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虾工虾聊》——“鱼苗规格那些事”
[打印本页]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5-3-10 16:11
标题:
《虾工虾聊》——“鱼苗规格那些事”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5-3-21 09:36 编辑
《虾工虾聊》
鱼苗规格那些事”
1、
“鱼花”:
是指从孵化至体长3.333厘米之前的鱼苗(有人又要说虾工在吹水了,小鱼苗那有到小数点后三位那么精确的?这没办法,是古人太牛了:1寸=3.3333……厘米
)。“鱼花”又称“水花”、“海花”(各地叫法不同,有些地方把刚可以起捞的约0.7厘米的苗叫水花、把1寸之前的苗叫“鱼花”)。
2、
“嫩口苗”
:是指孵化后半天到两天的个体,这时鳔还未出现,体透明,色素较少,尾鳍和背鳍尚未分开。称为“嫩口苗”。
3、
“老口苗”
:孵出第3—7天的鱼苗,此时一般鳔(腰点)已形成,可在水中作水平游动,色素出现较多。称为“老口苗”。
4、
“夏花”
:鱼苗下池后,经20—30天的饲养,体长达3厘米左右的稚鱼,因出塘正值夏季,故称夏花。有的地方称为“火片”、“乌仔”、“寸片”。
5、
“冬片”
:夏花鱼种经过3—5个月的饲养,体长10—16厘米,称为1龄鱼种。或按出塘时间,分别称为“春片”、“秋片”、“冬片”(虾工点评:凭什么只有“夏”可以称为“夏花”,其它的只叫“片”
“春、秋、冬”表示严重不服
)。
6、
“×朝苗”
:亲们,可不要把“几朝”想当然地当作“几个早上”或“几天”哦,这可是约定成俗的鱼苗长度、大小的计量单位。原来一般以4朝、5、6、7、8、9、10、11朝计算(现在4朝很少人叫,并入统称”鱼花”;10、11朝也已经很少人叫,9朝以后基本直接开始叫寸):
①“×朝苗”最早是用于四大家鱼的大小计算,7朝约3CM、8朝约3CM多不到4公分,10朝约10~11CM;罗非鱼是属于长宽比是比较大的,比较特殊,罗非鱼苗出来时候是五朝的,经过20天的培育,一般到达七朝左右。从七朝起,朝数和规格有一个关系式:朝数-5=CM。
②至于具体的长度从“朝”到“寸”到“公分”及各种鱼的换算表,由于年代久远几近失传,虾工正在通过特有的渠道全力搜寻,如果搜寻到再给大家分享,各位朋友有这方面的信息也欢迎提供给虾工,大家一起努力算是为保护“鱼苗非物质文化遗产”尽点微薄之力
。
③关于“×朝苗”各位看官是不是还是觉得有点乱?乱就对了……
,因为传说“朝”作为计量单位是这样的:
九江盛产竹子,九江佬做四大家鱼的鱼苗时用筛分好规格后,用一个钵去数鱼苗(具体数多少条不清楚)据说那个钵就叫做“朝”。于是大家就用那个几个朝数做了一套原始筛。为了方便复制,于是便用竹片(九江镇以竹器闻名)根据原始筛的间隙做了一套楔子,然后用这套原始楔子的复制带回自家的作坊进行竹筛的生产。可以想象,由于手工问题,生产筛的竹篾必然有粗细误差,但有楔子做间隙的标准,误差自然有保证。据说,这套楔子依然在世,存放在九江镇儒林路某间小店内……有较真的微友可以组团去观摩、膜拜一下……
(虾工点评:⑴要树立行业老大的地位,最简单可行的方法就是首先订立行业公认的标准,你可以不知道什么是“朝”,但你必须用我的“朝”
。⑵行业标准如果没有做到简单、统一,那标准迟早也会成为“前浪”死在沙滩上……
)
如今鱼筛生产已经式微,部分人已经不说“朝”而改用“厘米”,至少厘米不介意鱼苗的肥瘦,也算是时代的进步吧
。
文章引自《鱼虾产业链》微信群,中国水产频道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
森森
时间:
2015-3-15 21:39
关于朝确实是水产行业里比较特殊的文化,只是时代久远了,还有现在的我们后生一代都说什么跟世界接轨,学习的都是厘米公分米等计量单位了,脑袋里已经有了根深蒂固的印象,所以习惯把老的度量衡转换成自己熟知的厘米公分米等,但遇到了问题:朝本来就是一个约数,而且不同的鱼种的朝也是不一样的,那就给我们后生一代的“知识迁移”带来了难度咯。久而久之,朝的概念也就越来越模糊了。{:soso_e113:}不过本人还是挺希望这些难得的渔文化能够传承下去的。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