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被质疑的水产复合酶 [打印本页]

作者: 珊瑚海    时间: 2010-6-8 15:52
标题: 被质疑的水产复合酶

“促进肠道蠕动,提高饲料消化率,降低饵料系数……”等等,这些都是市面上一些水产复合酶产品具备的基本功能,可从水产复合酶的诞生到现在,它一直都被质疑

配方千变万化
    水产复合酶,顾名思义,就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具有生物活性的酶制剂根据一定比例配比后适合水产动物使用的产品。“不同公司复合酶的组成并不相同。我们公司的水产复合酶主要由纤维素酶、果胶酶、木聚糖糖酶、β-葡聚糖酶、蛋白酶、甘露聚糖酶、淀粉酶和糖化酶等组成。”白银赛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经理谢郁超介绍道。前五种酶是外源性酶系,主要作用于饲料,后三种为内源性酶系,主要在动物体内发挥功效。其中蛋白酶可以水解蛋白质肽链,淀粉酶能将淀粉大部分分解为易吸收的小分子物质,果胶酶可以有效破坏果胶质,促进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我们的水产复合酶可以用于鱼、虾、和一些特种水产品种。如虾料、四大家鱼料,但如用淀粉作为粘结剂的饲料就要谨慎使用。”
    “我们公司的水产复合酶还添加了一些微生态制剂。”上海三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微生态部总经理彭卫告诉笔者,“通过添加一些抗高温的微生态制剂如枯草杆菌、芽孢杆菌,可以有效改善动物肠道菌群,增加诱食,降低饵料系数。”
理论功效强大
    “水产使用复合酶将会是以后的趋势。”谢郁超认为水产动物生理特点和水产饲料的特点决定了复合酶的使用空间将十分广阔。水产动物消化道相对短,食糜在消化道停留的时间少,饵料消化极不彻底;草食或杂食性鱼胃肠分化不明显,没有胃液分泌,消化性酶分泌不足,对饲料消化很不充分;水产动物不能分泌降解非淀粉多糖的酶类,而水产饲料中含有较多非淀粉多糖,且多具有抗营养作用;水产饲料的营养水平一般较高,但动物消化能力有限,未消化的饲料直接在养殖水体中排泄,使得养殖水体容易污染,水质恶化。“各种酶拥有独特功效,组合到一起的复合酶就可发挥最大作用。例如纤维素酶能促进动物肠道蠕动,刺激内源消化酶分泌;木聚糖酶可降低肠道内容物粘度,促进生长和提高饲料转化率。”在彭卫看来,复合酶可提高营养成分的消化率,增强水产动物消化能力,降低肠道食糜粘度,降解并转化多种鱼类饲料中的粗纤维,降低饵料系数。“有些养殖户反映水产复合酶能够稳定水质、肥水,主要是水中的物质如残留的饲料和死亡的微生物,通过复合酶中的外源酶系作用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利于动物和微生物消化利用。”谢郁超说。
高温是瓶颈
    水产复合酶源于畜禽在酶制剂上的广泛使用。“水产复合酶其实早已出现,但市场认可度一直不高。”谢郁超说,而彭卫也表示市场对水产复合酶的反应一致比较平淡。广东粤海集团技术副总监张璐道出原因:由于水产饲料制粒温度高,且高温时间更长,因此业内普遍担心在高温时酶制剂的损失;再者,在不同动物体内酶作用的最适环境和温度差异导致酶活性变化很大,因水产动物与畜禽动物消化生理差异较大,且不同水产动物消化特点也有差异,多数水产动物肠道pH值为中性或弱酸性,且水产动物体温最多30度左右,低于一般酶的最佳作用温度;目前水产复合酶均是从畜禽引用过来,且对水产复合酶的研究多停留在定性方面,即添加酶制剂对水产动物有无促生长作用,能否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饵料系数等,对其定量研究和基础性研究较少,其性价比仍不是很清楚,所以水产业内多处于观望或实验阶段。但是可以肯定:水产酶制剂的研究将会是接下来的热点研究方向,我们也一直在关注。
    对此,谢郁超给出解释:酶是怕高温。但最近研究发现酶具有二重效果,2008年的广东饲料年会上有篇文章叫酶的二元学说,是指饲料在加工混合的一瞬间酶就开始作用。在制粒过程中温度已经上升,酶具有一个最适温度和最适pH值,在那一瞬间酶发挥效果有多少暂时还未研究出来,但可以肯定酶一定发挥了效果。至于肠道温度低于最适温度,其实通过实验可以证实,酶在低温下也能发挥作用,只是效果没有最适温度下优秀。彭卫认为使用水产复合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酶已经不存在生产技术问题,最主要还是没有办法计算酶的活性。”
    “从推出水产复合酶,我们就一直是饲料厂和养殖户一起推广。”彭卫说,“现在部分养殖户接受了复合酶。它可以拌料和泼洒,作用不一样,但效果都不错,避开了饲料厂关心的高温问题。”现在市场的水产复合酶价格大多在10多元一斤。“一般饲料厂的使用量在1斤/吨,养殖场1公斤可以泼洒3-4亩水面”。它的使用成本,谢郁超算了一笔账:按10亩水面计算,亩产1000斤的白对虾,饵料系数为1.2,需要6吨饲料,最多需要6公斤水产复合酶,成本不超过200元。而其可提高6-13%的饲料利用率,假设提高0.1的饵料系数,就可以节省3600元的饲料成本。


作者: 郑博元    时间: 2010-7-11 22:47
理论功效强大
作者: 烟花雨    时间: 2010-7-22 17:25
试问:酶制剂中的酶被泼洒到水中后,能够发挥何种作用?真正发挥的功效有多大?
作者: 烟花雨    时间: 2010-7-22 17:26
概念啊概念。
作者: 砍脑壳的    时间: 2010-7-23 22:57
没有标准的东西,如何质疑?
不要去过度质疑。
作者: yulee    时间: 2010-8-1 17:39
水产复合酶这么好,为什么不在工厂里直接用来消化原料,比在鱼虾体内起作用可控的多了。

先在体外实验证明后再到鱼虾体内使用可能更有说服力。
作者: springsong    时间: 2010-8-28 18:2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武山湖    时间: 2011-4-29 12:44
不要讲炒作,至少是一个很大的方向。
酶制剂的功效不用多讲,对环保对资源来讲太重要了。
水产动物主要要克服
1、非恒温动物,环境温度和体温一致,酶如何激活。
2、品种太多,但这不是问题,可以分为草食,杂食和肉食。
3、最关键的是工艺高温能不能解决。
其实可以在原料上做文章,例如在原料时候就用酶制剂处理。用机器代替鱼虾胃肠道。
作者: 水族馆妖精    时间: 2011-5-1 15:11
酶制剂在畜禽饲料的应用已经很成熟,水产因为动物特殊性、饲料制作工艺问题,没有确切的实验证据,让人十分遗憾啊。
作者: sdhuang    时间: 2011-5-8 09:48
期待酶制剂能解决 “武山湖 ”讲的问题
作者: 刘冉    时间: 2011-6-13 21:43
说的很强大  经过水产饲料生产工艺处理能有多少还保留活性 再说了饲料的大方向是膨化料 膨化料的工艺要求会让酶制剂的使用受限 除非去火山口找耐高温的品种  个人不大看好水产饲料生产企业使用酶制剂
作者: 海风吹    时间: 2011-6-13 23:45
说的很强大  经过水产饲料生产工艺处理能有多少还保留活性 再说了饲料的大方向是膨化料 膨化料的工艺要求会 ...
刘冉 发表于 2011-6-13 21:43



    也许知识就是用来改变一切不可能的事
作者: 罗非鱼88    时间: 2011-11-1 12:57
我一直用广东的华芬酶,水产型的,我的造粒机没有调制器,应该是避开了高温的问题吧,但使用效果也是一般啊
作者: hanzyg    时间: 2011-11-4 01:11
水产复合酶的实际使用效果 不知道怎么样,没有使用过
作者: yuwenjie0395    时间: 2012-1-24 21:44
饲料复合酶在水产动物饲料中的应用和畜禽饲料想必差距还很大,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水产动物蛋白需求量较高,饲料配方空间中原料使用复杂,酶制剂的作用
是依靠和底物结合反应而实现的,这一点和畜禽饲料有很大区别。

第二.水产饲料加工温度较高,特别是挤压膨化加工工艺,温度超过120℃,同时还存在高湿和高压的环境。目前还没有真正的“耐高温酶”可以在如此高温处理后还能保留相应的酶活。

第三.很少有饲料酶制剂是专门针对水产动物进行研究的。上个世纪研究较为活跃的中性植酸酶因为酶活表达过低,难以产业化也基本告停。
作者: smallfish    时间: 2012-3-3 16:45
如果有针对性的酶制剂配方加上后喷涂工艺,水产酶制剂应该具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
作者: GAOCHAOSCR    时间: 2012-3-13 19:17
酶有很多种,机体各部门所需要的酶也不一样,外加的有多少种?有多少量?能否达到需要的地方?最好的办法应是提高动物机体产酶能力,利用其自然分泌的酶。不知是否正确。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