越的抑制弧菌能力,然而使用微生态制剂前后的池塘水体依然可以在TCSB培养基上检测到相当数量的绿色弧菌菌落。当大众将太多的期望寄托于生物科技与微生态制剂的背景下,参差不齐的产品质量是否应该成为养殖户的成功保障?

神秘的种虾选育
对虾产业链中最不透明的环节是最上游的种虾选育。原产于厄瓜多尔的南美白对虾已在美国人手中选育了几十代,选育公司不仅通过销售种虾获得利润,而且以不同的选育项目获取美国联邦政府的资助。但是我们对美国种虾公司的了解实在太少了,我们只知道SIS出售SPFSPR种虾,却无法得知他们使用何种技术在做种虾的选育。与此同时,世界著名的虾病领域专家在种虾选育公司扮演着高级顾问的角色。转基因作物的技术不透明性已让中国农业部对其提高警觉,而我们购买美国种虾时是否也应该借鉴转基因作物背后的斗争?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作者: 牧心    时间: 2014-10-27 14:51
沙发啊,哈哈,赞一个!帖子的文笔好像是翻译谋篇文章,我的感觉对吗?
作者: 胡路怡    时间: 2014-10-27 15:51
牧心 发表于 2014-10-27 14:51
沙发啊,哈哈,赞一个!帖子的文笔好像是翻译谋篇文章,我的感觉对吗?

这是原创文章。
作者: 牧心    时间: 2014-10-27 16:08
胡路怡 发表于 2014-10-27 15:51
这是原创文章。

不错,精品!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4-10-28 09:37
赞一个{:soso_e100:}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4-10-28 10:25
理论知识还是很重要的
作者: minhan108    时间: 2014-10-28 10:37
必须支持一下,学下中
作者: tuf    时间: 2014-10-30 17:30
楼主,这种病的致死率大概有多大啊?
作者: 胡路怡    时间: 2014-10-30 17:52
tuf 发表于 2014-10-30 17:30
楼主,这种病的致死率大概有多大啊?

50天开始不吃料,60天开始陆续死,浮水面的一天能捞死虾40斤。算致死率,大概有5成。
作者: tuf    时间: 2014-10-31 08:33
胡路怡 发表于 2014-10-30 17:52
50天开始不吃料,60天开始陆续死,浮水面的一天能捞死虾40斤。算致死率,大概有5成。

致死率这么高呢,每天看到虾浮起来岂不是很难受。

现在有没有什么应对的方法呢?
作者: 胡路怡    时间: 2014-10-31 09:30
tuf 发表于 2014-10-31 08:33
致死率这么高呢,每天看到虾浮起来岂不是很难受。

现在有没有什么应对的方法呢?

还是管理没做好,许多细节仍有改进的需要。
再有,少说废话、少听废话。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4-10-31 09:58
好文章!必须要分享一下!
作者: 胡路怡    时间: 2014-10-31 10:10
本帖最后由 胡路怡 于 2014-10-31 11:09 编辑

我们把太多的方向投入到EMS,我反倒认为国家虾体系的结论有其合理性。
作者: Dannyhuang    时间: 2014-10-31 20:39
将太多的精力放在EMS病原上面,或许是一种认识的偏差。
作者: 胡路怡    时间: 2014-10-31 21:14
Dannyhuang 发表于 2014-10-31 20:39
将太多的精力放在EMS病原上面,或许是一种认识的偏差。

欢迎中大来马来西亚考察,我想何院长的说法应该会有人支持。
作者: Dannyhuang    时间: 2014-10-31 22:08
胡路怡 发表于 2014-10-31 21:14
欢迎中大来马来西亚考察,我想何院长的说法应该会有人支持。

12月份湛江会议你来吗?应该会有较新、较全面的阐述。
作者: 斑马过河    时间: 2014-11-1 07:29
你不放点鱼?鱼还是有点帮助的!
作者: 胡路怡    时间: 2014-11-1 08:07
Dannyhuang 发表于 2014-10-31 22:08
12月份湛江会议你来吗?应该会有较新、较全面的阐述。

看情况吧,尽量
作者: Dannyhuang    时间: 2014-11-1 22:24
胡路怡 发表于 2014-11-1 08:07
看情况吧,尽量

路怡跟Lightner有联系吗?是否觉得他的噬菌体一说有可取之处?
作者: 胡路怡    时间: 2014-11-2 11:37
Dannyhuang 发表于 2014-11-1 22:24
路怡跟Lightner有联系吗?是否觉得他的噬菌体一说有可取之处?

很久没与Lightner联系了。噬菌体说法去年已经被Lightner自己否定了,新说法是副溶血弧菌质粒有毒素基因,不同菌株的毒性有很大差异,所以他们根据这个特点开发了PCR检测试剂盒。
作者: jollinz    时间: 2014-11-2 20:52
写得好!                 
作者: Germplasm    时间: 2014-11-4 09:33
好文章!!!
作者: A.G.S    时间: 2014-11-11 15:14
与此同时,世界著名的虾病领域专家在种虾选育公司扮演着高级顾问的角色。转基因作物的技术不透明性已让中国农业部对其提高警觉,而我们购买美国种虾时是否也应该借鉴转基因作物背后的斗争?

上面这句话讲的是啥个意思,没读明白!{:soso_e136:}
作者: 胡路怡    时间: 2014-11-11 15:44
A.G.S 发表于 2014-11-11 15:14
与此同时,世界著名的虾病领域专家在种虾选育公司扮演着高级顾问的角色。转基因作物的技术不透明性已让中国 ...

意思就是说,研究虾病的专家跟种虾公司有利益关系。即使明知道种虾有问题,他们也不会说。
作者: 月光DNA    时间: 2014-12-12 22:54
赞赞赞,赞赞。{:soso_e179:}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