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虾工虾聊 | “藻类那些事”——有害藻类的处理 [打印本页]
作者: 渔愉鱼水产专家 时间: 2015-7-15 20:30
标题: 虾工虾聊 | “藻类那些事”——有害藻类的处理
虾工虾聊 | “藻类那些事”——有害藻类的处理 2015-07-15 虾工 [url=]渔愉鱼[/url] 渔愉鱼 渔愉鱼 [img][/img] 微信号 yuyuyuhappyfish
功能介绍 渔愉鱼免费为您发布水产买卖、池塘租赁信息; 水产专家在线,随时为您服务; 渔药、渔具、机械、培训、技术服务、水产行情,啥都有!
藻类那点事已经讲了好几十期了,但虾工回头看看看,还没有认认真真讲过热门的“蓝藻”,之所以说蓝藻热门,是因为养虾的人现在都比较关心“蓝藻”、“藻毒素”等问题。
蓝藻是一个大的门类,有大约两千多种,并非所有的蓝藻都是有害藻,比如人类的保健佳品“螺旋藻”就属于蓝藻。我们在养殖生产上所说的“蓝藻”其实成了一个特指的“符号”,特指池塘常见的有害蓝藻:微囊藻、颤藻、鱼腥藻、束丝藻、鞘丝藻、节球藻等。
在养殖生产上,往往很多“概念”、“称呼”都约定成俗地成了特定指向的“符号”,

对于这些“特指”,如果您不知道所约定成俗的名词背后的意思,对名词的字面意思较真的话,套用一句流行语:~“认真的话,你就输了......”
比如之前虾聊所说的“弧菌”,弧菌顾名思义是弧形的细菌,对应的直的就叫杆菌。我们平时比较熟知的一个名词“芽孢杆菌”,养殖户习大多惯性地对“杆菌”有好感,相对的对“弯”的弧形的“弧菌”就没有好感。

其实“弧菌”、“杆菌”都是一个大的属和科。虾工这样解释,可能很多人就能理解:并非所有的弧菌都是有害菌(当然也并非所有的“杆菌”就是好的菌)。在养殖生产上所谈的“弧菌”就是特指这些对养殖动物产生致病性的常见弧菌:鳗弧菌、溶藻弧菌、哈维氏弧菌、副溶血弧菌、创伤弧菌等。
有害蓝藻、裸藻、甲藻等处理。~处理前,先要对具体池塘水体的藻类进行基本的判断分析,是那种藻类?处于什么阶段:(有害藻刚开始繁殖?少量劣势存在?对数生长期?优势种群、爆发期、高峰期?衰老期?),有什么样的危害

:(只是藻类过旺晚上耗氧大?细胞壁厚造成养殖动物摄食后难消化?藻类死亡腐败污染底部?藻类含藻毒素、肝毒素、神经毒素可能会毒害养殖动物?),虾工认为:有效评估池塘目前现有藻类的状况、影响,池塘水源条件、杀藻的利弊与必要性,远远比去追求所谓的“调水”、“控藻”甚至“杀藻”等等技巧要重要得多

.....
可能很多看过虾聊的人会觉得虾工对于“杀藻”太过于谨慎。其实本人并不排斥“杀藻”,自己也并非没有进行过“杀藻”的操作。但需要强调的是:“杀藻”毕竟是有风险的操作。作为养殖户也好,技术顾问也罢,我觉得一定要对风险要有起码的前置意识和敬畏之心

。
不能因为自己曾经操作过或有曾经成功的操作经验就奉为至宝,在各种不同池塘条件、不同的水体、虾体状况下一律祭出“杀藻”的大招……
水产人需要树立一个正确的操作基本思路:涉及到风险较大的操作,谨慎是必须的,在安全的基础上去最求效果,而不能总是抱着冒险的心态去博一把……
目前对有害藻类的处理,方法思路看起来很多,其实归纳起来就两条思路比较靠谱:1、藻类过旺过浓的,包括很多所谓的“蓝藻”,其实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水体里面的营养结构来影响、改变藻类结构。
比如珠三角地区常说的“大青水”(很多第一次听到这个词的会以为是“大清水”,误以为是水比较清的,常常有人因为没有了解这类“特指”名词而闹笑话)

,其实这种水就是指藻类结构比较单一,水色呈青草状的“青绿色”“老绿色”,藻类结构单一的池塘就会容易形成单一藻过浓过旺,“肥”而不“活”,

而且单一藻相会造成池塘里面某些元素被单一的藻类大量吸收而缺失,但是某些元素甚至有害物因为不适合单一的藻类吸收降解而大量累积。单一藻类的水体通常在高峰期时由于结构单一,缺少平衡,易发生繁殖过旺、易老化甚至倒藻现象

……
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如果我们能够理解和灵活应用,通过构建水体里面营养结构新的平衡(可适当换水、微量元素、添加氨基酸、有机酸、肥水膏、光合菌、碳源(糖),甚至腐植酸钠等),来改变池塘里面的藻类结构,构建新的藻类平衡,基本上可以解决目前大部分的所谓“蓝藻”等有害藻问题!!!

(因为目前就虾工所见得很多所谓的“蓝藻”问题往往并非危害性到达了需要冒险去“杀”的地步)
在实际生产上往往我们会发现,为什么养殖中后期大部分人都会担心水太肥了,却有些“高手”还要往池塘里面投磷肥、钾肥、微量元素、碳源甚至氨基酸肥等来“肥水”?而且最“不可思议”的是放了这些“肥”,水色却没有变得更浓,甚至水体的透明度会更大,甚至水体显得更嫩爽更鲜活?

其实所投放的看起来是肥效性的东东,但实际上已经不是在单纯的“肥水”,而是无形中符合了前面讲的:“通过构建水体里面营养结构新的平衡来构建新的藻类平衡。”


当然,如果您能确认水体的“有害藻”藻的确是、危害比较大的或含有肝毒素、神经毒素的“蓝藻”“裸藻”、“甲藻”等,而且已经形成或将要形成主导优势种群,虾工认为采用第2条思路“杀藻”还是有必要的,关于“杀藻”敬请期待接下来的虾聊。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