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官员吃娃娃鱼"让人误读令大鲵产业更雪上加霜! [打印本页]

作者: 水花鱼    时间: 2015-1-26 23:19
标题: "官员吃娃娃鱼"让人误读令大鲵产业更雪上加霜!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5-1-27 17:05 编辑

     今天(2015年1月26日),一则《南都记者暗访深圳官员酒楼吃娃娃鱼遭殴打》引起了公众的关注,报道中提到因为记者在东湖水库明珠海鲜山庄暗访深圳官员公款消费野生保护动物娃娃鱼时,遭殴打。不过,官员及涉事人员说是人工养殖的非野生的,但因目前社会大气候的原因,可能让人信服“是人工养殖的”概率不大。
        对于娃娃鱼(学名大鲵),大众绝大多数是只闻其名未见其身,在信念中坚信的是“濒危或保护动物”云云。其实,随着中国渔业科技的发展,娃娃鱼早已是可以进行人工驯化养殖的品种,并且相关主管部门(农业部门)早己下文人工养殖的大鲵可以进入百姓餐桌,但以上所云因方方面面的原因至今只在渔业行业内人士知晓。
         更甚者,有媒体借《美媒:中国富人大吃“娃娃鱼”令其面临灭绝》一文夸大其词,此则新闻一出,更加让人误读!让本已低迷的娃娃鱼产业更加雪上加霜。
       大鲵人工养殖,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就开始有人开始摸索养殖,犹以陕西最为宊出,随着人工养殖技术不断成熟,我国大鲵产业迅速发展,目前,全国多个地区已发展为特色产业,价格也从每斤一千多元降为现在的每斤一百元、三百元至五百元不等,从“暴利”一下子跌为“薄利”甚至亏本状况,娃娃鱼产业碰到了瓶颈,养殖的娃娃鱼价格的一落千丈,原因有二,一是曾几何时业内人士相互炒作,价格虚高,价格严重脱离价值规律,造成暴利产业,让人趋之若鹜,更上抬了“价格”,出现有价无市的严重不正常现象。二是当前大鲵“跳水”价格确与中央 “八项规定”的出台有关,大鲵、鲍鱼、鱼翅、蟹等等高端消费水产品必然首当其冲,也应属正常现象,才让“价值” 真正体现“价格”。
        大鲵人工养殖的发展,其实是对濒危或保护动物的一种强有力的增殖发展促进作用,另外,依法合理利用大鲵资源,造福广大人民,增加经济收入,改善“舌尖”羙食结构,何尝不可。
  当然,"官员吃娃娃鱼"的报道,分析其本意应该是"官员"而非"娃娃鱼"本身,只是凑巧让"娃娃鱼"躺着也中枪,着实令人唏噓不以!
       任何事件犹如“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一样,有利有弊,业内人士何不趁此机会借机“炒作”一下,让更多的人们知道"娃娃鱼"并非高端产品了,也不是完全不能合法食用了,……,挑战往往也意味着机遇,目前所遭遇的困境,或许正是大鲵产业“另辟蹊径”的新起点!

作者: 那头,人已远    时间: 2015-1-27 12:00
“任何事件犹如“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一样,有利有弊,业内人士何不趁此机会借机“炒作”一下,让更多的人们知道"娃娃鱼"并非高端产品了,也不是完全不能合法食用了,……”
说的不赖,点赞
作者: 365112754    时间: 2015-4-24 09:17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作者: 渡梦人    时间: 2015-4-24 15:18
"官员吃娃娃鱼"让人误读令大鲵产业更雪上加霜!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