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水产养殖业怎样才能升级,别笑,很无聊的时候就想了 [打印本页]

作者: diandian    时间: 2015-7-1 00:05
标题: 水产养殖业怎样才能升级,别笑,很无聊的时候就想了
最近在想一个问题,水产养殖业怎样才能升级,别笑,很无聊的时候就想了,还是有点体会,说出来大家看看。

大家都知道,国内的水产养殖基本是散户。散户有什么问题呢?一是资金、技术等方面相对欠缺,抗风险能力较弱;二是以养殖作为副业或是主业,但基本上视短期利益为主,一旦不好养了,就容易转养甚至跳出行业,对行业缺乏认同感,也极容易做一些伤害行业长久发展的事情;三是导致了养殖的多样化,分散了行业资源的投放和使用,没办法让行业资源得到更大价值的利用和体现;等等。

有没什么方式可以筛掉一批没有能力适应但又被企业推上前的散户?这批人退出市场后,养殖产量可能会有些下滑,鱼价提升后会让一些资金实力强的人看到商机,就会加大投入或是跨界进入。现在有些人认为在鱼价低迷的时候,不应该去推高产模式,我反倒觉得高产模式也有必要去推,因为需要资金和技术来支撑。如果水产养殖能走到靠养殖户的自有资金和技术来支撑时,那行业会进步很多。而且,高产模式下,单位鱼的成本是下滑的,在竞争中会更占优势一些。

但是,散户如果减少了,对养殖的下游企业比如饲料企业等是不利的,会因为养殖的整合而死掉一大批饲料企业,所以对于中小企业来讲,还是多样化的养殖市场对自身更有利一些,而不是一个相对集中的养殖行业,因此中小企业可能会成为一股阻力。

作者: 胡路怡    时间: 2015-7-1 10:47
美国农业现状或许是中国农业转型的榜样。从业人数减少,总产量短期内下降,单位产量与质量上升,企业做大强甚至做到垄断。但是,以散户为主的农业模式是不会改变的,一部分散户推出行业后,剩余的散户更加专业化,散户模式最终转变为家庭农场式经营。
但中国土地所有制决定了农业转型将是漫长与痛苦的过程。土地所有权归国家,散户只能在一定期限内租用,所以散户一定考虑到短期内利益最大化。不是自己的土地谁愿意大笔投入?如果土地完全私有化可继承,情况将出现根本性反转,养殖户将以更可持续的方式来从事生产。
这种背景下,若水产养殖业还要顺利转型,需要经历几道门槛,这当然取决于政府。
第一,在专业领域内,政府不应该再发行补贴,因为许多企业以套取政府补贴的方式被动经营,长远上看,这种企业生存方式是有害的。
第二,政府不应该主动去做第三方机构应该做的事,比如标准与认证的制定,因为只要政府插手,很快就会形成对终端消费群体无益的垄断。
第三,政府应加大打击非正规渠道进口中国的水产品,比如加大越南印度走私虾的打击力度。
第四,政府应该为国内水产养殖企业在国际博弈中争取更多优惠,比如双反问题。
作者: diandian    时间: 2015-7-2 11:10
胡路怡 发表于 2015-7-1 10:47
美国农业现状或许是中国农业转型的榜样。从业人数减少,总产量短期内下降,单位产量与质量上升,企业做大强 ...

水产养殖板块对政策的影响能力太弱了,现在国家在对外的问题上会比较重视,比如海洋捕捞、蓝色经济等话题上,这些是关系到国与国之间的竞争,甚至包括主权之争。相比之下,水产养殖只能算是家务事,说到家务事,大农业板块也主要是关注种植、畜禽,这些才是涉及民生的大块头。
作者: 胡路怡    时间: 2015-7-2 17:30
diandian 发表于 2015-7-2 11:10
水产养殖板块对政策的影响能力太弱了,现在国家在对外的问题上会比较重视,比如海洋捕捞、蓝色经济等话题 ...

习近平主席肯定是高瞻远瞩的,提出海上丝绸之路,以惠及邻国的方式开展合作,水产养殖业相比之下是最容易合作的项目。
国内趋于饱和的情况下,中国的水产业完全可以向海外转移,只要中国的水产业能够为邻国带来繁荣与发展,影响力则可以上升到政策层面。

作者: 自由鱼    时间: 2015-7-3 09:05
不好搞啊,现在难度很大
作者: poemabc    时间: 2015-10-23 10:4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