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讨论】众说纷纭对虾“气泡病”,虾友们你又怎么看? [打印本页]
作者: 水产前沿孙旭东 时间: 2015-7-1 16:58
标题: 【讨论】众说纷纭对虾“气泡病”,虾友们你又怎么看?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5-7-2 12:10 编辑
今日一早,小编所在的微信群炸开了锅!
“气泡病?那是啥,没听过。”
“气泡病扯淡的吧!”
“气泡病吧,绝对存在,但是别拿一个症状就去命名一个病,这样大病小病容易搞得人心惶惶啊!”
“气泡病这个东西应该属于渗透障碍问题,还是属于细菌病吧!”
我们且不说这个“气泡病”倒是存不存在,是什么,或者是不是仅仅是一个已经存在病症的一个症状之类。我们来看一下最先提提出“气泡病”的利洋水产,他们是怎么解释的呢?
作者: 水产前沿孙旭东 时间: 2015-7-1 16:59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5-7-1 17:09 编辑
唐绍林,现任广州利洋水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高级工程师,1988年本科毕业于大连水产学院,2004年研究生毕业于解放军军需大学,现负责公司技术服务、技术培训等工作。
唐绍林说:“对虾体内产生气泡主要是由于水体中氧气或(和)氮气过饱和,水体中过饱和气体通过对虾鳃丝上皮进入体内,从而在体内血管或组织间形成肉眼可见的气泡或微小的肉眼不可见的气泡;或者当压力(水体压力、大气压)突然下降、水温突然升高时,使原来溶解在血液或组织液中的气体变成游离状态,形成气泡。气泡对组织造成机械损伤,就发生了气泡病。气泡病是对虾养殖中的常见病、多发病。”
遇到这种状况,目前还是应该以预防为主。气泡病是目前对虾养殖,特别是养殖前期的一个重要问题,常常防不胜防。
建议根据池塘情况保持深水位,维持水体稳定,防止倒藻后小型藻类重新发生。养殖前期或清水放苗,以菌控藻,避免早期水体中单一种类的小型藻类大量繁殖;或者用藻类和浮游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都很丰富的“老水”放苗。养殖中后期保持水体足够肥度,保持水体稳定性。晴天午后或雨后晴天及时多开增氧机曝气,针对这种情况,唐绍林建议说。
作者: 水产前沿孙旭东 时间: 2015-7-1 16:59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5-7-1 17:17 编辑
案例1:福建东山3月份案例
福建东山陈老板的一口温棚高位池,池塘面积1亩,平均水深1.3m,750W和1500W水车式增氧机各一台, 1100W罗茨鼓风机底管增氧机一台。2015年3月16日放10万尾一代虾苗。
4月2日至4日,高温曝晴,4日下午水温达到32℃;
4月5日早晨发现在料台上有6尾死虾,简易测试盒检测水质,pH 8.0、亚硝酸盐0、氨氮0。溶氧仪显示水温29.4℃、溶解氧6.73mg/L、饱和度106.8%、盐度33‰。
现场情况:水面浮有大量虾壳,有大量虾游塘,体色微红,空肠空胃,肝胰脏萎缩,多为刚蜕壳的软壳虾,全长1.5cm至4.5cm不等。随后带病虾回药店做常规检查和肝胰脏弧菌分离。
镜检发现大部分虾须里有气柱,部分气柱可能已被机体吸收,肝胰脏均分离出大量弧菌。当天全池泼撒“速解安”一包(1kg,有效成分为表面活性剂),之后泼二溴海因(500g,含量10%)一包。
4月6日,病虾死亡数量明显减少,但料台中的虾全部空肠空胃、肝胰脏萎缩,建议排塘。
图为溶氧仪读数
图示虾须内的气柱
图为无气柱、发红的虾须
料台中的虾空肠空胃、肝胰脏萎缩,建议排塘
作者: 水产前沿孙旭东 时间: 2015-7-1 17:00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5-7-1 17:21 编辑
案例2:江苏赣榆4月份案例
江苏赣榆县宋庄镇东郑村一大棚虾苗标粗塘,面积0.7亩,水深0.8m,一台0.75kw充气泵底管增氧,水体盐度16,比育苗场盐度低2度。4月份放仔虾220万尾。
4月27号多云转阴,下午1时,气温19℃,水温23℃,简易测试盒测定pH值8.2,氨氮、亚硝酸盐未检出,进水后使用大包肥料(带有化肥气味)肥水。
4月28日上午放苗,下午1时,气温19.5℃,水温23.5℃,pH值8.4,氨氮、亚硝酸盐未检出;
4月29日晴天,气温升高很快,导致棚温、水温大幅升高,下午1时,棚内温度29.5℃,测水温28.5℃度,pH值9.2,氨氮、亚硝酸盐未检出。
当天下午1点半,喂料时发现很多苗在水面缓慢游动,不下沉。水体透明度低,约10cm,以小型绿藻及硅藻为主,水面有气泡不散,底管增氧气量很小。镜检上浮仔虾,体内有大量气泡。
处理方法:采取揭开大棚塑料膜通风,换部分井水,并泼“速解安”(表面活性剂)、“激活”(植物多糖)后,上浮的虾苗逐渐减少,由于虾苗太小,具体死亡数量不清,标粗17天后卖苗。
图示发病虾塘
发病塘水肥、透明度低,水粘,气泡不散
图为患病虾仔,可见体内气泡明显
作者: 水产前沿孙旭东 时间: 2015-7-1 17:01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5-7-1 17:24 编辑
案例3:广西西场5月份案例
广西西场一南美白对虾池塘,面积5亩,水深55cm。放苗40多天。
5月22、23日连续降温、阴雨,北风。
5月24 日,上午小雨,微北风,中午渐转微南风,天气晴朗,气温明显回升,14:00以后对虾出现游塘。
检查游塘虾不空胃,多为侧游,鳃部明显发白,大量蜕壳,打转、游动极为缓慢,2、3个小时内发生大量死亡(约上百条),刚死的虾身体发白,不沉底,漂在池边,伴有鳃肿。显微镜检查发现靠近鳃部的头胸甲内侧、步足和游泳足关节处、尾扇等处的组织间均有大量气泡(气泡形状多为长柱形)。16:00测定池水pH值9.4,氨氮和亚硝酸盐未检出。水色清爽,以小型硅藻、绿藻为主,也有少量鞭毛藻类。
当天该地区的很多池塘也出现了相同的气泡病急性死亡情况。对虾气泡病以前认为只在幼体及稚虾中发生,实际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均有发生,是常见病、多发病。急性死亡一般发生在连续阴雨天后突然大晴天,水浅、藻类单一、以小型藻类为主的池塘更易发生。急性死亡的典型症状是严重全身白体、白鳃、肿鳃,均为气泡堵塞血管和进入组织造成的。而较轻微的气泡病以尾部发白为主。
图为刚死亡的对虾,鳃部发白,身体也发白
图示鳃丝处大量气泡
图为对虾头胸甲内侧靠近鳃丝处皮下大量气泡
图为游泳足关节处的大量气泡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5-7-1 17:27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5-7-1 17:29 编辑
听过唐绍林的解释,以及分享的3个案例,觉得在水体存在气压差、盐度不均、有机溶质过多时虾体内部会出现气泡这个现象是存在的,但是能不能叫做“气泡病”还是有待商榷。(PS:案例1由利洋水产药店西埔店林珊珊、张强提供;案例2由利洋水产药店赣榆店房志江提供;案例3由利洋水产药店西场店黄石成提供,特此致谢!)
现在微信讨论的声音小编看了一下大致集中在这几派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5-7-1 17:27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5-7-1 17:30 编辑
1.坚持不存在所谓“气泡病”,纯属一派胡言
持这种观点的人,主要觉得所谓“气泡病”可能只是细菌感染病的一种表现,单单考虑水体虾体的氧分压不均就得出虾会得气泡病这种结论,不可取,有些断章取义。
2.还是存在“气泡病”的,而且一些案例中用了相应的药物治疗,病情明显得到好转
持这种观点的人,觉得是水中的可溶性有机物大量溶解在水中,会令水中其他微溶性气体的溶解度降低,在升温降低盐度的条件下就会导致内外环境的微溶性气体析出,形成细密气泡。这些气泡在虾体内合成大气泡从而会阻塞组织,导致肌肉坏死,甚至死亡。
3.存在这种现象,但是这只是一种症状,真正的起因另有病原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现象是存在的,但是病因值得进一步深究,更不要一句定论气泡病,然后就马上说用什么药可以治好,然后弄一堆药去清塘,最后治不好又告诉虾农说,这种病和EMS一样也是不可逆的,那就得不偿失了。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5-7-1 17:28
小编不持什么观点,但是很希望各位虾友各抒己见,要是真弄出个什么名堂,那利好的可是我们广大虾友朋友啊!
作者: 刘广建 时间: 2015-7-1 20:50
这是哪个微信群里的啊,小编带我飞可好
作者: 刘广建 时间: 2015-7-1 20:50
我去,咋显示我名字了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5-7-1 23:16
刘广建 发表于 2015-7-1 20:50 
我去,咋显示我名字了
你微信就是你的名字吧?
作者: 水产前沿孙旭东 时间: 2015-7-2 09:47
刘广建 发表于 2015-7-1 20:50 
这是哪个微信群里的啊,小编带我飞可好
虾 群啊,一样的头像
作者: 南海渔医 时间: 2015-7-2 10:14
本帖最后由 南海渔医 于 2015-7-2 10:16 编辑
气泡病肯定有,但是不是有利洋说的那么普遍,还值得去研究,很多时候鳃丝中都可以看到气泡,但鱼很健康,我推测是否可以导致“病”是一个气体饱和程度问题,少量的气泡鱼体可以慢慢吸收。像闭鳔类的鱼类,鳔中气体调节就是靠血液中析出的,说明血液有很大气体缓冲能力。在病害检测中不要一镜检看到鳃上有气泡,就说是气泡病,就我经验,如果海水鱼上真是气泡病,鱼会表现出“抽筋”症状。
作者: 为写日记而注册 时间: 2015-7-2 13:00
南海渔医,您好! 鳔中气体是什么成分?二氧化碳?氧气?抑或是氮气?
作者: 水产前沿孙旭东 时间: 2015-7-2 14:01
南海渔医 发表于 2015-7-2 10:14 
气泡病肯定有,但是不是有利洋说的那么普遍,还值得去研究,很多时候鳃丝中都可以看到气泡,但鱼很健康,我 ...
想您这样解释应该比较合适
作者: QQ_EDFBE0 时间: 2015-7-2 22:49
同意
作者: 上帝的爱 时间: 2015-7-6 13:13
刘广建 发表于 2015-7-1 20:50 
这是哪个微信群里的啊,小编带我飞可好
你飞啊,呵呵
作者: 上帝的爱 时间: 2015-7-6 13:19
南海渔医 发表于 2015-7-2 10:14 
气泡病肯定有,但是不是有利洋说的那么普遍,还值得去研究,很多时候鳃丝中都可以看到气泡,但鱼很健康,我 ...
中肯,如果对虾普遍是气泡病其发病规律和现象都会一样,对虾的调节渗透压能力比鱼类小多了,会呈现集中快速爆发,
作者: 上帝的爱 时间: 2015-7-6 13:28
气泡病?怎么会在全国各地统一发生呢?其发病的临界点是多少?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5-7-1 17:17 编辑
案例1:福建东山3月份案例
福建东山陈老板的一口温棚高位池,池塘面积1亩,平均水深1.3m,750W和1500W水车式增氧机各一台, 1100W罗茨鼓风机底管增氧机一台。2015年3月16日放10万尾一代虾苗。
4月2日至4日,高温曝晴,4日下午水温达到32℃;
4月5日早晨发现在料台上有6尾死虾,简易测试盒检测水质,pH 8.0、亚硝酸盐0、氨氮0。溶氧仪显示水温29.4℃、溶解氧6.73mg/L、饱和度106.8%、盐度33‰。
现场情况:水面浮有大量虾壳,有大量虾游塘,体色微红,空肠空胃,肝胰脏萎缩,多为刚蜕壳的软壳虾,全长1.5cm至4.5cm不等。随后带病虾回药店做常规检查和肝胰脏弧菌分离。
镜检发现大部分虾须里有气柱,部分气柱可能已被机体吸收,肝胰脏均分离出大量弧菌。当天全池泼撒“速解安”一包(1kg,有效成分为表面活性剂),之后泼二溴海因(500g,含量10%)一包。
气泡病不会有上述的表现吧?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