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你不知道的防控手段在这里,加州鲈诺卡氏真的没办法吗? [打印本页]

作者: 水产问题专家    时间: 2021-10-14 11:48
标题: 你不知道的防控手段在这里,加州鲈诺卡氏真的没办法吗?
诺卡氏菌病是加州鲈养殖中后期危害最严重的细菌性疾病,发病率高,治疗难度大,损耗率大。诺卡氏菌,为一种革兰氏阳性菌,最适温度25~28℃,最适盐度0~1.0%,适宜pH范围5.8~8.5,最适pH为6.5~7.0。

从发病季节看,珠三角地区每年4~11月流行,水温15~32℃均可发病。其中,一龄鱼以10~11月份发病最为严重,二龄鱼以4~5月份最为严重;其他月份(12月~次年2月),诺卡氏菌病为潜伏状态,一般不会发病死鱼,但如果气温持续偏暖,也可引起持续少量死鱼。





这几年,诺卡氏菌病卷席我国海淡水主养区的大宗养殖品种,并有逐年严重之势,不得不让人担忧。此病的流行与水质环境、养殖密度、投喂饵料、滥用药物均有很大关系。

1、水质环境

过量投饵、残剩饵和大量鱼类排出的粪便分解产生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超标,导致水体生态平衡的破坏,从而引发鱼类疾病的经常发生。

2、养殖密度

高密度养殖造成水环境恶化,导致鱼体处于亚健康的状态,同时也会造成鱼群长期的强应激,抗病力下降;严重恶化的水环境会滋生大量病原菌(诺卡氏菌),从而更易感染诺卡氏菌。

3、滥用药物

近年来药物的滥用、乱用,以及假药劣质药品横行,导致很多地方诺卡氏菌病对红霉素、盐酸多西环素、氟苯尼考等均产生很强的耐药性,无法达到预想的临床防治效果,导致严重的病害及死鱼情况频频出现。





诺卡氏菌病对加州鲈的危害也是非常大,因为诺卡氏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对常见的渔用抗生素敏感性较低;诺卡氏菌感染会损伤肝脾肾等内脏器官,破坏鱼体的免疫功能;诺卡氏菌感染会形成结节或囊肿,阻碍药物与菌体接触,影响药效的发挥;这些,都使得诺卡氏菌病的非常难以治疗。虽然有人推荐使用利福平等抗革兰氏阳性菌的药物治疗鱼类的诺卡氏菌病,但是,这种药物尚不是我国允许使用的国标渔药。因此,对于该病的控制还是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

首先,增强鱼体的体质。在加州鲈饲料中添加胆汁酸,可以促进肝脏分泌胆汁,增强肝脏解毒和排毒功能,使得体内的毒素能够随着胆汁排出体外,恢复和增强肝脏的功能,增强鱼体的免疫力。

其次,注重鱼的保健和优良水质的保持。诺卡氏菌是条件致病菌,只有在鱼体抵抗力下降和水质恶化以及鱼体出现创伤(比如收鱼、分塘、被寄生虫感染等)的时候鱼才会被感染。

最后,由于杀虫抗菌药物的频繁使用和高强度的饲料投喂使加州鲈的肝脏功能受损,导致免疫力低下,才使得诺卡氏菌有机可乘,所以使用乐畅桉树精油进行寄生虫防控。

总而言之,解决加州鲈诺卡氏菌病重点应该做好预防,保肝护胆增强鱼体免疫力,同时使用安全无毒不伤鱼体的驱虫药物防控寄生虫,避免化学药品破坏鱼体免疫力,才能从根源上减少病原对鱼体的侵害。

文章转自“加州鲈鱼前沿”微信公众号。
水产前沿网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