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罗非鱼链球菌防治冷思考(下)
[打印本页]
作者:
mmdhhg
时间:
2010-11-26 10:24
标题:
罗非鱼链球菌防治冷思考(下)
当然,并不是说混养鱼塘在抵抗链球菌就优于精养鱼塘,只是说明养殖模式不是链球菌致病的最大原因。在茂名、吴川地区,混养模式已经发展了二、三十年,有着自身的优势及经济效益,农户选择养罗非鱼就是为了挣钱养家糊口,不挣钱还养鱼么!猪粪养成的鱼与饲料养的鱼在销售价格上是一样的,但是利润却相差很远,农户为何不选择混养呢!我们不赞同罗非鱼混养是因为食品安全,畜禽经常使用抗生素会造成罗非鱼体内的药物残留(目前的猪粪都经过沼气池发酵才下鱼塘,猪粪残留的药物大部分被处理掉)。如果政府及罗非鱼加工出口企业将混养与精养罗非鱼价格拉开一定的差距,我们相信养殖户肯定实现精养。三、饲料原料及饲料的“霉菌毒素”污染是造成链球菌和其他细菌性疾病发生的关键:随着饲料原料价格节节攀升,罗非鱼饲料配方使用的材料就越来越杂,鱼粉、豆粕、小麦、菜粕不再是配方的重要角色,而替代他们的是肉骨粉、杂粕(如西红柿粕、芝麻粕等)、玉米蛋白粉、玉米糟粕等等。如果能够做到配方营养均衡和不影响消化率的话,也是可以的。但问题不在此,而是这些替代品存在霉菌毒素,鱼粉、肉骨粉、花生麸(粕)、棉粕、芝麻粕、玉米蛋白粉、玉米糟粕常常被黄曲霉素污染,黄曲霉素B1破坏罗非鱼肝功能,肝是罗非鱼体内最重要的器官,把它损坏等于破坏整体的免疫力。养殖中发现,罗非鱼在感染细菌性疾病之前已经发生了肝胆病,一条10cm的罗非鱼肝胆变坏了,它还能长到半斤吗?所以今年小鱼也发生了链球菌。养殖户使用饲料也是个问题,一般配合饲料保质期是30天,有的养殖户喂养了两个月;存放饲料地方保持通风干燥很必要,特别是在梅雨季节。笔者建议饲料加工企业、养殖户自配料的必须在饲料里添加吸霉剂和霉素解毒类添加剂,以缓解或减少肝脏中毒损伤现象。(如表2)添加剂霉菌毒素功效偏硅铝酸盐/吸附剂黄曲霉素体内体外有效沸石/吸附剂黄曲霉素体内不稳定斜纹沸石/吸附剂黄曲霉素体内有效活性炭/吸附剂黄曲霉素效果不一酿酒酵母/吸附剂黄曲霉素有效壳聚糖/吸附剂黄曲霉素有效维生素C、柠檬酸、柴胡等/霉素解毒剂黄曲霉素有效四、突发应激是促使罗非鱼链球菌和其他细菌性疾病发生:畜禽养殖中经常看到“应激”的处理,保证动物最根本福利就是避免其应激,罗非鱼一样常常被动应激,包括水体、气候、喂养、捕捞、运输、杀虫消毒等方面。应激致使罗非鱼骤然刺激,身体机能反应不及时,免疫应答损伤,造成免疫力下降,细菌入侵感染发病;特别是一些突发性应激,如缺氧泛塘、天气骤变、体表损伤,有些鱼塘遇到缺氧后几天出现了细菌疾病就是这个原因。突发应激不但促发细菌性病害,还引起大量死鱼。因此,养殖户要重视避免罗非鱼被动应激及处理(如表3)条件应激应激处理水体:1、溶氧:低于3mg/L2、PH值:低于6.0或高于9.03、氨氮:高于0.3mg/L4、亚硝酸盐:0.01mg/L5、硫化氢:存在6、中毒:重金属、有机磷等水体:1、 人工增氧、化学品增氧2、 化学品调整3、 化学品或微生物制剂处理4、 先化学品处理、后微生物制剂调水5、 化学品处理6、 葡萄糖、阿托品、茵陈、绿豆、甘草捕捞:1、 鱼苗过塘2、 轮捕轮放捕捞:1、无水装放鱼苗、过塘后停喂2天,饲料添加抗应激药品;鱼苗体表严重损伤时用刺激性小的消毒剂全塘泼洒2、轮捕轮放后停喂2—5天,饲料添加抗应激药品。运输:鱼苗运输:鱼箱里泼洒青霉素、硫酸链霉素合剂,防治水体恶化,保持水体温度五、错误治疗让罗非鱼链球菌病蒙上“治不好的绝症”的幌子:很多人认为2010年的罗非鱼链球菌很难治疗,使用很多药物没见效果,笔者也有同感。自3月份以来,用在罗非鱼身上的药物有氟苯尼考、氟诺酮类(沙星)、a-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内环酯类、利福霉素、磺胺类等,包括单一和复配,在后期唯独磺胺类效果比较明显。氟苯尼考抗菌谱最广,也是最有效、最安全水生动物使用的药物,但这次它失灵了;去年链球菌单用氟诺酮类治疗5天就起效果,这次也失效,为什么?这次链球菌难治疗又是为何?细细分析,回想近几年来使用药物的经过,其实答案很简单,是我们错误治疗及滥用药物造成的。罗非鱼恐怕有一天会走到“超级细菌”的地步,那时用什么拯救呢!作为罗非鱼养殖技术员或鱼医生,治疗病害时是否进行正确诊断呢?单凭肉眼能分辨罗非鱼肝胆病、链球菌、迟缓爱德华氏菌的症状的区别吗?是否是罗非鱼细菌性综合症(链球菌会并发爱德华氏菌病的)?如果将病鱼送到相关机构化验等出结果,这塘鱼还剩多少没死的呢?这么多人从事鱼医行业,有几个人真正懂得药物的药理、作用、用量、毒性并施用在现实中?这么多药物生产企业,有几个不做假?养殖户用药时保证鱼真的吃到吗?各个环节都制约着链球菌等病害的治疗,只要其中一个出了问题,整个治疗就会失败。 链球菌难治疗主要原因是链球菌出现耐药性,氟苯尼考、氟诺酮类前几年使用太滥,这些药物在鱼体消化道里较少吸收,随着粪便排放在水中,最后落到塘底和淤泥混在一起,残留的药物慢慢释放在水里,消毒剂也是一样的道理。鱼塘中任何时候都有细菌,在含有此种药性的环境中生长繁殖就出现耐药。有不少去年干塘净底的鱼塘发病了,用药5—7天基本治愈,这次磺胺类效果如此理想就是因为早在几年前罗非鱼养殖基本不用磺胺类药物,治疗肠炎用的是氟苯尼考、硫酸新霉素和氟诺酮类为主,磺胺隔了几年再用效果肯定明显,链球菌等其他细菌对它再度敏感,那么下次链球菌发病我们能用什么药物治疗? 另外的是重复用同一类的药物,造成这个原因全在鱼医,“卖药佬”来了,不少鱼医生为了获取暴利开药给养殖户时,不但把药品的商品包装拆掉,自行打包装,连病例也没写上。治不好了或下次发病,养殖户换个鱼医,有可能就会用上同一类的药物,这样能治好病吗!所以鱼医看病时应该给养殖户留下病例和处方。 药物剂量多少直接影响治疗效果,正确药量要考虑药物的正常用量、用药时间、间隔次数、伴药和投喂的损失等因素,养殖户不能为了节省成本盲目减少,药物剂量不足不仅起不到治疗目的,还耽误治疗时间,造成更大损失。罗非鱼细菌性疾病不像肝胆病,它不是部分发病,一旦有了细菌性疾病,基本全部已感染,只是病情不同,严重的药物不起效果,用药目的是为了拯救中期及早期感染的鱼体。如何使用药物投喂是治疗的关键,抗生素类要求较好的水溶性、耐高温、不易损失;中草药最好是萃取提炼或者水煮熬制的,细微粉碎的效果次之。投喂是少量多次,坚持药饵全部吃完。复配用药注意药物之间的协调关系及混合反应,内服药很难立即毒死鱼但会增加毒性慢性死鱼;还要检测水质的酸碱度使用相应的药物,添加一些辅助药物可以增强治疗效果。微生物制剂是不是药品?我们不必深究,它在调理水质方面是有一定的作用,发生病害时却不可使用以免造成应激加重病情;它不是某些商家说的那样神奇,微生物制剂不能明显提高罗非鱼的生长速度,正确使用其调水可以提高罗非鱼采食能力和消化率;对于治疗细菌性疾病,它无能为力。目前用于水生动物的最理想微生物制剂是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及光合细菌,特别是枯草芽孢杆菌,可以预防罗非鱼某些疾病。 以下是罗非鱼细菌性疾病常用内服药的说明。(如表4)名称最低用量(/kg体重)疗程(使用天数/每天次数)毒性休药期青霉素20万IU3/1变态反应14d阿莫西林50mg5/2变态反应5d硫酸新霉素40 mg5/2肾毒、抑制呼吸500度日盐酸土霉素100 mg10/2肾毒、骨发育20d强力霉素50 mg5/2肾毒、骨发育20d氟苯尼考20 mg5/2胚胎毒性5dSD100 mg(首次加倍)6/2肝、肾损伤15dSMZ200 mg(首次加倍)7/2肝、肾损伤15dSMM100 mg(首次加倍)6/2肝、肾损伤15d诺氟沙星50 mg5/2幼鱼阶段骨损伤7d恩诺沙星40 mg5/2幼鱼阶段骨损伤7d沙拉沙星15 mg5/2幼鱼阶段骨损伤7d六、不可忽视的食品安全:今年的鱼价高涨,成鱼量少,鱼中抢鱼,加工厂收购前没进行药残检测,小部分养殖户和鱼医抱着侥幸的心态使用禁药,他们知道罗非鱼进了鱼中的车之后,出任何问题都不关自己的事了。加工企业发现药残超标的鱼处理方法就是国内销售,很有可能我们某天吃到某种食品就含有自己使用禁药的罗非鱼在里面(如蛋白粉),这样害人害己的事不可为!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和生命!目前的气温下降,这次链球菌爆发流行终于暂告一段落,我们痛定思痛,总结经验,正视错误,做好一切准备迎接下一次罗非鱼疾病的挑战。笔者忠告:尽早解决罗非鱼已有的病害!遏止罗非鱼发生新的疾病!罗非鱼健康、高效、快乐养殖是我们的己任!
作者:
goodfish
时间:
2010-11-26 16: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goodfish
时间:
2010-11-27 12: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fishfirst
时间:
2010-11-27 13:10
能不能整个提纲看一下,还不清楚是什么内容不知道该不该花金币呢
作者:
mmdhhg
时间:
2010-12-1 13:31
你好!谢谢你们的意见,需要原来版本,可以发邮件:
mmdhhg@126.com
,我给你们发过去,谢谢!
作者:
mmdhhg
时间:
2010-12-1 13:33
我这里还有许多在养殖终端得到的罗非鱼养殖信息,我们渴望大家的交流与学习,您们留个交流方式给我吧,谢谢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