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新鳋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打印本页]
作者:
米来-小米
时间:
2015-4-9 09:54
标题:
新鳋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本帖最后由 米来-小米 于 2015-4-9 09:59 编辑
病原
日本新鳋以及长刺新鳋等寄生而引起的鱼病。日本新鳋头部呈等腰三角形,两腰有两个波浪形的起伏;第一胸节特大,后缘几乎成圆弧,其余四节急剧减少;生殖节膨大如坛状,宽大于长。卵囊中间粗,两端尖细。长刺新鳋与日本新鳋主要不同点为头部半卵形,后缘平直,两侧为均匀的弧形,没有波浪形的起伏。
病症
病鱼身体消瘦发黑,在体表及各鳍条上,特别在背鳍、鼻孔附近及尾鳍上,可看到许多小白点。病鱼常有“浮头”现象。
流行情况
主要发生在鱼种阶段。寄生在青、草、鲤、 鲫、鳙、鳜、鲶、金鱼等的鳍、鳃耙、鳃丝和鼻腔等处。在湖北武汉、广东连县和上海青浦均有发现。严重感染时,常引起鱼种死亡。
防治方法
(1)每立方米水用20克高锰酸钾溶液浸洗病鱼:水温10~20时,浸洗20~30分钟,水温21~25℃时,浸洗15~20分钟;水温在25℃以上时,浸洗10~15分钟。可防治金鱼的新鳋病。
(2)对青、草鱼鱼种的新鳋病的防治,同中华鳋病。
本文来自中国水产养殖网
作者:
水灵
时间:
2015-4-9 10:09
日本货?{:soso__15960872840493620282_2:}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