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蟹塘氮循环 [打印本页]

作者: 诗晗desirepath    时间: 2015-8-6 11:16
标题: 蟹塘氮循环
水产前沿网
1.池塘中氮的主要来源分三个方面:
⑴投喂的饲料中含有氮源。
⑵肥水的肥料。
⑶空气中的氮气溶入。
因而,为减少氮循环引起的理化指标不合格,就要从源头入手:
⑴提高饲料的转化利用率,减少浪费。
⑵选择肥料时,不同的养殖阶段,用法用量注意区分,不能超出氮循环的代谢能力。
⑶气体氮的溶入,考虑活菌的作用。举例说明:光合细菌有很强的固氮功能,但在不同的养殖阶段,使用时要考虑氮循环的代谢能力,以免造成氮含量过高,引起理化指标波动。
2.氮循环的过程中活菌的作用必不可少。
⑴硝化细菌:
①参与从氨态转化到亚硝酸态和硝酸态的转化过程。
②活性受pH值得影响(9.5<pH<6.0)
③硝化作用过程对水体溶解氧、碱度有较大影响,因而使用硝化细菌的过程中,注意补充氧气、碳源、和碱度。
⑵反硝化细菌(脱氮菌)
①条件性厌氧菌。
②溶解氧低于0.15—0.5mg/L脱氮作用才顺利进行。
3.由上图可知的几个关键点:
⑴亚硝酸态→硝酸态,这个过程消耗氧气,因而池塘降解亚硝酸盐超标时,需要增加池塘的溶解氧。
⑵利用反硝化作用降解池塘的亚硝酸盐,可操作性差,意义不大。
⑶池塘中降解亚硝酸盐时,氨氮的含量先降低。
⑷氨氮的毒性主要是抑制水生动物生长。由于在它总是由pH高的一边向pH低的一边渗透,因而水体pH越高,渗入虾体内的可能性就越大,危害也就越大。
⑸亚硝酸盐的毒性主要是与虾血液中的血蓝蛋白结合,造成运输氧的能力下降,机体生理性缺氧。它也受pH的影响,pH越低,毒性越高。
4.综述:
池塘中处理氨氮、亚硝酸盐数值超标时,先分析氮循环的哪个环节出了问题,然后再有针对性的处理有问题的环节,同时在降低指标的同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方式,因为环境的变化就会引起虾的应激反应,无论是由好变差,还是由差变好,应激反应的产生与变化的方向无关,只与变化的幅度有关,即变化幅度越大,应激反应越明显。而氨氮、亚硝酸盐指标超标绝非一天积累而成,因此在降解的过程中,切勿操之过急,反而欲速则不达。建议流程:增氧→抗应激→解毒→降指标→防反复。
5.氨氮的升高和降低对养殖有什么影响:
氨氮的高低决定了水体营养供给的水平。维持良好水质要注意水体营养的供给,藻类丰富的塘有氨氮(0~0.4mg/L)说明藻类营养充足,藻类易繁殖、易稳定,溶解氧基础高,没有氨氮的池塘,藻类易因营养供给不足而老化,天气变化时容易出现倒藻。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