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春季低温季节两种常见细菌性鱼病的防治方法 [打印本页]

作者: 米来-小米    时间: 2015-5-3 09:09
标题: 春季低温季节两种常见细菌性鱼病的防治方法
2~3月份气温开始回升,但仍不稳定,昼夜温差较大,除了低温引起的冻害之外,鱼类主要病害是真菌和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因此,养殖者应根据季节发病规律,结合本地生产实际,积极做好鱼病的防治工作。下面介绍两种细菌常见病的防治:

一、烂鳃病:

病原体为柱状屈挠杆菌,一般由鱼体与病原菌直接接触而引起。病鱼体色发黑,鳃盖内表面皮肤充血发炎,中间部分常糜烂成一圆形透明的小窗。鳃丝肿胀,粘液增多,末端缺损。

防治方法:

1、在操作时要轻快小心,避免鱼体受伤;

2、苗种放养时要用药物浸泡消毒;

3、发病后及时采用二溴海因0.3克/立方米或强克101(超碘季胺盐)0.25克/立方米全池泼洒。

二、赤皮病:

病原菌为荧光假单胞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当鱼体因捕捞、运输、放养等人工操作或机械损伤、冻伤或被寄生虫寄生而受伤时被病菌侵入引起发病。病鱼表现为体表出血发炎、鳞片脱落。鳍的基部充血,鳍条充血或糜烂呈扫帚状。

防治方法基本与烂鳃病一致,主要做好预防,尽量避免鱼体受伤。


                                                                                                                                                  本文来自中国水产养殖网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