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我为江苏如东南美白对虾养殖困局建言献策 [打印本页]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5-9-30 14:31
标题: 我为江苏如东南美白对虾养殖困局建言献策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5-10-8 10:02 编辑

我为江苏如东南美白对虾养殖困局建言献策
--EC18生态循环对虾养殖模式(一)

文/图 湛江市科海科技有限公司


一、背景

据南通市如东县对虾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县南美白对虾的养殖面积达到11.8万余亩,其中大棚养殖面积5.5万余亩,露天外塘养殖面积6.3万余亩,年产南美白对虾8万余吨。而如今如东县南美白对虾协会统计显示:全县南美白对虾外塘养殖形势严峻,出现大面积的亏损,亏损程度已达85%以上。

我们对如东对虾养殖进行了实地调研,针对如东面临的对虾养殖困境,研究破解策略,提出应用生态循环对虾养殖模式,解决如东南美白对虾养殖困局,该模式已在启东吕四港镇成功应用,已取得很好的养殖效益,将在如东县进行全面推广。

二、如何改造如东小棚对虾养殖模式

江苏如东是我国土塘小棚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发源地,由于养殖成功率比普通土塘高,近几年规模在当地迅速扩大,全国越来越多的地区也纷纷效仿。该模式最初是由大棚土池培育豆蟹苗发展演变而来,利用大棚培育豆蟹的闲置时间3月份到11月份进行对虾养殖,目前的模式基本还是延续豆蟹培育的大棚条件建造,进行对虾养殖时出现很多弊端,通过对设施改造或管理方法改进,可以进一步提高产量、提高成功率、增加经济效益,对这个模式会有很大的提升。

我们建议将对虾养殖池分成环流养殖区、蛋白分离区、生物水处理区、臭氧消毒区和储水区等五个区域。实现跑道循环、集中管理、集中喂料、生物水处理、提高成活率、缩短生长周期、节能环保,从而提高产量的同时降低成本,收到显著的经济效益。针对如东小棚我们采取以下技术对养殖池进行改造,实现循环高产养殖,如下图所示。经改造后养殖产量能提高到亩产2000~4000斤,一年养2造,在增加加温设备后,实现一年养3造。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如东小棚对虾养殖池

水产前沿网
3+1养殖池改造图

1、3+1养殖池改造

如东小棚池面积0.5-0.8亩,水深0.5-0.8米,水浅带来水体不稳定,抗应激能力差,对虾容易得早期气泡病。加大水深,水深增加到1.2米左右,水质更稳定,抗应激能力更强,对气候等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小,减少早期气泡病。使用纳米管进行底部增氧,提高养殖成功率的同时增加放养密度,提高产量。

进行3+1养殖池改造,就是3口池养殖,1口池水处理和储水,养殖池占比75%。每个池在中间过桥下做一道隔墙,隔墙用0.2-0.3米厚的塑料土工膜,支架用直径50毫米的PVC管,直管之间间隔2米,管长度1.7米,管打入土里0.2米,这样每个0.8亩池隔墙成本大约800元左右,形成一个环形跑道,跑道宽度4-5米。有条件的话,最好将土塘改成水泥池,铺水泥厚度6公分,成本每平方米40元左右。

2、水体内循环+外循环

如东地区近几年小棚养虾快速发展,地下水资源也越来越显匮乏,已经满足不了养殖需要。养殖过程中换水和养殖结束后排出的水由于盐度高,造成土壤碱化严重。由于当地地下水金属离子含量高,直接使用时会在对虾头部和附肢形成沉淀,对虾“白头白嘴”问题严重 。地下水氨氮严重超标,中后期直接进入池塘增氧后转化成亚硝酸盐,使亚硝酸盐居高不下。基于以上原因,小棚养虾必须配套蓄水池、氧化池。

3+1养殖池具有水体内循环+外循环功能,每个池由于在中间增加了一道隔墙,形成跑道结构,水在跑道里均匀流动,内部循环,这样有四大好处,一是流水不污,水体流动,上下无温差,水下溶氧一致;二是流动的水带动底部存积物流动到排污口堆积;三是水体流动,带动空气中氧气进入水中,溶氧高,起到节能的作用,四是流动的水符合南美白对虾的生活习性。三个养殖池由通水沟联通,处理池的抽水泵将储水区的水抽到三号池,三号池内循环→二号池内循环→一号池内循环→处理池处理→抽水泵抽到三号池内循环,形成大的外部循环。实现了池内水循环,池外循环水处理,集环流和循环养殖于一体,这种设计可以做到少换水甚至不换水,节约水源,适合如东目前养殖水资源日益紧张之难题。

3、修建排污设施,减少水体和底部有机物积累

养殖中后期代谢产物积累,制约养殖对虾的生长,是限制产量的重要因素。如果像高位养虾池塘把对虾每天产生的粪便等排出池塘,脱离池塘的氮循环,减少水体氮积累,对缓解中后期亚硝酸盐高、缺氧、泡沫多、黑斑黑鳃等有显著的效果。

小棚土池塘可以通过设置排污口,达到排污目的。排污口设置在养殖池一端,两端更好,排污口做成“锅底型”,排污管可以用直径110-200毫米的PVC管,水在推流式增氧机的推动下,在跑道里均匀流动,排泄物和食物残渣会堆积在排污口,每天排污一到两次,底部污物和底层污水可以彻底排出塘外,减少有机质积累。

4、3+1池塘说明

(1)养殖区

3个池,每个池跑道环形,跑道宽4米,跑道总长100米,水深1.2米,每个池投苗数量20万,养殖亩产量3000斤,每个养殖池安装推流增氧机(KS-YB-1.1)3台,增氧机总功率3kW。

(2)蛋白分离区

水产排泄物和食物残渣等有机物需要用蛋白分离机分离出来,分离物做肥料使用。蛋白分离区为方形池,面积2米×2米,深度2米,安装蛋白分离机(KS-DM1.5)一台,水处理量50m3/h,每日能处理1200立方米水,蛋白分离效果50%以上,用电量1.5kW。

(3)臭氧消毒区

蓝绿藻类、虫卵、病毒体、孢子类等需要用臭氧长时间杀灭。臭氧消毒池面积25平方米左右,水深1.2米左右,布置1台高浓度臭氧型曝气机(KS-BS1.5-18)进行杀菌、曝气,臭氧量:18g/h,功率:1.5kW,水处理量50m3/h,每日能处理1200立方米水。臭氧在水中保留时间为25分钟左右,无需曝气设备。

(4)生物水处理区

生物水处理区面积200平方米左右,水深1.2m左右,布置20台漂浮式生物反应器(KS-BM1A),污水处理量100m3/h,每日能处理2400立方米水,去除氨氮和亚硝酸盐,改善水质。

(5)储水区

面积200平方米左右,水深1.2m左右,经生物处理、臭氧消毒后的水储存在储水区,由抽水泵抽到3号池形成大循环。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5-9-30 15:37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5-9-30 17:07 编辑

我为江苏如东南美白对虾养殖困局建言献策
--EC18生态循环对虾养殖模式(二)

  今天,我们来谈谈针对如东露天对虾养殖土塘的改造,推荐的是EC18养殖模式
  
  什么是EC18养殖模式
  
  EC18是一项生态循环对虾养殖技术,是一个全新的合作共赢养殖模式。通过三种合作方式,即合作独享、合作共赢、合作分享,一套养殖工艺和配方,七大设备投入,八项技术支持,确保对虾养殖成功。 EC18的核心是水质调控+病害防治,方式是低成本的养殖塘改造+高科技的设备投入,EC18是将昂贵的工厂化养殖实现“平民化”的一项技术。
  
  EC18核心技术分析
  
  如东露天对虾养殖面积达6.3万余亩,2015年亏损程度达到85%以上。如此悲惨的如东土塘养虾圈,可以说是中国对虾养殖业多年掠夺式发展模式下的缩影,如东的逐渐失利,意味着掠夺式发展思维下又一新地在沦陷。对虾养殖涉及生物、生态、环境、病理、饵料等多种学科和技术,今年如东外塘的整体表现,可以说是养殖户管理水平低下所要承受的后果,相当多的养殖户对对虾养殖技术一知半解,整体养殖群体的技术水平满足不了如今对虾养殖所面临的问题。
  
  EC18技术比较适合3~5亩土塘、铺膜塘、水泥塘,将对虾养殖池分成环流养殖区、蛋白分离区、生物水处理区、臭氧消毒区和储水区等五个区域。实现跑道循环、集中管理、集中喂料、生物水处理、提高成活率、缩短生长周期、节能环保,从而提高产量的同时降低成本,收到显著的经济效益。针对如东土塘我们采取以下技术对养殖池进行改造,实现循环高产养殖,如下图所示。经改造后养殖产量能提高到亩产1500~3000斤,一年养2造。
  
水产前沿网
  土塘改造各区分布图
  
水产前沿网
  改造后的土塘三维示意图
  
  1、环流养殖池改造
  
  适合EC18的土塘面积在3~5亩,水深在1.2米左右,进行土塘改造,就是按要求分隔各个区,养殖池占比70%,每个池在中间做一道隔墙,隔墙用0.2~0.3mm厚的塑料土工膜,支架用50PVC管,直管之间间隔2米,管长度1.7m,管打入土里0.2m,这样每5亩池隔墙成本大约2000元左右,形成一个环形跑道,跑道宽度10~15米。有条件的话,最好将土塘改成水泥池,铺水泥厚度6公分,成本每平方米40元左右,或者铺0.3mm厚土工膜,成本每平方米4元左右。
   水产前沿网

  2、水体环流+循环养殖
  
  水在环形跑道均匀环形流动,这样有四大好处,一是流水不污,水体流动,上下无温差,水下溶氧一致;二是流动的水带动底部存积物流动到排污口堆积;三是水体流动,带动空气中氧气进入水中,溶氧高,起到节能的作用,四是流动的水符合南美白对虾的生活习性。五个区串行联通,抽水泵将处理过的储水区的水抽到养殖区,养殖区环流→蛋白分离区→生物水处理区→臭氧消毒区→储水区→抽水泵抽到养殖区环流,形成循环养殖系统。实现了养殖池水环流,循环水处理,集环流和循环养殖于一体,这种设计可以做到少换水甚至不换水,节约水源,养殖废水经循环处理排放满足环保要求。
  
  3、修建排污设施,减少水体和底部有机物积累
  
  养殖中后期代谢产物积累,制约养殖对虾的生长,是限制产量的重要因素。如果像高位养虾池塘把对虾每天产生的粪便等排出池塘,脱离池塘的氮循环,减少水体氮积累,对缓解中后期亚硝酸盐高、缺氧、泡沫多、黑斑黑鳃等有显著的效果。
  
  土池塘可以通过设置排污口,达到排污目的。排污口设置在养殖池四角四个排污口,排污口做成长方锅底型,尺寸大约在5mX1m,排污管可以用直径110~200的PVC管。水在推流式增氧机的推动下,水在跑道里均匀流动,排泄物和食物残渣会堆积在排污口,每天排污一到两次,底部污物和底层污水可以彻底排出塘外,减少有机质积累。
  
  4、循环池塘设计
  
  (1)养殖区
  
  4.5亩土塘经改造,环形跑道,跑道宽10m,跑道总长200m,水深1.2m,每个池投苗数量110万,养殖亩产量20000斤,每个养殖池安装推流增氧机KS-YB-1.1设备6台,增氧机总功率6kw。
  
  (2)蛋白分离区
  
  水产排泄物和食物残渣等有机物需要用蛋白分离机分离出来,分离物做肥料使用。蛋白分离区为方形池,面积30平方米左右,深度2m,安装蛋白分离机KS-DM1.5一台,水处理量100m3/h,每日能处理1200立方米水,蛋白分离效果50%以上,用电量1.5kw。
  
  (3)臭氧消毒区
  
  蓝绿藻类、病毒体、弧菌类等需要用臭氧长时间杀灭。臭氧消毒池面积60平方米左右,水深1.2m左右,布置2台KS-BS1.5-18高浓度臭氧型曝气机进行杀菌、曝气,臭氧量:36g/h,功率:3KW,水处理量100m3/h,每日能处理2400立方米水。臭氧在水中保留时间为20分钟左右,无需曝气设备。
  
  (4)生物水处理区
  
  生物水处理区面积450平方米左右,水深1.2m左右,布置40台漂浮式生物反应器KS-BM1A,污水处理量200m3/h,每日能处理4800立方米水,去除氨氮和亚硝酸盐,改善水质。
  
  (5)储水区
  
  面积360平方米左右,水深1.2m左右,经生物处理、臭氧消毒后的水储存在储水区,由抽水泵抽到养殖区形成大循环。


作者: my_chb    时间: 2015-10-7 10:14
能不能大致估算投资额?谢谢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5-10-7 14:43
my_chb 发表于 2015-10-7 10:14
能不能大致估算投资额?谢谢

这个我明天帮你问问啊
作者: jacktom    时间: 2015-10-8 14:58
这方案烧钱啊!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5-10-8 15:43
jacktom 发表于 2015-10-8 14:58
这方案烧钱啊!

投资应该不少吧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5-10-8 16:33
my_chb 发表于 2015-10-7 10:14
能不能大致估算投资额?谢谢

相关人士告诉我说:“关于这个费用,如果是养殖户全部承担一亩在10000元吧,我们这个模式是可以合作养殖的”

作者: my_chb    时间: 2015-10-8 16:42
谢谢主要想能否用于工厂化淡水养殖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5-10-8 16:52
my_chb 发表于 2015-10-8 16:42
谢谢主要想能否用于工厂化淡水养殖

刚帮忙问了,说是可以的
作者: 渔财宝    时间: 2015-10-8 17:02
该模式是可以合作养殖的  投资不多,EC18模式引进投资方(合作方)与养殖户合作养殖,减少养殖户资金投入和养殖风险。
(1)在基础产量内,合作方不参与收益分成。
(2)超出基础产量部分按分成比例分成。分成是按产量计算,不扣除所有成本。
(3)双方责任:
养殖户负责养殖,承担合作养殖中的塘租、土建、水电、人工、苗、饲料和药品等费用。合作方负责合作养殖中的设备、技术和养殖工艺流程。由于养殖户原因,或不按投资方提供的工艺流程进行养殖所造成的损失由养殖户承担责任。由不可抗力原因,如天灾、病害等,双方各自承担所造成的损失。 EC18的三种合作方式
EC18有三种合作方式,即合作独享、合作共赢、合作分享。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