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招募】华山论剑之百万创业基金--续 [打印本页]

作者: 丁大虾    时间: 2015-1-18 22:46
标题: 【招募】华山论剑之百万创业基金--续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5-6-18 12:09 编辑

经过一段时间的沟通和交流,认识了很多新朋友,也更深刻地理解了行业存在的的诸多问题和顾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能力所及范围内,方案做如下调整(也欢迎各路朋友提供有益建议):
一,养殖实践方向:以白虾为主的生态混养,追求相对的低风险高收益;
二,配套环节应用研究:1,初步建立生态标粗苗场,减少上游风险,验证养殖效果,目标逐步掌握生态育苗技术,建立规模生态苗场;2,自建微生物制剂活化扩培系统,选择上佳菌种,保证质量,降低成本,聚焦应用效果;
三,薪酬体系:试用期二个月2000元/月,转正3000元/月,经营场长助理4000元/月,经营场长8000/月,结合有竞争力的绩效考核激励体系;
四,团队定位:立足现有科学理论基础,创造开放的实践研究氛围,以一线实效应用为方向,发掘培养经营型的技术人才,发掘培养技术型的经营人才;
五,团队成员基本要求:身体健康,吃苦耐劳,谦虚好学,学历职业中专以上,水产养殖方向为佳,有相关育苗/一线养殖经验积累者优先;接受有一定想法的毕业实习生参与实习;
六,团队成员理想要求:企业家的眼光/科学家的头脑/小学生的心态/农民工的手脚;
七,团队目标:经过团队锻炼和资源整合,每个人都应该具备在该行业做一个小老板的综合能力,或者具备做大平台中一个小股东的实力;
八,2015年底前初步完成人才架构和企业设立;

欢迎志同道合者加盟!(创业团队动态保持8人左右)

简历请QQ:1909980745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5-1-19 09:36
支持一个~等着楼主带来好消息!
作者: liaowang738    时间: 2015-1-19 16:50
顶顶顶,实践出真知,前进吧,勇者!
作者: kanhai    时间: 2015-1-19 17:2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丁大虾    时间: 2015-1-19 20:13
kanhai 发表于 2015-1-19 17:26
精力该集中,做好自己擅长的,生态育苗、微生物扩培没那么简单,需大量专业人才和硬件支撑。拿微生物扩培来 ...

貌似这个道理,人家擅长育苗不一定给你好苗,人家擅长做菌不一定给你合格的成品,标粗和扩培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厂家的吧!广大养殖户怎么办?不好好做好该做的事情,就我们自己干!
作者: 虾痴    时间: 2015-1-20 00:10
这个才是楼主的心里话啊,呵呵,没有了上期的那种激情了,我这个地方2014年招没养过虾的人来都二千元包吃住了,养过的就二千五左右,还有五毛一斤虾提成。主要有虾卖就有提成。学历人家了不讲究的,今年如果有的老板要人的话,可能底薪还会高的,估计。
作者: 丁大虾    时间: 2015-1-20 08:58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5-1-29 09:11 编辑

合格工人的工资是2500+年底红包,这不是钱的问题,这是起点心态的问题,工人之所以为工人,心态和追求决定了的,小钱是别人给你保本的,大钱是自己赚出来的。
作者: 永远有多远    时间: 2015-1-20 11:02
决策者确定方向后,坚定信念,不能患得患失,在做的过程中去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
作者: 丁大虾    时间: 2015-1-20 12:21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5-1-29 09:11 编辑
虾痴 发表于 2015-1-20 00:10
这个才是楼主的心里话啊,呵呵,没有了上期的那种激情了,我这个地方2014年招没养过虾的人来都二千元包吃住 ...

请各位朋友注意:我在找的是创业团队成员,至少有这个意向,不是找工人,也不是找技术员,敢逆市扩张,当然有我的依据和底气,在这个团队,只要你有心,你能得到比所谓工资和提成多得多的东西,之所以提供一些基础薪水,是希望加入的年轻人心态能更好,稳得住,不急功近利得像押宝赌博,这是水产这个行业很负面的一种心态,我们要研究和追求的是一种可复制的可控的可持续的科学的养殖模式,至少,今天为止,这个事情我们已经完成了一半以上,我可以做到了每年2-3造,全年总体而言每口塘基本上全部盈利,低的每亩几千块,高的每亩接近十万,我希望组建的这个团队是在这个基础之上,做深层次的研究和升华,把利润率尽量稳定提升,所以,在这里,你除了得到一些钱,你还能得到更多,看大家眼光和缘分份。
作者: 为写日记而注册    时间: 2015-1-20 12:52
丁大虾 发表于 2015-1-20 12:21
请各位朋友注意:我在找的是创业团队成员,至少有这个意向,不是找工人,也不是找技术员,敢逆市扩张,当 ...

丁大虾先生,您现在是在搞养虾生产,还是在搞养虾研究?您要弄清楚,搞研究是允许100%的失败的,可搞生产就不行!您常常说心态,可我就想提醒您,您要有一种不正面不负面拿得起放得下的心态哦。
作者: 丁大虾    时间: 2015-1-20 18:50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5-1-29 10:02 编辑
为写日记而注册 发表于 2015-1-20 12:52
丁大虾先生,您现在是在搞养虾生产,还是在搞养虾研究?您要弄清楚,搞研究是允许100%的失败的,可搞生产 ...

谢谢提醒,心态很重要,其实各位都会发现,每个人的身边都会有那么一两个每年多少能赚钱的人,他们的技术和管理可能都没有过人之处,但是他们的努力和专心可能都明显比其他人要突出,
另外,这个团队定义的研究是应用实践,并非基础研究,但是会寻求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形成良性循环,关于解决养虾难题的契机,可能并不在药厂料厂或科研机构,而是在广大的一线基层,通过中间即懂理论又掌握生产实践的这么一批人的总结和汇总,形成研究方向,反馈回科研机构进行理论层面的定性支持,回过来一线再进行定量验证,也就是说,解决难题的模式应该是”大数据“引导实验室。
其实,虾是一个生命体,随着内在和外在的因素在动态发展,问题一定是层出不穷,没资源也没这个能力去逐个解决,我们能做的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根据实际情况控制风险,永远把风险最小化放在收益最大化前面,这样,二八原则里面你永远是属于那百分之二十,尽量地分析清楚风险所在,并有效加以可能的规避,风险相对就可控了,不谈了,再谈下去就细得没完了,说的玄乎一点,目前养虾行业的问题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哲学问题,估计一排板砖就过来了。

作者: 白头翁    时间: 2015-1-21 10:32
本帖最后由 白头翁 于 2015-1-21 11:00 编辑
丁大虾 发表于 2015-1-20 08:58
合格工人的工资是2500+年底红包,这不是钱的问题,这是起点心态的问题,工人之所以为工人,心态和追求决定了 ...

网络时代,不得不说丁老板选择了一个很好的企业起步的方法,吃螃蟹是需要勇气和胆量的!提醒一下,风险投资是钱(投资)+高科技(技术+管理)的组合,其基本特征是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在你的方案中我好像没有发现这个架构,而且低风险高收益是不存在的,殊不知环节越多风险会越大啊!在钱(投资)具备的前提下,职业经理人是核心,包括职业技术+职业管理人才!在面对EMS这么复杂的问题和气候环境多变的情况下,所谓的“模式”和经验将成为过去,真真需要的是具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的措施和手段,也就是说,你除了钱以外,你真真需要的是具备这种才能的合作者!你认为你面前设定的架构能够满足这种需要吗?既然是投资,应该做项目可行性分析,对管理架构/组织管理流程/技术路线/应急预案。。。进行全面的分析论证,不知我们是否做过这些看似麻烦却有必要的前期工作呢?个见,仅供参考另外,建议企业起步阶段还是从养成开始,重点抓住养成(养成功/养大虾)这个核心去攻坚,把精力分散到苗子/生物制剂方面,人力财力精力方面都是不合算的(这个也是环节多风险大可控能力差的一种说法吧)!难不成想吃好米,我们去从水稻遗传育种开始走起
作者: 丁大虾    时间: 2015-1-21 13:05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5-1-29 10:02 编辑
白头翁 发表于 2015-1-21 10:32
网络时代,不得不说丁老板选择了一个很好的企业起步的方法,吃螃蟹是需要勇气和胆量的!提醒一下,风险投资 ...

多谢白头翁,应该说你具备一些投行的基本知识,这些作为投资者或经理人都必须要了解的。
今年有一句话很流行:跨界的,都是不专业的。但往往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外来和尚其实只有一点优势,那就是没有行业“智障”,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考虑事情会更客观更尖锐,很多东西因为涉及商业机密,就不在这里讨论了,当然,我的设想中可能会有许多内容需要专业人员去细化甚至推翻,这都不奇怪,我现在在这里只能给有缘人一个大概印象,不过有一点我可以告诉大家,我跨界进入这行已经三年了,目前有数百亩的高位池在运作,而且基本做到了风险可控,现在,我感觉基础工作比较扎实了,行业底部机会更凸显了,可以步子更大一点了,才在这里和有缘人讨论,其实我很有耐心更不想出什么风头,在这个平台上逛了三年了,第一次发帖,平时在这个平台上也留意到一些相当有潜力的可造之才,是希望借这块宝地聚聚有缘人,谈得投缘额何不一起做点事情。我会参加27号的广州会议,如果有朋友也参加,可以一起喝茶聊天。

作者: 虾痴    时间: 2015-1-21 23:00
     说得文雅些就是团队,说得通俗一些就是工人,楼主放出了一个大炮,现在来一个小炮,震得头晕晕的,其实,我觉得不管是组建创业团队也好,叫工人也好,分工要 明确,工资还有分红或是提成要提前先说清楚,亲兄弟明算账,在钱的方面不要留着对付团队或工人的后手。。。
  我说话比较直,不要见怪哈。。。
作者: 丁大虾    时间: 2015-1-22 09:01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5-1-29 10:02 编辑
虾痴 发表于 2015-1-21 23:00
说得文雅些就是团队,说得通俗一些就是工人,楼主放出了一个大炮,现在来一个小炮,震得头晕晕的,其实 ...

不见怪,谢谢你的解读,有如“授人以渔”与“授人以鱼”,看热闹和看门道,在于人怎么看。
不过我倒是想借虾痴的话头顺便交待一下方案调整的原因,首先,在前一段的沟通和交流中有几个感觉较好的朋友提到虾现在真的很难养,提成高也没有什么把握,年轻积累少压力大,希望能增加一些基础保障,学习做事心态能更客观;其次,目前的形势下,虽然说机会大于风险,但我现阶段坚持的原则就是风险最小化前置于效益最大化,增加基础保障,能避免一些管理操作上的主观冒进;还有,目前已经确定了2人,一人是按前面的方案,因为在沟通中我感觉他技术管理已经相对比较成熟,而且有较强的风险意识,甚至独立做都没什么大问题了,另外一人是按照第二个方案来的,是属于学习成长型的,两个类型的人两种方案我都可以接受,甚至经过完整一造的实战和相互了解,可以探讨更有挑战性的方案。
所以,以开放平和的心态来看待合作是很重要的,说句不是很中听的话,老板要克扣也要有东西好克扣,那就是先把虾养出来,你有多少把握吗?你有把握把虾养好,你还怕老板克扣吗?自己当老板或一堆老板请你当大爷供着了。
今年搭了50亩冬棚,这两天陆续在放苗,我有一定的把握所以我敢投入去做。

作者: 泰山之巅    时间: 2015-1-23 15:39
虾痴 发表于 2015-1-21 23:00
说得文雅些就是团队,说得通俗一些就是工人,楼主放出了一个大炮,现在来一个小炮,震得头晕晕的,其实 ...

有道理,亲兄弟明算账!!!
作者: 无水鱼    时间: 2015-1-25 11:35
楼主说的是创业基金,我个人感觉楼主的角色有些与众不同。一般的投资人不会设定构架,多数只是提供一些建议,指导以及资源,既然楼主自己参加到这个项目中,你找寻的应该是合伙人,按照你的思路来走。另外就和楼上的几位说的一样,低风险高收益是不存在的,特别是生态混养更不可能,只能说可以降低风险,收益相对增加。要想做到高收益,还要搭配其他一些附加价值。看到您想做微生物扩培系统,说明您是认可微生物的作用的,但是这还需要您配套一套系统及相关人员,并且单一菌种的稳定性也相对较差。再说您的薪酬体系,完全看不出是在创业。不过您后面的定位我还是比较欣赏的,现在很多人只注重挖人才,而不去自己培养,导致年轻技术人员较少。以上仅是个人愚见,仅供参考。
作者: 丁大虾    时间: 2015-1-27 23:01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5-1-29 10:03 编辑

感谢无水鱼的建议。至少你是全部看过了帖子,从你的角度看到了一些问题。
这些天在广州参加虾王大会,也和更多的新朋友做了沟通,了解了行业的新现状,应该说,明后两年,是更残酷的两年,优胜劣汰和行业整合进度会加速,这更加坚定了我加快步子的决心和信心。从风险中看到机遇,把高风险高收益操作成相对的低风险高收益,是需要积累的。借这个这个贴子,再次厘清一下几个各位可能关心的问题:
1,无水鱼说的对,我现在的阶段是处在合伙人制的筛选阶段,后面的发展,要看筛选情况再做下定论;大方向就是项目化的合作人制度。
2,第一方案和第二方案,可以自由选择,我都没有问题,但是第一方案需要你评估自身真正的实力;
3,前面帖子提到的小苗标粗和生物制剂的初步尝试,我的真实用意不是说我要什么环节都自己做,而是说我对这两个环节有比较大的顾虑,希望用自身的一些努力去做验证,术业有专攻,这是分工合作的产业链,需要各个环节都能做到位,当然,我更欢迎有自信的厂家产品在我的平台上做验证,别人说好才是真的好!
4,趁着广州之行的便利,顺道拜访水产频道,这个平台的运作,将从制度保障和真实过程展现的方式实时跟踪报道,目的是让众多的感兴趣的人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真实经验的分享,而不是纠结于一些不必要的顾虑,时间和过程会验证一切,不要一百年,只需一年,甚至半年仨月,这点风险我想,都是在可承受范围
之内,我希望多聚焦于一些真正有价值的技术节点上。

作者: 丁大虾    时间: 2015-1-28 21:20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5-1-29 10:03 编辑

交流学者,行业中坚,认得出几个?

水产前沿网
作者: 丁大虾    时间: 2015-1-28 22:39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5-1-29 10:04 编辑

朋友新搞得工厂化基地,200亩6000万

作者: 丁大虾    时间: 2015-1-28 22:40
朋友新搞的

作者: 丁大虾    时间: 2015-1-28 22:43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5-1-29 09:07 编辑

图片要转换才上的来

水产前沿网
作者: 丁大虾    时间: 2015-1-28 22:43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5-1-29 09:08 编辑

200亩6000万

水产前沿网
作者: 丁大虾    时间: 2015-1-28 22:48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5-1-29 09:08 编辑

个人认为有两点风险可能比较大:一为选址,水源不好,一塘水设计需养3造虾,水处理系统很复杂,二,塘口太大,10亩一个,提升了钢结构的造价,还有就是每塘的管理风险太大。
准备过一年投个50亩的,学习他们的经验。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