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草鱼养殖为什么称五月为黑色五月? [打印本页]

作者: 水产焦点    时间: 2022-5-16 15:07
标题: 草鱼养殖为什么称五月为黑色五月?
近几年,草鱼养殖体量逐年升高,但病害也呈现单一疾病向多种病害并发的迹象。尤其在季节交替时(4-6月或7-9月)经常引起大量死鱼。

综合来看,引起草鱼大量死亡的多为草鱼病毒性出血病、肝胆综合症以及细菌性疾病,那么在这个黑色“五月”,养殖朋友该如何防控?
(一)草鱼病毒性出血病
对于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由草鱼呼肠弧病毒及草鱼小RNA病毒感染引起,在水温25℃以上为主要流行季节。
病鱼外部症状一般暗黑而微带红色,部分病鱼的口腔、下颌、头顶部或眼眶周围充血,甚至眼球突出,鳃盖、鳍条基部也出现充血。一般分为“红鳍红鳃盖型”、“红肌肉型”与“肠炎型”。

无论哪种类型,因为病毒病治疗难度大,预防是主要手段。正规苗场一般在苗期会注射免疫疫苗,其次在养殖中,应加强水质管理与定期内服免疫增强剂。
对于发病的草鱼养殖池塘,可用温和碘制剂对水体消毒1-2次,根据并发的细菌性疾病复配抗生素,同时内服胆汁酸+幸福100,减轻药物对肝脏的损伤,减少伤亡。
(二)草鱼肝胆综合症
草鱼肝胆综合症是草鱼肝、胆发生病变的统称,具体表现有白肝、绿肝、黄肝、花肝等。
引发肝胆综合症的原因很多,在目前的草鱼集约化养殖中,饲料、药物、水环境等均会导致,并且在目前的养殖环境下,草鱼肝胆综合症往往是草鱼其他病害的“诱因”。所以保肝是草鱼,包括其他水产动物集约化养殖中不可或缺的日常环节。

除了内服胆汁酸保肝的同时,我们要尽可能减少外界因素对草鱼肝脏的损伤,比如水环境藻菌肥的稳定,三大指标的管控。适时控料,避免大量摄食造成肝肠消化负担重。
(三)草鱼细菌性疾病
草鱼细菌性疾病比较宽泛,除了细菌性出血病,更多的表现为寄生虫寄生、机械损伤、投喂饲料引起的继发细菌性疾病,比如烂鳃、赤皮、烂尾、肠炎等,一般与“肝胆综合症”并发,有时与草鱼病毒性出血病同时发生。
防治草鱼细菌性疾病必须先确诊,然后对症下药。比如烂鳃,除了细菌感染,不能忽视水质PH过高、寄生虫叮咬这些原因。五月气温逐渐升高,寄生虫繁殖速度加快,建议日常内服乐畅配合泼洒,抵制寄生虫的生长繁殖,减少寄生虫爆发。

转塘、拉网、转运前应停料,泼洒VC等抗应激药物,在操作过程中要十分小心,减少对鱼体表的机械损伤。
尽管草鱼五月病害较多,但通过日常水质调控、内服保健 、寄生虫管理方面积极应对,黑色五月也没有那么可怕!
(文章来源于龙昌动保官网,由水产焦点整理,更多养殖交流欢迎私信)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