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对虾真菌病及寄生虫病汇总 [打印本页]

作者: 周zeqin    时间: 2014-12-7 15:09
标题: 对虾真菌病及寄生虫病汇总
本帖最后由 周zeqin 于 2014-12-7 15:41 编辑

虾真菌病:
1.链壶菌病
1、病原
    链壶菌、离壶菌、海壶菌。
2、主要危害对象
    虾、蟹的卵及幼体。
3、主要症状
    严重时幼体呈灰白色,不透明,趋光性差;卵不透明、小、呈褐色或淡色、不能孵化。
4、流行情况
在虾、蟹育苗地区都有发生,主要危害卵及幼体,尤其是蚤状幼体。在发现后,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可使全池幼体在1~2天内全部死亡。
5、目前无国家规定的水产养殖用针对该病的药物,只能采取预防措施。具体是:
(1)育苗前池塘应彻底消毒,特别是已经发生过真菌病的育苗池,再次使用前更应严格消毒。
(2)产卵亲虾在产卵前,先用聚维酮碘溶液0.5~1mg/l浓度浸洗30min。
(3)进入育苗池的水,应先进行砂滤。
(4)发病池塘使用过的工具,必须消毒后才能再用于其他池塘。
2.水霉病
1、病原
    水霉。
2、主要危害对象
    受伤的虾蟹。
3、主要症状
    体表有灰白色绵毛状物。
4、流行情况
水霉在淡水水域中广泛存在,5~26℃均可生长繁殖,对虾、蟹没有选择性,凡是受伤的虾、蟹均可感染,而未受伤的则一律不受感染,且在尸体上水霉繁殖得特别块。
5、预防措施
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尤其是疾病晚期更是无法治疗。所以要做好预防工作
(1)放养前池塘彻底消毒。
(2)池水入池前应经过沙滤。
(3)亲虾入池前应消毒
(4)严防受伤
6、治疗方法
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用8mg/l的食盐与小苏打合剂(1:1)全池泼洒。
寄生虫病:
1.微孢子虫病
1、病原
    微粒子虫,特汉虫,匹里虫。
2、主要危害对象
   虾、蟹。
3、主要症状
    寄生处形成白斑。
4、流行情况
在广东和广西是一种常见的和危害较大的病,不仅在养殖对虾中发生,而且在野生对虾中也常发现。
5、预防措施
发现受感染的虾或已病死的虾时,立即捞出并销毁,防止被健康的虾吞食或死虾腐败后微孢子虫的孢子散落在水中,扩大传播。养虾池在放养前应彻底清淤,并用含氯消毒剂或生石灰彻底消毒,对有发病史的池塘更应严格消毒。
2.固着类纤毛虫病
1、病原
    聚縮虫、累枝虫、钟虫、单縮虫等。
2、主要危害对象
    各种虾蟹的卵、幼体、成体。
3、主要症状
    体表有许多绒毛状物。
4、流行情况
     分布是世界性的,在我国沿海各地区的虾蟹养殖场和育苗场都经常发生,尤其对幼体危害严重。在有机质多的水中最易发生。
5、预防措施
(1)保持水质清洁,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在放养以前尽量清除池底污物,并彻底消毒;放养后经常换水;适量投喂,尽可能避免过多的残饵沉积在水底。
(2)育苗用水采取严格的砂滤和网滤外,可用10~20mg/l浓度的漂白粉处理,处理1d后即可正常使用。
(3)切断传播途径。卤虫卵用300mg/l的漂白粉处理1h,冲洗干净至无味后入池孵化。育苗期投喂卤虫幼虫时,可先镜检,发现有固着类纤毛虫附生时,可用50~60℃的热水将卤虫浸泡5min左右,杀死纤毛虫后再投喂。
(4)投喂的饲料要营养丰富,数量适宜;尽量创造优良的环境条件,经常换水,改善水质,控制适宜的水温等,以加强虾蟹的生长发育,促使其及时蜕壳。
(5)没立方米水体,每15~20d使用1次[规格(以本品计):60%]硫酸锌粉0.2~0.3克,用水稀释后,全池遍洒。
6、治疗方法
如果虾蟹或其幼体上共栖的纤毛虫数量不多时,不必治疗;如果固着类纤毛虫数量很多时,就应及时治疗。
(1)养成期疾病的治疗,可用茶粕全池泼洒,浓度为15~15mg/l。待虾蟹蜕壳后,大量换水。
(2)亲虾越冬期的治疗:每立方米水体每日使用1次[规格(以本品计):60%]硫酸锌粉0.75~1克,用水稀释后,全池遍洒;病情严重时,可连用1~2次或使用硫酸锌三氯异氰脲酸粉,其用法用量按产品说明书。
(3)对于虾蟹幼体的固着类纤毛虫,除了改善饵料,加大换水量,调整好适宜水温促进幼体蜕皮外,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
3.壳吸管虫病
1、病原
    隆角壳吸管虫。
2、主要危害对象
    各种虾蟹的卵、幼体、成体。
3、主要症状
    体表有许多绒毛状物。
4、流行情况
全国各地都有发生。
5、防治方法
基本上同固着类纤毛虫病。只是壳吸管虫病较少见,危害较小。常与固着类纤毛虫病、丝状细菌病并发时,才引起虾、蟹的卵、幼体及成体大批死亡。
4.拟阿脑虫病
1、病原
    蟹栖拟阿脑虫。
2、主要危害对象
    河蟹、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的亲体。
3、主要症状
    无特殊症状,血淋巴液内有大量虫,混浊乳白色,不凝固。
4、流行情况
     在越冬亲虾体内发现的,对越冬亲虾危害较为严重。
5、预防措施
(1)亲虾在放入越冬池前,先用淡水浸洗3~5min。
(2)在亲虾的捕捉、选择和运送时,要细心操作,严防亲虾受伤。
(3)亲虾在入池后要注意遮光,防止亲虾见光后跳跃,必要时在池边设栏网,防止受伤。
(4)鲜活饵料应先放入淡水中浸洗10min再投喂。
(5)越冬池进水时,应严格过滤。
(6)病死或濒死的虾应立即捞出,防止虫体从死虾逸出,扩大感染。
(7)每天清除池底残饵。
6、治疗方法
疾病初期,虫体仅发现于伤口浅处,尚可治愈;当寄生虫已在血淋巴中大量繁殖时,则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可试用淡水浸洗病虾3~5min。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4-12-8 10:07
楼主,应该还有下文吧
作者: 周zeqin    时间: 2014-12-8 10:43
一片云 发表于 2014-12-8 10:07
楼主,应该还有下文吧

是呢!小编多给点奖励鼓励一下我才行哦~
作者: 周zeqin    时间: 2014-12-8 10:50
说实话。治疗方法都是建议消毒,什么复合碘、含氯消毒粉,但其实没什么效果。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4-12-8 22:50
周zeqin 发表于 2014-12-8 10:43
是呢!小编多给点奖励鼓励一下我才行哦~

已经奖励金币了哦,继续加油哦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