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交流】再议可能导致对虾生长缓慢的“虾肝肠孢子虫” [打印本页]

作者: 蟹将    时间: 2015-3-4 16:49
标题: 【交流】再议可能导致对虾生长缓慢的“虾肝肠孢子虫”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5-6-17 14:27 编辑

     首先感谢水产前沿提供这么好的交流平台,在发这个帖子以前,我已经潜水可能快2年了,在这里面学习和获取了不少信息。
     为什么将帖子标题起为“再议可能导致对虾生长缓慢的“虾肝肠孢子虫”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 (EHP) ,因为此前版主已经针对肠孢子虫发过一个较为详细的帖子,详见  (我因为没权限贴网址,所以只能截图)
               
将这个话题再次拿出,也是因为觉得”肠孢子虫“可能会成为最容易被忽视,但是危害会相当大的一种疾病。再就是之前那个帖子个人觉得有值得商榷之处,所以拿来再说说。
   
     1. 研究现状:
      虾肝肠孢子虫在国内黄倢研究员早就有相关报道,而且近几年也做过不少的样品检测,他在去年的各种会议上就摆明观点,虾肝肠孢子虫可能是导致近年来对虾生长缓慢的原因之一。而该寄生虫最早是2009年在斑节对虾上发现,并有详细的病理、诊断快速检测等相关研究,详见附件中英文文章,本人英文水平也一般,现将文中一些重要图片和观点分享出来,以供借鉴。
      水产前沿网
      (黄老师的幻灯截图)
   2. 与棉花虾的区别:
       虾肝肠孢子虫与导致“棉花虾”的孢子虫有不少的区别
       水产前沿网
             组织病理 (图片引用自Somjintana Tourtip,2009)
        
          水产前沿网
        (电镜照片)
          水产前沿网
       大小:这种寄生虫个体很小,小到甚至不到1微米(不同生活阶段大小会有差异,见图片E)

       寄生部位:寄生在虾肝胰腺管上皮细胞中。(见图片C\D)
       表现症状:它的寄生不会导致肌肉白浊,也不会导致对虾的大量死亡,仅会导致对虾生长缓慢。

       传播方式:经口传播(水平传播),这点需要注意的是导致棉花虾的孢子虫的传播需要鱼类作为中间宿主,而虾肝肠孢子虫可直接经口传播,在2009年斑节对虾文章中报道就是提及亲虾摄食鲜活饵料导致感染该寄生虫。论坛之前那个帖子关于这个观点的表述翻译可能有误。详见截图。
         
        (该文的英文原文网址在:),
          水产前沿网
          再啰嗦一句,shrimpnews这个网站很值得订阅,可以及时了解国外对虾养殖信息)

         可能存在的携带者还没有详细的报道,但是在患有该寄生虫的对虾粪便中可以检测到该寄生虫,因为可以想见水体中的浮游生物极有可能可以携带该寄生虫从而导致健康虾的感染,这点有待通过跟踪检测证实,说不定黄老师已经检测到了。

     3. 该寄生虫的危害: 目前该寄生虫还被很多养殖人员所忽视,因为EMS和AHPS实在太厉害了,我们不能忽视因为对虾感染该寄生虫导致大面积的养殖失败现象,2014年下半年,浙江很多地方对虾养殖大面积亏损,很直接的表现就是对虾生长缓慢,但是不表现明显的病征,是不是与该寄生虫相关,有待今年遇到相应情况下跟踪检测证实。

      4.如何预防该寄生虫:这点论坛原先那个帖子有所提及,我这里在重复说一下
        首先是保证虾苗不携带该寄生虫,目前所谓SPF苗是没有检测该寄生虫的,只需要PCR检测可以很快判断苗种是否携带该寄生虫。检测方法见如下截图。
        再就是由于该寄生虫有超强保护罩,一般高浓度的含氯消毒剂对其无济于事,推荐时采用生石灰底部泼洒,杀灭池底可能存在的病原体。用量有点让人HOLD不住,400kg/亩。
       水产前沿网
     (截图中介绍了虾肝肠孢子虫的引物和PCR反应程序,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尝试,详细报道见附件,感谢文章作者的辛苦劳动)


吐槽一下,因为没权权限粘帖网址,编辑这个帖子花了接近1小时,所以菜鸟难当,当是交学费了

   
      



补充内容 (2015-3-9 11:08):
原帖地址:http://www.fishfirst.cn/forum.ph ... 6%E6%DF%D7%D3%B3%E6

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 sp.pdf

1.18 MB, 下载次数: 92


作者: 蟹将    时间: 2015-3-4 21:28
再来论坛学习学习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5-3-5 09:18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5-3-5 11:18 编辑
蟹将 发表于 2015-3-4 21:28
再来论坛学习学习

楼主分享的内容很好{:soso_e179:}
作者: wx_hTuj3Clu    时间: 2015-3-5 12:48
太多的奇招怪招把养殖户都搞晕了,今天一个病明天一病,虾农们如何应付呀!我只有感慨
作者: 蟹将    时间: 2015-3-7 16:05
wx_hTuj3Clu 发表于 2015-3-5 12:48
太多的奇招怪招把养殖户都搞晕了,今天一个病明天一病,虾农们如何应付呀!我只有感慨

提供一下信息,并不一定都遇得到,但是如果遇到了,那是很麻烦的
作者: 蟹将    时间: 2015-3-7 16:05
一片云 发表于 2015-3-5 09:18
楼主分享的内容很好

谢谢哦!呵呵
作者: 为鱼而生    时间: 2015-3-9 09:36
楼主确实是用心啦!  水生动物疾病仍是非常薄弱的环节,看到养殖户遇到病害时无助的表情,非常痛心
作者: 蟹将    时间: 2015-3-9 11:04
为鱼而生 发表于 2015-3-9 09:36
楼主确实是用心啦!  水生动物疾病仍是非常薄弱的环节,看到养殖户遇到病害时无助的表情,非常痛心

谢谢,我也成为正式会员了,以后多发帖子 之前潜水太多了
作者: 胡路怡    时间: 2015-3-9 20:29
这应该是泰国的研究结论,最早这种肠孢虫是发现在斑节对虾上的。病理切片做的很好,但是这研究缺乏人工感染实验,所以很难有说服力。去年12月湛江世华虾蟹会上,美国Lightner教授对这份研究是持支持态度的。因为是寄生虫,复感实验有一定的难度,再者,要搞清楚一种寄生虫的生命周期也是十分有难度的,所以,关于这个肠孢虫的研究估计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会有客观的认识。
作者: 胡路怡    时间: 2015-3-9 20:29
这应该是泰国的研究结论,最早这种肠孢虫是发现在斑节对虾上的。病理切片做的很好,但是这研究缺乏人工感染实验,所以很难有说服力。去年12月湛江世华虾蟹会上,美国Lightner教授对这份研究是持支持态度的。因为是寄生虫,复感实验有一定的难度,再者,要搞清楚一种寄生虫的生命周期也是十分有难度的,所以,关于这个肠孢虫的研究估计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会有客观的认识。
作者: 蟹将    时间: 2015-3-11 10:17
胡路怡 发表于 2015-3-9 20:29
这应该是泰国的研究结论,最早这种肠孢虫是发现在斑节对虾上的。病理切片做的很好,但是这研究缺乏人工感染 ...

是这样,目前我们找出一部分去年很典型的生长缓慢的对虾样本(当时是拿来做病毒检测的),初步证实很可以扩增出差不多大小的条带,使用的就是09年发表文章的引物,检测的PCR产物还在测序。后续有进展会跟进。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5-3-11 15:49
蟹将 发表于 2015-3-11 10:17
是这样,目前我们找出一部分去年很典型的生长缓慢的对虾样本(当时是拿来做病毒检测的),初步证实很可以 ...

楼主,有新的进展要来跟大家分享哦
作者: 蟹将    时间: 2015-6-16 09:29
在我们这边已经有两个养殖场出现对虾生长缓慢的情况,经检测均发现有该寄生虫感染,而且发病塘的水体中也检测到该虫体。
作者: leikunnuy    时间: 2015-8-27 15:00
我们都已经对国内主要南美白对虾养殖区域进行了调查了!
作者: 南湖中华鲟    时间: 2016-3-18 14:53
有没有直观的患病虾高清晰图片,最好有对比的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