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暖水鱼现上海海域 或与海洋暖流增强有关 [打印本页]

作者: 蔓延    时间: 2011-1-5 23:12
标题: 暖水鱼现上海海域 或与海洋暖流增强有关
本帖最后由 蔓延 于 2011-1-5 23:24 编辑

  原本应该生活在我国海南、福建、台湾一带的暖水性鱼类,却在这个冬天被发现出没于上海海域。
  记者昨日从东海水产研究所获悉,最近,渔业研究人员在金山区城市沙滩水域首次采集到海鲢、勒氏笛鲷和断斑石鲈三种暖水性鱼类,这三种暖水性鱼类以前从未在沪被发现过。
  本市水产专家分析,暖水性鱼类“造访”本市水域,可能与海洋暖流增强等因素有关
  “刚捕到时,我们都不认识这些长相奇特的鱼。”该研究所陈亚瞿教授介绍说,前不久他与同事在金山区城市沙滩水域进行水体调查时捕捞到三种共8条“怪鱼”,回到研究所一查资料才得知,这三种鱼是生活在东海南部和南海水域的暖水性鱼类。现有的文献记录显示,这三种暖水性鱼类以前从未在沪被发现过。三种暖水鱼在金山水域被发现时已经死亡,根据陈亚瞿的判断,这些鱼应该是在不久前因水体温度降低而被冻死的。目前,这些鱼已经被制成标本,保存于东海水产研究所环境研究室内。
  从外观上来看,这三种鱼与平时我们熟悉的鱼长相有明显的不同。身体细长、像一把银色宝剑的叫作海鲢,原生活在海南海口、福建厦门集美等地区。嘴巴较大、并拥有褐红色椭圆形身体的则是勒氏笛鲷,在我国分布于海南莺歌海、广西北海等地。还有一种身上长有黑色横斑条的鱼被称为断斑石鲈,应出现在海南新村、三亚、台湾高雄一带。 这些理应生活在南方的鱼为什么会一路北上,出现在上海海域呢?
  据东海水产研究所渔业环境实验室负责人王云龙分析,这可能与海洋暖流增强等因素有关。据介绍,今年台湾暖流势头强劲,前锋已经到达长江口附近,同时,冬季也正好是长江的枯水期,长江径流量减少,这些暖水性鱼类很可能顺着海水的流动方向抵达上海。据他分析,前不久搁浅在浦东机场附近的小抹香鲸也有可能是因为这些综合因素而出现在上海的。(来源:中国渔网)

  由此可见,我们的环境正在逐步地变化中,对于我们生存的家园,这些因素到底是有利还是不利,对渔业资源又会有哪些影响,是不是环境一变化,我们的水产业就会更加艰难呢?
  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今年对虾养殖成功率那么低,罗非鱼的链球菌问题还是没有解决,以后的水产不能再靠天吃饭了,我们应该把水产和我们的生存好好结合起来,不然有一天我们真的只能“望洋兴叹”了。
作者: kook    时间: 2011-1-5 23:42
我们应该把水产和我们的生存好好结合起来,不然有一天我们真的只能“望洋兴叹”了。
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可是,任重道远。。。需要政府力量的参与。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