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海参气泡病解读 [打印本页]

作者: 诗晗desirepath    时间: 2015-8-6 11:03
标题: 海参气泡病解读
1.什么是气泡病?
    气:氧气、氮气、硫化氢、甲烷二氧化碳等等,无论是物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还是空气中溶入的气体。
    泡:是指气体进入到海参体内后存在的状态(如图所示)。
2.那气体是如何进入到海参体内的呢?
    气体的扩散性。
3.那影响气体扩散的因素有哪些呢?
    ⑴气压的变化。
    ⑵水温的变化。
    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⑷扩散的面积和距离。
4.具体到养殖过程中什么情况下易发生气泡病?
    ⑴天气变化前后,尤其是气压变化较大时(留意气压表数值的变化即可),例如:南方地区的“白雾雨”,早上下雨,中午出太阳。再就是阴雨天后突然出太阳。
    ⑵某种气体的分压过高时,例如:藻类过多,溶解氧超饱和时,氧分压高,易得气泡病。
    ⑶同等前提下,水温高时易得气泡病。例如:放苗时选择在上午或者傍晚,避开中午,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气泡病的发生。
    ⑷某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大,越不容易饱和,引起气泡病的可能性就越小,养殖过程中引起气泡病的主要气体就是氧气和氮气。
    ⑸相对而言,池塘水体表层比池底更易发生气泡病,例如:浮游动物多的池塘,虾在摄食的过程中,停留在水的中上层,易得气泡病。
    ⑹相对而言,水浅的池塘比水深的池塘更易发生气泡病。例如:广西的部分地区,养殖水深在80公分左右和高位池超两米的水深相比更易发生气泡病。
5.气泡病的发病有什么特点?
⑴急性气泡病:
    ①直接导致死亡。一般伴随天气或水质指标(如ph过高、溶解氧高)的变化,死亡周期很短,天气稳定后,或者指标降到正常范围以内后,死亡现象消失。
    ②有比较明显的发病特征,如白鳃、白尾(如图所示)。
⑵慢性气泡病:
    ①气泡粘附于附肢或体表(如图所示),慢慢渗透进入,而后由于各种原因,气泡消失,造成损伤,直观感觉即黑斑,溃疡斑。(如图所示)。
    ②气体渗入到鳃部,气柱造成鳃的局部栓塞,导致循环不畅,鳃由于失去营养来源,逐步坏死,直观感觉为黄鳃,进而继发细菌感染,慢慢变为黑鳃。
    ③气体进入血液循环系统,随血液循环全身流动,不一定在哪个部位形成栓塞,影响该部位的正常生理功能,但是不一定有很明显的特征,但是会导致机体功能下降,免疫力降低,为细菌和病毒的继发感染埋下伏笔。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