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还在不知如何用药?“十看用药法”!教给你在水产养殖中正确用药! [打印本页]

作者: 18660779672    时间: 2021-8-23 18:22
标题: 还在不知如何用药?“十看用药法”!教给你在水产养殖中正确用药!
本人是做水产养殖技术服务与产品销售的,想要了解更多水产养殖技术可以联系我:18660779672(微信号与手机号同步)

如何安全、高效、 合理的用药,小编分享一个“十看用药法”给大家!

1、看季节

4~9月一般是鱼类生长的旺季,也是鱼病流行的季节,我们一方面要想方设法提高鱼类的生长速度,另一方面也要切实抓好防病治病工作,提高成活率 。因此,4~9月要求每月用药预防1次 。

2、看时间

应在晴天上午9:00~10:00或 下午16:00~17:00用药 , 避开中午阳光直射时间。但阴天最好在中午12:00~13:00时用药。

3、看病因

要根据鱼病发生的周期性来帮助分析与判断病因,对症用药。如随意用药会延误治疗时间,加重水体污染,使病情恶化。

4、看病情

病情较轻或预防用药,可用剂量下限,病情较重的病鱼,往往已失去摄食能力,则口服方法难以治疗。几种鱼病并发时,应先对其中比较 严重的一种病使用药物。

5、看鱼类

青、鲤、鲫鱼习惯栖息在水的底层,投喂药饵时,应用沉性药饵定点投喂,预防治疗草、鳊鱼病时,应将药物粘在草料上投喂,可以避免 其它吃食鱼争食药饵,能减少用药量,鲢、鳙鱼因是用鳃滤食,宜用稀面糊浆配成药浆,少量多次泼洒在水面上,可以提高投药成效。

6、看水质

药物杀灭病原体的成效,常受水中各种因素影响,一般池水中有机物越多,水温越低,pH值越高,药物毒性就越小,安全浓度也越大。反之,有机肥越少,水温越高,pH值越低,则药物毒性就越大,安全浓度也越小。

7、看药物

鱼类药物的来源甚广,可分为天然药物与人工合成药物。前者如植物性大蒜、大黄等。抗微生物药物,如:土霉素、氯霉素等。无机盐药 物有碘 、氯等。后者有人工合成磺胺类、高锰酸钾、漂白粉、敌百虫。

8、看用量

鱼病预防治疗药物用量过小,不能发挥消灭病原体的作用,用量过大,又可能致使鱼类中毒死亡。因此,必须严格掌握药物的用量,混水给药。

混合给药时应注意:

(1)药物混合要均匀

先取等量药物与饵料进行等比量混合,混合后再用混合的量取同等饵料作第2次混合,如此多次,直至全部饵料混合完为止,达到药量均匀分布 。

(2)药物饵料中添加剂搭配要合理

如长期应用磺胺类药物,应补给维生素B、维生素K、胆汁酸,应用氨丙淋时则减少维生素B等。

9、看用法

泼洒法应从上风处逐步向下风处进行,目的是使池塘中药液浓度均匀与防止人意外中毒。泼洒药物不能同时投喂饵料,最好先喂食,以免影响鱼类的摄食。

鱼在浮头或浮头刚结束时,不应全池泼洒施药,否则会引起鱼的大批死亡。

内服法要针对各种鱼的生活习性,选用有较强粘性的浮性饵料或沉性饵料混拌药物预防治疗鱼病,浮性饵料可用米糠 、麸皮拌药,沉性饵料可用菜饼粉、豆饼粉拌药。

浸洗法,如须多次使用的药液,要在每次浸洗后酌情添加一些药物,以保证有效浓度。

10、看疗效

用药后24h内,要随时注意鱼群动态,发现异常应立即加注新水抢救;若在4~6小时内死鱼数量仍保持甚至超过治疗前的水平,说明无疗效。

“春季忽视鱼病防,夏秋鱼瘟浮满塘”,这句话道出了春季做好鱼病预防工作的重要性,防重于治,是预防鱼病的重要原则,只有采取“无病先防”的积极防治原则,才能使渔业生产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