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养殖偏门水产品利润高但是卖不出去怎么办? [打印本页]

作者: 十二少    时间: 2010-12-30 10:42
标题: 养殖偏门水产品利润高但是卖不出去怎么办?
昨天遇到一个养殖户对我说,年初的时候拿了一些胜斑鱼的鱼苗回来养,胜斑鱼是番禺农科所将淡水黑鲷和宝石鲈杂交出来的品种,集中了两者的优点,口感也不错,由于这个品种刚弄出来,养得人很少,价格定在了40多元/斤,这个养殖户算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但是没想到现在养大了送到市场或者酒店却卖不出去,市场上根本没有人知道这个鱼?
其实不管是胜斑鱼,记得前几年笋壳鱼也是这样,刚开始量少价格高的离谱,后来又一落千丈,真是养得好不如卖得好,偏门的养殖品种竞争小但是风险同样也大。
究竟该怎么把握养殖偏门的竞争和风险,大家有什么看法?
作者: goodfish    时间: 2010-12-30 11:3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goodfish    时间: 2010-12-30 11:3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kook    时间: 2010-12-31 11:43
嗯,这个胜斑鱼和笋壳鱼的情况还不一样。据了解,笋壳鱼养殖是在东南亚的笋壳鱼进口到中国,在国内有了市场之后,才在国内养殖起来的。这和上述的胜斑鱼这个杂交出来的品种明显不同。而且,笋壳鱼的养殖成本一直都是比较高的,养殖笋壳鱼这些人都是有实力的老板,他们参与市场的能力还是比较强的,不像罗非鱼之类的,完全受控于市场。
另新品种,如这两年在石斑鱼上的尝试,什么青斑和龙趸、和老虎斑等等的杂交,这些鱼目前还很少推出市场,但是按照目前的情况,只要其品质不是太差,应该市场也不会存在问题,因为,他们杂交后同样属于石斑鱼中的一种,仅仅是作为石斑鱼大类中的一个新品种,而石斑鱼的品种本身就很多,销售渠道也都已经成熟。
而这个胜斑鱼,这么一杂交,好像不归于黑鲷,也不归于宝石鲈了,找不到组织了。而看LZ所说的定价40元/斤,貌似又都比黑鲷、宝石鲈都贵了不少!这就更增加了难度。
个人觉得,比较靠谱的销售就是看他到底是长得像黑鲷或者是宝石鲈,然后起个让人以为是黑鲷或者是宝石鲈的亲戚的名字,比如XX鲷、XX鲈,然后以这些品种的渠道销售出去,如果品种真的大大优于以上的品种,得到消费者的追捧,价格再慢慢提上了!
作者: 中国水产养殖网    时间: 2011-1-7 17:02
这个可以参考高考的时候大家关于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的讨论
作者: thinkpad    时间: 2011-1-12 15:18
据统计,中国在养殖的水产品品种超过100种,而老美只有个叉尾,挪威人主要养三文鱼,日本人养海水鱼多点,当然还有鳗鱼。
曾经有些讨论,认为中国的水产品种太多,做不精,建议选几个品种将之做大。
问题的关键是:市场有没有这个需求?是不是不需要这么多品种?
我的态度是,我很欣赏中国现在这种现状!
作者: 水调歌头    时间: 2011-1-12 21:38
我觉得国人对水产品的需求是有特色的,中国南北两地不同,品味也不一样!如果北方只做大海参和扇贝的市场,南方只做大对虾和罗非市场,我想那是多么的单调啊!
现在这样百鱼齐游,其实挺好的!
作者: 疯子    时间: 2011-1-12 22:50
有个别养殖户,之所以,养殖冷门品种,大多数单方面听信苗场的话。甚至有个别苗场口头承诺,回收商品鱼,但养殖出来后,却置之不理。
偏门品种,大多数是有资源的客户,就算是大罗非鱼,也并不是一般养殖户卖得出去,只有有资源的客户才可以去做。所以,偏门品种,有资源的客户,可以玩一把。
作者: amilyli    时间: 2011-1-13 10:24
前段时间,有个养殖朋友也是特别的苦恼,之前向种苗场买了一批鱼苗,当时种苗场承诺卖鱼时协助他们卖鱼,找渠道。当时也没有签定协议,只是口头约定此事。可到最后,卖鱼时,鱼农去找种苗场帮忙,可种苗场的负责人却不认帐。因为养殖品种也是冷门,在当地很难收鱼,找了好多人都不愿意收,因为养殖成本比较高,卖出很亏,不卖更亏。大家说说怎么办?怎么处理此事?
作者: 养虾人    时间: 2011-1-13 11:16
任何行业都应该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有大胆创新者,否则这个行业就死了.但可以小试,不要吃大亏.
作者: 鱼之乐    时间: 2011-1-15 16:09
既然是偏门,那么养之前一定要找好门路,再偏也不怕。
作者: 十二少    时间: 2011-1-16 19:54
怎么办?凉拌呗
作者: jerryyeung    时间: 2011-1-23 12:10
回复 3# goodfish


    就是,新的东西很少人接受。
作者: 无法无田    时间: 2011-1-25 10:38
想办法一定要卖出去,这个是指导思想。可以送给酒店,可以搞个推广会,多尝试一下
作者: 蔓延    时间: 2011-1-25 21:45
近期跟一个水产方面的专家探讨这方面的问题,他觉得品种好是基础,如果市场不好,应该把营销做大,做好宣传,如果有市场,但是品种不行,就应该加大研发
作者: 金鱼和木鱼    时间: 2011-1-31 23:52
暴利与风险是并存的!养的时候还是考虑一下如何卖出去!其实一个新品种推广出去需要一个过程,市场需要慢慢培育,急不来的!
作者: amilyli    时间: 2011-2-17 10:10
我觉得,还是尽量在选择当地养殖的品种特色养殖较好,这样减少风险啊!如果一定要养的话,还是事先调查清楚,找到中间商相关饲料厂和鱼药厂等落实好再养比较好,配套服务得跟上。
作者: 泷川    时间: 2011-2-17 16:21
政府、企业、科研单位、养殖户信息交流要顺畅,要以市场为导向,做好产品定位,盲目开发,没有基础只会自取灭亡,单方面的努力很难做到市场和养殖的双赢,特别是一些不为大众所熟知的品种,不同种类在不同地域熟知度也不一样,比如黄颡鱼在我家那里销售就不好~
作者: 养虾人    时间: 2011-2-17 23:26
现在的水产养殖就像赌博,要遵循愿赌服输,见好就收原则.
作者: ruthshao    时间: 2011-2-25 09:33
围观,学习哈
作者: ruthshao    时间: 2011-2-25 09:40
记得央视《生财有道》节目中一对夫妻选择放养形式养猪,并且该品种猪的价格也偏高,出肉后价格定在了40元/斤,可想而知,大家不能接受,于是夫妻决定免费推广到附近餐馆,从而吸引了顾客,大家纷纷慕名而来
作者: 电鳗    时间: 2011-3-2 19:44
所以养殖户要想想怎么走出一条新的养殖模式来,比如养殖销售一起抓模式,因为现在很多养殖户养的产品都是通过经销商收购个,这里的弊端相信大家都清楚,当然说容易,做起来难。。
作者: 水中鱼    时间: 2011-3-9 14:34
本帖最后由 thinkpad 于 2011-3-17 15:43 编辑

最近有消息称,湖北的养殖业也出现了类似情况。既然内销部好,可以适当考虑外销。
做新品种,养殖和销售风险都很大,宣传成本也很高,一般人最好不要尝试。手头比较有空余的,可以先做好市场调研,看看大家是否能接受再考虑规模养殖

作者: 箭在弦上    时间: 2011-7-27 11:00
不但要学会养鱼,更要学会营销。只有鱼的品质好,偏门不怕,怕是不懂得去营销
作者: 浪漫小子    时间: 2011-8-1 15:03
偏门的,走直销路
作者: 8fish    时间: 2011-8-1 17:43
在大城市群周边,问题应该不大。但如果不靠近市场,就别折腾了,除非销路有保障!
作者: 生态鱼    时间: 2011-8-16 21:15
像我们水产养殖管理者或是养殖户就应该一只眼睛看池塘,另一只眼睛看市场。卖好的前提是养好,但是养好了不一定能卖好哦……,可能这就是一个养殖模式的规划了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