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这些防控对虾白便综合症的办法,之前没见过吧? [打印本页]

作者: 水产焦点    时间: 2022-10-22 09:32
标题: 这些防控对虾白便综合症的办法,之前没见过吧?
丰收的季节,怎能不聊虾?
一边是盐田虾喜获丰收,一边是江浙小棚“白便综合症”。可谓喜忧参半!
相信不少养虾朋友都与白便综合症(WFS)交过手,可能有的养殖高手自己防控起来已经轻车熟路,但也有一些虾农对白便综合症认识不足,防不胜防,多次遭遇白便综合症而蒙受损失。今天再次跟大家分享、探讨白便综合症的防控,如果大家有更好的办法,欢迎补充!

白便综合症是对虾养殖中典型的细菌性疾病,“白便”的实质不是食物消化后的粪便,一般认为是肝胰腺和肠道病变后,脱落的上皮细胞、粘膜聚合物,是肝胰腺和肠道严重损伤的结果。
白便综合症(WFS)产生的原因
常见不饱和脂肪酸导致消化道菌群紊乱,需要注意的是它与环境直接相关,包括饲料动保等投入品,比如饲料拮抗物质过多,池塘腐败颗粒物被对虾摄食等。
它产生的根源
1. 对虾摄食选择性非常差,甚至连它自己的粪便都吃,更不用说携带各种有害致病菌的底质颗粒了,病从口入,极容易导致消化道和肝胰腺感染多种条件致病菌。
2. 环境生态系统紊乱,比如近期江浙以及华南对虾主养区大幅度降温,导致菌藻失衡,水质恶化,滋生大量病原菌。
3. 水体富营养化但缺营养盐;缺益生菌;菌藻或菌藻营养补充不足

白斑综合症的防控思路要清晰
通过以上对白便综合症本质及产生根源了解后,日常防控思路也就明确了,那就是高品质的投入品以及池塘颗粒物活性的保持防控主要措施。

1. 建立生物絮团生态系统,维持有活性的细菌和藻类,土池总菌量每毫升大于10的5次方个,工厂化等集约化模式总菌量建议每毫升大于10的七次方个。每2-4天补充一次多矿以及碳源;
2. 及时有效的底层排污和表层排污,消除池塘对虾摄食腐败颗粒物;
3. 适量补充新鲜水
4. 适时消毒,减少外源条件致病菌输入;
5. 定期添加胆汁酸,及时将肝胰腺或者肠道内致病的不饱和脂肪酸乳化,吸收或转运出去。

其实对于早期的白便综合征,可以同时按照以下方案处理
1、环境的改善
改底消毒后,及时补充乳酸、芽孢等有益菌,补充多矿培藻,重新构建生态系统;
2、同时内服丁酸梭菌等益生菌加胆汁酸连用5-7天,让肠道菌群恢复健康稳定状态。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