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黑鱼肝胆病一直居高不下,究其原因原来是这几个! [打印本页]
作者: 水产问题专家 时间: 2019-11-30 14:03
标题: 黑鱼肝胆病一直居高不下,究其原因原来是这几个!
本帖最后由 缘木鱼 于 2019-12-2 09:13 编辑
近年来,在黑鱼(生鱼)的集约化养殖中,以肝肿大、花肝、白肝、胆囊肿大为主要特征的肝胆疾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下,不仅影响黑鱼的摄食和生长,还会导致鱼体免疫力的下降,容易感染细菌、病毒、寄生虫而继发其他疾病,严重的引起大量死亡。
引起黑鱼肝胆疾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养殖密度过大、水体环境恶化。过高的养殖密度会造成水体中含氮排泄物的过量蓄积和分解,引起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盐浓度过高,不仅会引起黑鱼免疫力下降,还会造成鱼体内氨的代谢产物难以正常排出而蓄积在血液之中,导致鱼体的氨中毒和肝脏的解毒负荷过重而引起代谢失衡性的肝胆疾病。养殖密度过大的池塘中如果水质管理不善,免疫力低下的黑鱼很容易感染嗜水气单胞菌、诺卡氏菌等病菌,加剧病情、加速死亡。
2、过量投喂。在生长高峰期为了让黑鱼长得更迅速,许多养殖者容易把控不好适宜的度而过量投喂饲料,这会导致黑鱼的胃肠和肝胆消化负担过重,长期这样就会造成肝胆肠道的严重受损引发肝胆疾病。
3、饲料营养不均衡。目前的黑鱼配合饲料中脂肪含量较高,普遍达到8%以上,如果饲料中没有添加合适的促进脂肪消化吸收剂,黑鱼不能很好地吸收和利用饲料中如此高含量的脂肪,脂肪很容易蓄积在肝脏和肠道中,形成脂肪肝造成肝脏肿大引发其他肝胆病。
4、用药不慎。频繁滥用杀虫药、抗生素等,不仅破坏水质导致黑鱼免疫力差,药物毒素还容易蓄积在体内而损伤肝胰脏,造成肝脏发白。
针对以上发病原因,防止黑鱼肝胆疾病,须控制适宜的放养密度、重视水质管理养好水、适度加料科学投喂、补充多维增强体质、科学防病合理用药,同时在黑鱼的饲料中添加促进脂肪消化吸收和保护肝胆健康的胆汁酸。
1、胆汁酸在动物胆膏中提取是胆汁的主要活性成分,可以帮助黑鱼饲料中和体内的脂肪进行有效的乳化、消化、吸收,减少脂肪在肝脏和腹部的蓄积,防治肝胆病的发生。
2、胆汁酸可以促进肝脏分泌大量稀薄胆汁、帮助其疏通胆道、清除体内毒素,胆汁酸还可以促进肝细胞再生,修复肝胆损伤,有效治疗肝胆疾病。
3、在保证饲养环境良好的情况下,长期添加胆汁酸可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降低饵料系数,促进黑鱼健康生长。
肝脏对于动物来说至关重要,参与着机体代谢、储能、造血、解毒、免疫等多重重要的功能。在黑鱼养殖中,一定要重视肝胆健康,防控好黑鱼的肝胆疾病,才能提高黑鱼的养殖成活率,获得更好的效益。
文章转自“水产家”。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