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欢迎围观《2015年上半年南美白对虾养殖总结研讨群英会》 [打印本页]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5-8-15 15:25
标题: 欢迎围观《2015年上半年南美白对虾养殖总结研讨群英会》
本帖最后由 水宝宝 于 2015-8-15 15:27 编辑
2015年南美白对虾养殖处于有史以来最煎熬的一年,不考虑价格影响因素,养殖当中的排塘率居高不下,成活率不高、养殖周期长、养不大、不均匀等问题层出不穷。引起及造成这种状况的起因是什么?种苗?种质?气候?水质?饲料营养?还是养殖技术与管理……众说纷纭,见仁见智。
为找寻问题本质,帮助业界理清往后养殖的思路及方向,《水产前沿》杂志、中国水产频道联手海南海壹水产种苗有限公司诚邀华南南美白对虾一线养殖精英,汇聚一堂,于8月26日于海南海口举行2015年上半年南美白对虾养殖总结研讨群英会,针对2015年上半年对虾养殖状况分析原因,总结经验与对策。
主办单位:中国水产频道 《水产前沿》杂志
承办单位:海南海壹水产种苗有限公司
时间:2015年8月25-26日
地点:海南·海口·金色阳光温泉度假酒店
形式:精英论坛
规模:80人
会议日程:
嘉宾简介
会议地址:
金色阳光温泉度假酒店(海口市滨海大道278号)
会议联系人:
罗小姐 13302259962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5-8-15 16:57
很好的活动,赞一个!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5-8-18 22:52
楼主,报名费多少啊?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5-8-26 07:50
各位早上好,今天的交流会马上就要开始了,很多熟悉的老朋友,等会一起来认认!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5-8-26 08:51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5-8-26 09:01
本帖最后由 水宝宝 于 2015-8-26 09:03 编辑
到位嘉宾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5-8-26 09:03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5-8-26 09:10
本帖最后由 水宝宝 于 2015-8-26 09:42 编辑
报告题目:《2015年南美白对虾主要养殖病害分析与对策》
报告人:杜国平
杜老师:
今年病害特别厉害,很多是系统内环境恶化。
对策:
1、增强种苗质量——用活的质量。
硬件条件:看足够的水处理能力及足够大量的藻类够虾苗吃。
2、底的部分。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5-8-26 09:14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5-8-26 09:20
杜老师:
完全清藻也不行,要维持一定的量。不管多少,要有活的藻类。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5-8-26 09:23
杜老师:
蓝藻为什么大量出现?蓝藻有空泡,容易漂浮到水面,尽管水里没有氮,但它也能利用空气中的氮气。为何长蓝藻,1、营养失调;2、没有早开,多开增氧机。杀蓝藻?——局部,表面来杀。
硅藻:很漂亮,但透明度高。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5-8-26 09:29
增氧机——改名搅水机。要合理适度的使用。使用增氧机有很多误区。要早开机,把底下的脏东西搅起来。
两个结论:
1、为了光合作用充分尽量,降低水位,透明度加大。
2、大换水,多换水。
高温期、低温期水要加深,要适宜来做。
高温期日照强烈遮光,但勿过度。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5-8-26 09:32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5-8-26 09:37
漂亮的水支持,如果是细菌支持的,在缺氧的时候,就不是好水了。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5-8-26 09:40
很重要!机器没有好坏,关键是会不会用!
微孔增氧缺点:有很强的沉积能力,如果没有其他氧机配合,容易沉积。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5-8-26 09:51
底泥:缺氧一定变黑,H2s, 臭鸡蛋的味道。
没有能力把脏东西排掉,那就不要让他们沉积太久。可以强氯精把他们排掉。
生物絮团养殖:搅动能力,增氧能力需要关注。
微生物制剂使用:严防缺氧!如果增氧能力不行的话,慎重使用!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5-8-26 09:55
消毒剂:氧化型的消毒剂能实现氧化,抑制,消毒的作用。
要真正的聚维酮碘,很多会加聚氨盐~第二是要选用氧化型的,消毒剂维持半个小时左右就没有了,不要用影响长久的消毒剂。
二氧化氯这些少量多次使用。
消毒尽量傍晚来消毒。对藻类没有影响。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5-8-26 09:57
水如果有粘性:就会爆菌。
用细菌去干掉,如乳酸菌等。用氧化型的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5-8-26 09:59
长不大不吃料的问题,水体消毒,用正宗的消毒剂来处理。
另外一种纤毛虫的长不大可以加大蒜。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5-8-26 10:00
和之前手法差不多,先消毒之后,再用微生物调节。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5-8-26 10:04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5-8-26 10:06
养好一塘虾,感觉很难,但很多又容易,为什么?条件与密度是匹配的。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创造不了就养别的。第二是选好虾苗。但苗场的规格,模样就在那里,可以进行水处理,活藻,那会更有保障。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5-8-26 10:08
今日的帅哥主持人于明朝博士
杜老师从菌、藻、增氧机的使用,给大家很多好的建议。
作者: 阿忠兽药 时间: 2015-8-26 10:31
好分享!多受益。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5-8-26 10:34
本帖最后由 水宝宝 于 2015-8-26 10:52 编辑
报告题目:2015年南美白对虾种苗种质分享
报告人:王昌翰
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坏在哪里?
1、做苗的质量最差的一年,行业也是最差的一年。
2、产业多以盈利出发。
3、很多人浮在表面,急于求成,赌的心态比较大。很多人一投就是几千万,很多人还没有了解清楚就开始上马。很多人赚到钱了,就马上投入大量金钱进入。产业是,社会也是,比如股票。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5-8-26 10:40
好在哪里?
1、行业已面临转折,
2、技术与专业化的结果,认同和家合资越来越正向体现。
全国跑完的结果:好的就是好的,好饲料和好种苗就能养好。
3、互联网+:信息流通快,产业透明。好的很快知道,坏的也很快知道。产业越来越公平。
事事皆因果!
有的养殖户,比如四哥,十多年都成功,不仅仅是凭运气。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5-8-26 10:48
珠三角与海南对比:
1、珠三角以土苗为主。以前福建,湛江的土苗和二代苗。它们是历年一代苗的价格最低的地方。
2、海南:坐而论道的人比较多。海南的大佬们该改变。中国最优质的种苗在海南。海南岛的一代苗的价格居价格倒数第二,但最好的种苗未必放到海南。对种苗的认识不到位,投入再多,也未必有收获。
3、湛江:以徐闻为主的育苗场,以露天池为主。首先我们是否具备做好苗的条件?海南规范的一部分,不规范的一部分。
育苗的条件,种质资源的条件,人才管理的条件。从因到果,可以预判。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5-8-26 10:51
本帖最后由 水宝宝 于 2015-8-26 11:07 编辑
sis 哭了!
全国各地走,问,是不是sis的亲虾导致虾苗长不大。
今年70%sis,30%cp.
隔离器,cp正在速度比sis快。
生产期,两者差不多。
sis虾苗在辽宁营口73天22头。速度可以了。各位不要断章取义,不仅是虾苗的关系,还是多方影响。
为什么我们家的苗可以长得大?印尼等很多国家用sis都可以?
养不大与sis关系不大。
今年是历史以来做苗最难得一年。
长不大与育苗环节有多大关系?
有的虾苗场,抗生素都有十多种。前阶段苗很难做的时候,湛江的个别虾苗场从福建拉小苗来标苗,按一代虾苗来卖。
我们认为大部分原因是育苗场的原因。种虾场缺乏担当,用药,细菌感染,长不大,主要是育苗环节。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5-8-26 11:01
本帖最后由 水宝宝 于 2015-8-26 11:06 编辑
对种苗的认识,不是在靠讲!而是行动!
专业化是根本。实现专业化,同事还具备专业人才与管理。上设备并不是太大的问题,我们甚至可以花钱买最好的设备。
种苗难得是老板要专业,种虾团队,检测团队,育苗团队的专业。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5-8-26 11:21
报告题目:2015年南美白对虾成功养殖分享
报告人:罗本茂
养虾15年,有甜酸苦辣,那种无奈也是很心酸。
养虾是4个字:稳、准、防、管。
没有不可以养虾的塘,关键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寻找合适的模式与管理水平。
稳是关键,做到稳,
准:
活:很多厂家一天到晚找你,心都软了就完了。
养虾先养水:进水后,用漂白粉,三氯彻底消毒。然后肥水。肥水要有讲究,肥水容易倒藻,无法长期稳定。
肥水办法:
米皮,粉料,花生敷加酵母15天,再放到水里,就比较稳定。
早上放苗,下午要喂料。如果早上放苗,不喂料,第二天水会清。
料:使用开口料,19500元/吨,喂10天,再喂转口料(定制料),12700元/吨,18天。之后喂2号料,9000元/吨。一分钱一分货。
饲料、种苗选对了,那就是选药了。
我现在在50天之前很少用药,主要用聚维酮碘消毒。5%含量聚维酮碘与30%的二溴海因对比,聚维酮碘2小时就可以杀死,二溴海因三天才可以。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5-8-26 11:24
虾得了很严重的病可以救回来!关键是用药用对,另外你要知道它得了什么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今年100多口塘,没有发病不可能,但发现一点点问题,萌芽的时候,就开始处理。2-3天就开始解决了。
整个过程用抗生素,虾也不会养成功,也养不大。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5-8-26 11:30
本帖最后由 水宝宝 于 2015-8-26 11:39 编辑
管理:
选对管理人员,要求严格。一定按要求做,早上事情不能拖到晚上,今天的事情不要拖到晚上。
用药最大的问题是有一个良性循环。不能想着今天用明天就好。
芽孢杆菌比较难死,菌多,藻长不起来。
四哥讲了他今年的一个处理失误之处。用药一定讲究度讲究量,方法要对。
灵活:以前找苗很累。一直都睡在苗场。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5-8-26 11:49
提问:14年的亩产量?
3000斤。十多年前4200斤,现在没有,想到不敢想。
提问:培菌怎么处理?
邱工:读化学,搞污水处理多年。但每个地方不一样,每个海域的有机质含量都不一样。区别很大。我们在很多人的基础上,确定了一些基础。
在台山,北陡:蛋白量0.005%;
米皮10斤,
粉料:5斤,
花生麸:45-50之间。
红糖,酵母菌200g\,乳酸菌200毫升。发酵10-20天,肥水可以稳定20天。
提问:30-50天水变红怎么弄?
可能有甲藻,首先要去看看是不是有甲藻。如果处理甲藻,放花生麸。稳定的办法:排水20公分,然后抽旁边的绿藻的水。
所有甲藻的时候,黄鳃,黑鳃就来了,如果有了就比较难处理。
重要理念是保肝护肝,白便是肠道问题,空肠空胃是细菌病毒感染,发现这些问题怎么办?虾减料,排水、彻底消毒,用4-5ppm,第二天用保肝护肝中药加大剂量使用。但很多中药里面有抗生素,因此一定要看清楚。一次不行泼两次。肝脏和肠道一起,两者都户互相影响。
作者: wx_kV4QrMe0 时间: 2015-8-26 11:53
南京盾仕生物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5-8-26 11:59
白便治好后,虾不增料?
用这种方法用了之后,会增料。不增料有可能是有抗生素。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5-8-26 13:57
本帖最后由 水宝宝 于 2015-8-26 14:21 编辑
下午的闭门座谈会即将开始。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5-8-26 14:23
看看都有哪些高手!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5-8-26 14:24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5-8-26 14:25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5-8-26 14:29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5-8-26 14:29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5-8-26 15:28
首先谈到的是虾长不大的问题:
孙永浩:种苗、环境、营养方面的问题。
罗裕翔(乐东的养殖户):养不大,原因可能与水质方面的问题,20多格的水pH偏低。
于明超:他们两位都认为首先是水质的问题。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5-8-26 15:28
湛江的吴皆兴(虾王,亩产上万斤):第一造虾比较成功与管理,虾苗,气候比较好。经验就没有太多的,太年轻。虾长不大,湛江也有很多这种现象,很多苗场荧光弧菌很多。不可否认,种苗苗场出现这种问题。第二为何有人养得不好养得好,这和转肝期、倒藻有关。去年冬天的温度不低,今年的高温,有害的细菌资深,大量繁殖。今年苗难做,虾难养。以及日常管理比较重要。
倒藻:我也倒藻,经常用碘或过硫酸钾来处理。前期培水,不要太浓。藻相菌相平衡。水是否漂亮,只能检测,有可能是假象。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5-8-26 15:28
林明云(陵水):05年到13年,虾比较好养,都能盈利。以前从放苗开始就讨论能赚多少,但现在说会亏多少。陵水发现一个问题:虾不会长,长不大。种苗对我们特别重要。
以前都能养出来,难道是捡回来的?种苗出现问题,不是我们能解决的问题。很多人都会说不能用sis的苗,现在的苗紧张,一方面是苗不好搞,另一方面全国需求量大。第一,考验苗场做出保值保量的苗。第二是养殖理念要提升,从自身上找原因。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5-8-26 15:29
郑光发:从SIS做种苗,2005年,今年是第11年的念头。真正能让大家接受,2007年、2008年,但这两年我们听到我们的虾长的慢,我们从虾苗到种虾需要8个月的时间,我们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发现这个问题。但第二年大家都这么说,这个环节长不大,到目前为止,只是大陆比较明显,供应种虾的区域,是印尼,印度,泰国等8个国家。我们在印尼的数据占50%的市场,印度90%的市场。这两个国家针对不同的情况。希望听多点意见。针对中国的情况做改进,我们会做出更好的虾。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5-8-26 15:29
冯永坚:放海壹,68天42头,产量是5500,其他的是3000多90天,操作是一样操作,
陈:一造放5000万,放很多苗场的,超过50天以后,虾都长不大。4-50天虾料一降,料就上不去了。以前一天大20-30天,现在一天大1条。现在肯大的是海壹,正大。你们处理水的时候还要改变一下。海壹有2个月不行,3月份,5月份不行。让我讲,亲虾,养殖户,苗场都有问题。我们养这么多年,经验丰富。今年第一造亏了200万。我们的虾时间长了,环境差了。如果海壹搞不出来,肯定是亲虾的问题。2006年的虾,虾养不出来,正大进来,虾大很快。
没有海壹的苗,我不放。与种苗有关系,但和环境也有很大关系。97年的时候建议老板走品牌苗。当时国内苗场从当地养殖户拿大虾做亲虾。那是我们从台湾进的亲虾要70块。我们当时从母虾到培苗,养殖户拿到手里,区别很大。我们那大部分是土塘,受环境制约很大,河道,生活废水,养鱼养虾等,我们水抽到池里面,很快富营养化,蓝藻很快起来。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5-8-26 15:30
本帖最后由 水宝宝 于 2015-8-26 15:35 编辑
邱永广:p5以后是我做的,一年2-3亿苗,最大问题,说白了,是苗出问题,是做苗出问题。5月份在台山汶村开会,注意5大问题,一个苗,料,饲料,管理,心态。从我们那拿苗的,没有出现虾长不大问题,土塘放2万左右。
海壹的小苗,每一批次都有不同表现。来这两个人的苗来做,投苗下去,投料下去,不怎么吃料,生长不正常。我的观点,是细菌感染。但不是很严重的感染,影响肝胰腺。发现苗一定要到p13-15才能达到放塘的条件。不要放太早的苗。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感觉营养过剩?好苗好不好?形成脂肪肝?动物蛋白用量大,用量多。p10以下用植物蛋白。
正大:p12的时候,正大400g料,sis300g.同样的天数,sis2800,cp2300.放苗下去,最主要是吃料,饱食基本上不变。检查虾,70天,cp35条,sis同一批,42-40头。
46天,50万苗,40斤料。
发病:sis容易发病,cp抵抗能力要强。10个塘,80天之前没有出现任何问题。以后发病严重。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5-8-26 15:30
冯廷玉:自然的老化,养殖区的退化,……,最早是66天26条,亩放15万,为什么现在是选育的种苗,人工选育和自然界的亲虾,选育的家族,导致自然而言的亲虾退化,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5-8-26 15:45
杜国平: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脱离,种质,环境,管理等。虾长不大不是现在都有,但现在越来越严重,大家提到各个方面都有道理。苗是有问题,很难做,这一点不能说是种源的问题,是种苗场的处理,环境等的问题。强大水处理能力的。种虾公司选育强度是有问题的。如果这个差距的体现,就是宏观的感觉。亲虾培育系统,是池塘培育方式,也有循环水的系统,但这种养殖方式是否能适应不同养殖模式?适应不同盐度,区域等。育苗最重要是生物安全以及营养。我们养殖过程是最大因素,如果环境不好,长不大,长得慢是小事,死都是可能的。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5-8-26 16:38
卢才钊:
饲料原因:是不是饲料原因虾不长?为什么养得好的养殖户都用精养料?养得好的用什么苗我们就用什么苗?低密度养殖比较轻松一点。
5月份放苗:90天的也不大。一个月的时候,水引得的。虾不上料。种,今年苗场销量是最多的,农户要不到苗,海南要苗还要不到,大陆需求很大。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5-8-26 16:39
徐安敏:
吴卫强今年虾养得不错,密度控制在3-4万,另外鱼虾组合也没有问题。今年最难养得时候他最顺利。1万苗可以抓400斤虾不奇怪。大部分的塘,通过我们的管理可以做到,不太建议通过硬件差异化的来做。养虾最基本的就是投料和水。可能我们该投的时候没有投,水里的营养条件达不到,会起蓝藻。四哥的基本工作是做得很好。东海岛里面放8万苗不知道怎么养,但20万苗我才知道怎么样。
生产规划:因地制宜的事情。干不干净,排污好不好。回归养殖场好不好,符合几个点:基本水电是通的,够用的。每个塘都有每个塘的特点。这几年大家都消耗在无谓的差异化的改造上。
大部分的苗能够正常的,一定能把生长优势表现出来,从经营角度来看的,大家要多考虑。从放苗密度上,可以看到你对你虾塘有多少理解。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5-8-26 16:39
张天梅:
分享外行人的心得。首先王总说很多人对虾都不了解就投入了一个亿,事实是这样的,现在回想,不会那么做了。从心态来上,不要有赌博的心态,不要想一造虾就赚大钱,把困难将下来。规划不等于技术,技术不等于落实,我们要更加点点滴滴的做到位,战战兢兢的做到。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5-8-26 16:55
林文辉:
在座都是高手,独门暗器不太一样。水的属性,决定水的属性的是,氮,镁、钾、钠、hco3,co3,so4,cl.
ph多少有以上离子决定,钙镁决定硬度,hco3决定碱度,钙加碳酸决定水的缓冲能力,他们会沉淀,钙的浓度,碱度,这两个因子,决定水很多中药的东西,高钙池塘碱度低……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5-8-26 17:16
四哥:
药物使用,营养相关,
种源差别:说不过去,到抓虾的时候,正大苗比sis高产30%。种源问题。
做苗手法:
虾长大不大,好的苗没有好的养殖环境,管理,饲料也养不好,是浪费资源。但是不好苗,也不是一定养不出来。不好的苗80-90%的不成功。
管理:很严格。管人选人很重要,特别是管理人,要信任,善于沟通。每年都亏本,每年都不成功,但他还认为他是自己世界第一的。所有大场,几百亩几千亩的,自己不懂,很难看到能成功的,饲料要回扣,药物要回扣等。用药管理很严格,工人来去自由,一定要按照我们的要求。我们的工人,4菜一汤,都不吃剩菜。工人增氧机都不会装,不能养好虾。每个环节都要做好,不能有任何疏忽。
严格,你想的是他的力,他想的是你的力。这里有个矛盾,留住人才靠的钱!先决条件,赚钱是硬道理,但不要靠赌博的心里。请有敬业精神,德才兼备的人来做。这样养虾才有成功的希望。
作者: 少数派 时间: 2015-8-28 09:47
大佬们很严肃,一个个面无笑意。
作者: 少数派 时间: 2015-8-28 09:48
其实,谈得不错的。
作者: jiang1122blue 时间: 2015-8-28 21:15
不错 免费的吗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