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怎样快速建立一个自然的生物过滤系统
[打印本页]
作者:
lanlingshuizu
时间:
2019-11-6 09:00
标题:
怎样快速建立一个自然的生物过滤系统
本帖最后由 缘木鱼 于 2019-11-7 11:44 编辑
我们知道,
循环水养殖
环境中,由于养殖密度过大并持续投料,水中的有机物会快速积累。有机物在细菌的作用下逐级分解。氨、亚硝酸盐、硝酸盐等可溶性物质浓度快速上升。其中,氨及亚硝酸盐会抑制水生动物的呼吸,造成鳃部发红、游塘、偷死等症状。不及时得到解决,往往会造成鱼虾的大量死亡。因此,不管是外塘还是室内
循环水养殖
,无机氮元素的去除都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工厂化
循环水养殖
中,如果水源充足,可以加大换水量来稀释氨氮及亚硝酸盐的浓度。但既然是室内
循环水养殖
,就存在着反季节生产或水源紧缺等客观限制。如果换水量过大,则对水体加热或制冷的成本会升高。同时,大量换水会导致鱼虾的应激反应,进而造成鱼虾生病。为了防止以上情况发生,我们应着重通过
生物过滤
的办法来去除氨氮和亚硝酸盐。
我们在一些文章中已经探讨过水体中的氮循环。有机氮主要是以蛋白质、肽、氨基酸等形式存在。这些物质都是鱼虾生长所必需的能量物质。在经鱼虾的消化吸收后,变为氨和亚硝酸盐。另外,水体中会有多投的饵料、死亡的藻类、菌类等等。这些有机物需要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转化分解。担当这一使命的,往往就是乳酸菌、芽孢杆菌、枯草杆菌等分解细菌。此时,水质会发生微妙的变化。因为水中有机酸增多,水体的PH值下降。
进一步地,当水体中的氨等物质越来越多的时候,由于氨水解后呈现碱性,所以水体的PH值会逐步上升。当氨浓度上升以后,水中的亚硝化细菌与硝化细菌将参与进来。会将氨与亚硝酸盐分解成对鱼虾无毒的硝酸盐。硝酸盐易被藻类或植物吸收。这样如果养殖池中有合适的藻种,则在其它环境变量的支持下,水中的藻类开始大量繁殖。开始新一轮的循环。
自然状态下的生物系统的建立,过程往往与水中氮源的高峰浓度不一致。因为微生物的繁殖需要一定的时间。例如,当水体中氨浓度最高的时候,亚硝化细菌却未大量繁殖。硝化细菌自然繁殖的达峰周期约为30-45天,而且需要水体中溶氧、PH值、光照、杀菌剂等因素支持。为了加快系统的建立,我们可以人为地增加有益微生物的投放。
在高密度
循环水养殖
系统的设计阶段,我们就应考虑到这一问题。因此,在系统设备安装完毕后,我们可以在放苗前对水体进行“活化”。除了正常的
增氧
、过滤、调整水质等操作外,可以向水体中投入一定的鱼浆或鱼粉。同时投放一定的有益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应包含上文所说的芽孢杆菌、硝化细菌等多种复合细菌。在循环水系统运行期间,应定期对水质中的氨、亚硝酸盐等浓度进行检测并记录检测结果。顺利的情况下,我们会得到一条逐渐下降的曲线。当水中氨和亚硝酸盐下降到符合水质要求后,我们才可以向水体中投入鱼虾苗。此时,系统中
生物过滤
系统的处理能力处于较高水平。这样。鱼虾投放入水中后,
生物过滤
系统便会顺利地接下“重任”。
实际操作上,
生物过滤
系统的建立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生物过滤
系统的具体尺寸,应充分考虑到养殖水体的总量及养殖密度等因素。包括饲料蛋白含量等参数。蛋白质的总投入与转化速率会影响到整个氮元素的循环周期。从有机氮到无机氮。再到氨和亚硝酸盐、再到硝酸盐、再到藻类等。每一个环节有失误,都可能导致“堵车”。
2.
生物过滤
的形式。一般来讲,滴流
生物过滤
的效果最好。
潮汐式
生物过滤
器的效果次之。但潮汐
生物过滤
的修建相对容易。最容易修建的是生化过滤池。但它的效果最差。且需要
增氧
曝气等操作与之配合。
3.另外,还应选择效果最好的滤料。多年的实践中,客户们反映,毛刷是一个效果较好、容易清洗的
生物过滤
材料。
4.微生物的选择。目前市面上的生物科技公司多如牛毛。我们需要不断地尝试、验证。直到辨别出最好用的产品。
作者:
小文
时间:
2019-11-6 16:37
谢谢分析专业文章,学习学习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