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湖北仙桃350万斤鮰鱼苗蹊跷死亡,同塘有鳞鱼不死,原因何在? [打印本页]

作者: 嘻嘻哈哈    时间: 2015-4-29 18:36
标题: 湖北仙桃350万斤鮰鱼苗蹊跷死亡,同塘有鳞鱼不死,原因何在?
本帖最后由 嘻嘻哈哈 于 2015-4-29 18:38 编辑

今天看到了一件挺奇怪的事(详情见http://www.fishfirst.cn/article-47387-1.html)湖北仙桃市胡场镇头号村,拥有4000亩鱼塘,有80户人家,都是经验丰富的养殖户,最近遇到了百年难见的病害,350万斤鮰鱼苗半个月内死亡八成,损失数以千万。整个村子的养殖户都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更蹊跷的是,死鱼事件仅仅发生在鮰鱼这种无鳞鱼身上,其他的有鳞鱼并未出现大面积死亡。是什么原因引起这么大面积的死亡的呢?各位大虾帮忙分析一下: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4月23日,正是出苗的时候,鮰鱼苗却蹊跷大面积死亡。一养鱼户的鱼塘内鮰鱼苗已全部死光。

水产前沿网
岸边漂浮着全是已经开始腐烂的鱼苗,水面浮着一层鱼油。



水产前沿网
图为荣小仿,57岁。养了15年鱼,养了6年鮰鱼,现在刚刚开始有死鱼的迹象,荣小仿捞起自家鱼塘里一条生病的鱼和一条还没有生病的鱼作对比,他介绍生了病的鮰鱼苗嘴唇成红色,肚子肿胀。这种病的死亡率是以倍数增长的。







作者: 司令    时间: 2015-4-29 20:40
与江苏大丰这边的鲫鱼鳃出血死亡一样,都是成倍数增长,死亡率达到百分之百。光大丰这边一年要损失至少达3000万斤。
作者: 嘻嘻哈哈    时间: 2015-4-30 11:50
司令 发表于 2015-4-29 20:40
与江苏大丰这边的鲫鱼鳃出血死亡一样,都是成倍数增长,死亡率达到百分之百。光大丰这边一年要损失至少达30 ...

大丰那边是一种什么情况呢?能否详细说一下呢?
作者: 御城雪    时间: 2015-4-30 12:01
司令 发表于 2015-4-29 20:40
与江苏大丰这边的鲫鱼鳃出血死亡一样,都是成倍数增长,死亡率达到百分之百。光大丰这边一年要损失至少达30 ...

      在现在场或懂具体情况的人士,欢迎大家提供现场情况,这种情况像@司令 讲的,已经不是第一次,而且大丰这边也有出现这样大量的死亡,我们养殖户不能眼泪往肚子里吞,我们要说出了,让大家都来出谋划策,找出真正的原因,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和预防办法。我们要让当地的农业部门知道,让各地的渔医、专家知道,让行业的人知道,大家一起动起来,想办法怎么让养殖户避免和减少损失。
       像陈昌福,是鱼病里面经验十分丰富的大专家,如果@司令 了解情况,不妨给我们详细介绍一下
      

作者: 御城雪    时间: 2015-4-30 16:19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5-4-30 17:36 编辑

@司令 @ 陈昌福_AKq7D 根据了解,湖北仙桃市胡场镇头号村,当时的详细情况如下:

一、养殖环境和情况:该事件发生地点为仙桃市胡场镇头号村:该村养殖水面3000亩左右,共有养殖户84户,其中有61户养殖鮰鱼(61户中有三分之二专养鮰鱼苗种,其余为青鱼、鮰鱼混养)。养殖池塘面积在10~20亩左右。

二、死亡总量有偏差:在这次鮰鱼死亡事件中,整个头号村鮰鱼死亡总量到目前大概在20万斤左右,而非报道中的350万斤。其中损失较大(死亡量超过1万斤鮰鱼)养殖户有9户,死亡率达到80%以上。而其余的20户左右,每天的死亡量是几十条到百把条。

三、死亡鮰鱼苗的规格和死亡高峰:死亡得比较凶的那9户的鮰鱼苗子规格在一两多左右,也就是1斤7~8尾。在一个月内先后发病,进行过消毒、泼洒抗菌药等措施,死亡高峰期在4月20号到27号、28号,这段时间每天的死几千斤,有些人就开始担心会这样死下去。现在的高峰过后,气候也变正常了,现在的死亡量控制住了。

四、死亡蹊跷的地方:今年鮰鱼苗死亡比较严重的这几户,都是连续养6~7年以上的老养殖户,有的甚至是10年以上的,而且从来没有改过养,一直这样养下来。而最近2~3年才养鮰鱼苗的养殖户反而比较好些。

五、详细情况介绍:

1、养殖户情况:李老板已经连续养殖鮰鱼苗种11年。今年鱼苗死亡量已经超过80%,
鱼病症状:病鱼头部口腔发红、尾巴胸鳍溃烂、皮肤溃烂、腹腔积水、肝脏肿大、偶见套肠等症状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2、养殖户:鮰鱼每天死亡量基本上在几尾至几十尾之间徘徊。
鱼病症状:体表无溃烂现象,仅有腹水、肠道无食、肠内有脓状液体,初步诊断为细菌性败血症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作者: 1414843340    时间: 2015-4-30 16:25
和眉山那年的钩鲶死亡差不多一样,最后取样说是水源病菌污染,有可能是那种情况
作者: 御城雪    时间: 2015-4-30 16:47
该死鱼事件蹊跷之处,很值得深思:

一、为什么损失最为惨重的是养殖老手们?
      1、正常来讲,养殖年限越长的养殖户,其养殖经验约丰富,熟能生巧,应该在养殖过程中,更加能老练的处理一些养殖问题,为什么在这次死鱼事件中反而是损失最为惨重的呢?
      2、我们可不可以想到是常年的使用抗生素等药物导致池塘治病细菌等具有抗药性?
      3、长期的养殖一种品种的鱼,是否会改变原养殖池塘的一些东西,导致不利于该品种的鱼生长的因素越来越多?

二、水质污染?
      如果是水质污染的话,养殖户有81户,为什么损失最为严重的集中在这几户?

三、细菌感染?
      又是怎么样的细菌能导致这样高的死亡率?而且还是只在这几户养殖户这里,是否与养殖户的养殖方法和样子模式有关联?
作者: 1414843340    时间: 2015-4-30 16:54
老养殖户的发病,新养殖户没发病,可能和连续养殖同种鱼,病菌的适应有关系
作者: 御城雪    时间: 2015-4-30 16:58
本帖最后由 御城雪 于 2015-4-30 17:41 编辑

一波未停一波又起,我们该如何思考水产的死鱼事件?   


   4月30日下午3点多,有人爆料称位于肇庆沙浦的365模式示范户翻塘了!配图可见白花花的死鱼漂了半边塘,目测是一斤多的鱼,品种未知。这要是通威365模式的示范塘,真是给通威一记耳光啊,别太急,这话得了解清楚了才敢说啊。
        高明通威技术经理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后跟我们说,养殖户死鱼的这口塘是位于365模式示范塘隔壁的普通塘,麦老板用来养赤眼鳟,(从图片可以看出这口塘的确是位于示范牌后方,不是那口示范塘),镜检发现赤眼鳟有斜管虫,然后用了甲醛杀虫,下午一两点钟出现死鱼事故。通威的技术服务人员说全塘的鱼大概死了7成,具体损失未知,养殖户见到技术人员有点难为情(哎呀,不小心犯了个这么大的错误[size=1.4]{:soso_e149:})。
       最近死鱼事故太多了,从最初的天气突变泛塘,到湖北仙桃的叉尾鮰死鱼,到河南的叉尾死鱼,到今天的肇庆杀虫死鱼,看着真是痛心啊!如何避免这种悲剧发生,所有业界人士都应该反思!(内容转自
@泰山之巅
水产前沿网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5-4-30 17:18
补充一点,投苗的密度是寸片1.5~2万尾/亩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5-4-30 17:39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5-4-30 17:52 编辑

有群友说:30多年来,美国鱼一直没有适应中国的细菌在体内产生不了免疫应答,一条不具免疫力的鱼,要养下去,只能是抗生素相伴了,抗生素,就好比白粉,让鱼有暂时的欢迎,到最后,肝肾俱损,突变的天气,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经过这么多年,这条鱼的种质已经严重退化,优良性状没有了。
多年的养殖户,会用抗生素原粉。

与江苏大丰这边的鲫鱼鳃出血死亡一样,都是成倍数增长,死亡率达到百分之百。光大丰这边一年要损失至少达3000万斤。也是原粉惹的祸。

和眉山那年的钩鲶死亡差不多一样,最后取样说是水源病菌污染,有可能是那种情况
也是原粉惹的祸












作者: wx_ZoSNO3LN    时间: 2015-4-30 20:19
这批无鳞鱼苗死亡事件还是要从用药不当寻找原因,甲醛会造成无鳞鱼死亡,醛类药品都有可能造成无鳞鱼死亡。泓宝科技邹国忠
作者: 8fish    时间: 2015-5-1 00:09
现在养殖户直接用原粉的情况这么严重吗?
作者: 由美小姐    时间: 2015-5-1 22:39
4月的死鱼事件尤其多。
作者: 张金石    时间: 2015-5-2 04:31
我认为要调节水质,用解毒剂,内地可以用生石灰消毒。
作者: 御城雪    时间: 2015-5-2 09:05
天门海大跟踪仙桃鮰鱼死亡事件

  天门海大技术服务部高级工程师 王兵兵


  1.事件背景:

  仙桃鮰鱼苗发病事,先后在长江商报、新浪网、腾讯网、水产前沿等媒体上得到了广泛传播,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省水产局、市水产局、各大科研院所和高校教授,相继来到胡场头号村进行现场考察和分析。其实从事水产养殖的人都知道,任何养殖品种养殖随着时间长、养殖密度增加、水质逐步恶化等都会引起死亡量上升。仙桃胡场头号村养殖鮰鱼历史已经超过了十年,养殖户也经历了这些年的起起伏伏,相对而言都是比较有经验的。这次鮰鱼死亡不仅仅是苗种,其实还包括成鱼,发病时间起于4月18日左右,随后发病范围开始扩逐步大,其中有几个养殖户发病很严重(死亡超过80%)。由于鮰鱼价格今年特别好,涨至17-20元/斤,往年鮰鱼价格只有4-5元/斤,所以这次死鱼显得损失非常大,养殖户的心态也显得特别着急。当地很多鱼药店早期针对鮰鱼发病使用了很多方案,但是都没有明显的效果,所以一些死鱼严重的养殖户求助媒体,希望能探寻鮰鱼发病的真相。

  2.海大专家团队探究事件真相:



  4月19日,海大胡场区技术服务员程佳发现胡场开始发生鮰鱼疾病,当时养户都以为和往年一样,随便搞一搞药就可以解决。4月23日海大经销商刘茂军向公司领导反映此事,天门海大饲料有限公司领导团队非常重视,急速组织天门海大技术服务部专家团队,开展了对胡场鮰鱼发病问题的调研,其中原文中提到的王姓研究员就是天门海大饲料有限公司的王兵兵工程师。通过对十几口发病池塘的水质、底质、寄生虫、发病鱼解剖、发病前的养殖操作进行全面检测;对未发病的鱼进行打网,解剖、寄生虫检查;同时走访相邻镇通海口鮰鱼的养殖情况,进行对比。调研结果如下:

  水质:绝大多数鮰鱼苗种池塘水质指标较正常,部分池塘的氨氮较高,部分池塘水质浑浊;成鮰鱼池塘水质偏瘦,部分池塘亚硝酸盐指标较高。

  寄生虫:我们将几口池塘发病的鮰鱼以及正常的鮰鱼带回胡场海大服务站进行检测,车轮虫、指环虫等均很少,寄生虫导致的发病原因可以排除。

  病鱼解剖:我们对十几口池塘的病鱼进行解剖,发现什么症状都有:体表、口腔充血,肛门红肿,腹水,肠炎,套肠等;近期动网、温度低放苗的养殖户,鮰鱼甚至出现柱形病,所以从发病症状看,头号村鮰鱼的死鱼病因不仅仅就是某一方面导致的发病。

水产前沿网

  图1:发病鱼的主要症状


  发病前的养殖操作:通过对发病前养殖操作的询问,以及与相邻镇鮰鱼养殖户操作(池塘未发病)进行对比发现,头号村养户4月份选择的杀虫、消毒药物成分对水质破坏及鱼的刺激较大,这种刺激很可能是诱发疾病的主要应激源;

  发病时间:绝大多是养户从4月18日开始发病,即阴雨天转晴之后开始发病,这和一般的鱼病发病规律相同,这与转晴后,温度突然升高,雨天泛底的病原菌大量繁殖有关;

  3.发病原因分析:

  通过分析比较,胡场头号村鮰鱼发病诱因其实很多,发病鱼病症也呈现多种多样,为什么会形成这样大面积的死亡,我们分析主要原因还是头号村鮰鱼养殖时间长,养殖区域密集以及养殖密度的逐年增加,再加上共用水渠,清明节大雨之后,很多养殖户都对池塘进行补水操作,所以才会出现这么大面积的感染发病。

  为了能尽快的挽救剩下的鮰鱼,我们咨询了集团技术专家和行业里面鮰鱼养殖高手的建议,提出以“稳”为核心的技术方案:“稳定水质+细菌性内服治疗”(注:由于鮰鱼病毒性案例出现案例很少)的方案,并在海大经销商刘茂军的积极配合之下,以养户戴师傅、朱师傅、刘茂军等人自己池塘进行方案验证,负责胡场技术服务人员程佳进行为期7天的方案全程跟踪,目前方案取得非常良好的效果;

  4.方案跟踪结果:

  海大技术服务人员程佳对执行“稳水+细菌性内服治疗”的方案户进行了为期1周的详细跟踪,并进行详细的记录,跟踪结果见表1。

  从方案的效果来看,天门海大技术服务团队针对调研结果提出的“稳水+细菌性内服治疗方案”取得了非常好的治疗效果,接下来海大技术人员将对方案进行分析、总结,并在经销商刘茂军的支持下进行全范围的推广,以期待能再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养殖户的损失。

  至此,近期网上流传的仙桃胡场鮰鱼苗种大量死亡问题经过海大服务专家团队、经销商刘茂军以及养殖户一周的共同努力,基本上划上了一个句号。但是养殖的风险远远还没结束,我们会持续关注胡场头号村池塘的后续变化。养殖是高风险的行业,高度依赖技术,只要做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找到病因,科学用药”,一定是有办法控制养殖风险的。


作者: 南海渔医    时间: 2015-5-2 11:03
为了解病情,我曾认识一个在当地专门收购病死鱼的鱼中,他一句轻描淡写的话让我尤为深刻:养鱼不死鱼,就没人养鱼了。

作者: 8fish    时间: 2015-5-3 00:12
南海渔医 发表于 2015-5-2 11:03
为了解病情,我曾认识一个在当地专门收购病死鱼的鱼中,他一句轻描淡写的话让我尤为深刻:养鱼不死鱼,就没 ...

没看懂,嘛意思?
作者: 1989晨    时间: 2015-5-5 13:59
由美小姐 发表于 2015-5-1 22:39
4月的死鱼事件尤其多。

这句话说到点子上了
作者: 1989晨    时间: 2015-5-5 14:01
南海渔医 发表于 2015-5-2 11:03
为了解病情,我曾认识一个在当地专门收购病死鱼的鱼中,他一句轻描淡写的话让我尤为深刻:养鱼不死鱼,就没 ...

不错!除了专家不死鱼,因为专家不养鱼
作者: 群林生物    时间: 2015-5-5 15:49
在我看来,死鱼事件都是养殖户的之前不重视而导致鱼死的主要因素
作者: lsg2012198    时间: 2015-7-1 10:48
8fish 发表于 2015-5-3 00:12
没看懂,嘛意思?

不死鱼就都去养鱼了,那还来利润~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