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2008年的冷冬可能再现,你做好准备了吗?(附多个热点品种养殖防寒攻略)
[打印本页]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5-10-19 14:36
标题:
2008年的冷冬可能再现,你做好准备了吗?(附多个热点品种养殖防寒攻略)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5-10-19 20:42 编辑
小编先将有关这个冬天很冷的文章发给大家看看,让大家也先里了解一下吧
今年冬天会很冷微博上出现了一条信息,气象学家认为“这个冬天会很冷”:由于今年发生了1950年以来最强烈的厄尔尼诺现象(什么是厄尔尼诺请自行百度搜索),气象学家预测今年冬天将面临极端的严寒气候。
很多人把厄尔尼诺简单理解为气温升高,这并不准确,升高的是太平洋的表面水温,但其带来的影响可能却是夏天更热冬天更冷,2008年的寒冬天气可能重演。
一切都是因为厄尔尼诺现象
2015-10-19 14:29 上传
下载附件
(22.13 KB)
10月中旬以来,大气环流再次调整,致使冷空气活动再次加强,也引发了我国的强降温和异常雨雪天气。
☞
10月9日四川峨眉山开始下雪
2015-10-19 14:07 上传
下载附件
(161.83 KB)
☞
10月10日贵州开始下雪
2015-10-19 14:07 上传
下载附件
(57.97 KB)
☞
10月11日张家口开始下雪
2015-10-19 14:07 上传
下载附件
(78.18 KB)
☞
10月12日云南丽江开始下雪
2015-10-19 14:07 上传
下载附件
(87.91 KB)
大气环流在10月中旬的调整、冷空气活动的加强,是北半球中高纬地区遭遇寒潮和暴风雪袭击的直接原因。
受到强冷空气的影响,今年将是近30年以来最冷的冬天。
依照近年数据大致是02年暖,03年不冷不暖,04年较暖,05年冷,06年冷,07年暖,08年冷,09年暖,10年冷,11年不冷不暖,12年冷,13年冷,14年暖。2014-2015暖冬,2015-2016很有可能是冷冬。
预计2015年的12月1日
我国将迎来
自今年下半年以来的首次全国性寒潮
中国各大省会城市降温前后气温对比
2015-10-19 14:24 上传
下载附件
(132.5 KB)
*类似于1987年11月下旬的寒潮将再次重演
2015-10-19 14:25 上传
下载附件
(53.55 KB)
中医天文
预测:
根据中医天文推算,2015年的冬天将是自2010年来最冷的冬天;在2021年将遇到是其30年来最极寒的天气,即1992年以来的最寒冷的天气;
极寒天气将为我们带来什么的影响?是否真的到来?预测是否可以应验?好吧,等待事实来验证吧!
此预测仅限于中国区域!不是全球!
今年的部分地区,有夏天不热的情况;这就是中医天文所说的:乙未年,阴专政,阳退避的情况!云奔南极的情况,寒气来临,将迎接寒冷的冬天!
今年夏季的温度跟往年相比有些许反常。不太炎热的气温且伴随着大量的雨水,其中不乏也受到了厄尔尼诺事件的一些影响,像老人家说的那样,夏季气温一旦反常,冬天冷的几率就是非常之大。
虽然现在网传都处于预测阶段,但多名砖家预测的很有可能今年冷空气的降临会像2008年那样极端。
2015-10-19 14:31 上传
下载附件
(138.74 KB)
所以今年冬天是:
你在北方的寒夜的四季如春
我在南方的冬天里被冻成狗
2015-10-19 14:32 上传
下载附件
(22.03 KB)
文章来源于
GEFUNI
到此本文还没有完{:soso_e100:}
,既然今年会如此只冷,我们养殖户该如何做好防寒措施呢
{:soso_e132:}
,请移步沙发楼层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5-10-19 14:43
罗非鱼方面:
摘自《
罗非应对寒流三重奏
》
未雨绸缪
对于鱼-猪(鸭)立体养殖模式鱼塘来说,平时排污量大,若再加之平时管理不到位,鱼已长期受恶劣水质的影响,造成免疫力低下,加上遇到天气大幅降温,引起上下水层对流,底层有机质上翻,把本来沉积在底部的细菌、腐殖质或毒素带上来,加速其扩散,继而水体耗氧增加,难免出现浮头现象。又因表层水温度接近气温,所以浮头鱼容易被冻伤,尤其是在夜晚,水面温度已接近12℃。若对冻伤未及时处理,等天气稍微回暖,就会爆发水霉病。除了立体养殖模式鱼塘外,对于某些精养模式的鱼塘来说也不可掉以轻心,比如淤泥沉积较厚的老塘和平时不注意开增氧机、水又较深的新塘,都应在降温之前做好一些防范措施。
面对入冬后的持续低温,做好
保温
是毋庸置疑的。考虑到成本问题,除了
种苗
场和某些养殖高价值的大规格(四五斤规格)罗非的鱼塘搭建冬棚较合适外,把
水位加高到2.5米以上
是多数人的保温之选。另外,
打井引流地下水
提高水温也是可行的。若塘不够深、且无地下水资源,可考虑在
池塘一角搭建小棚
,但这需估算好小棚容纳量,避免造成鱼群拥挤缺氧或擦伤。其次,给鱼营造了温暖避难所,要想法让它们安于此。一些养殖户会发现水已加深,但鱼不潜底的情况,这是因为某些底层水污染严重,硫化氢、高氨氮等会迫使鱼逃离毒素富含水层,亚硝酸盐过高会造成鱼生理性缺氧,虽底层水溶氧和温度都高,但它们照样爱游到表层,所以保温之外还要求
底层水质好
,降温之前的加强改底是必不可少的。在平时,
定期使用菌类调水改底
,18度以下可用强氧化剂少量多次改底。再者,要
勤开增氧机
,促进上下水交换,从而促进氧化分解,净化底质。因罗非鱼在底层容易沾染上寄生虫,因此也需使用一定
防治寄生虫
的药物。另外也有业内人士建议在降温之前用一些防应激和肥水类产品,将有助于鱼应对突然的低温。对于体质不好的鱼避免在降温前分塘、刮鱼而导致鱼受伤感染。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对于平时疏于改底、降温前又错失防范时机的养殖户也不必过分惊慌,加强巡塘,积极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为时未晚。面对不良水质的
泛底
现象,首先用
有机酸螯合解毒
,再用
吸附剂
把四处扩散的污染物沉降下去,为了避免其反弹,需用
强氧化剂
把沉降下去的底质有害物氧化降解。此外,泛底会引起耗氧增加,因此
增氧
很重要。对于不同阶段选择不同增氧方式,若只依赖增氧机增氧,不仅会进一步降低水温,还会促使鱼群因追氧围绕在增氧机旁,从而被卷起的冰冷水花所冻伤,因此必须借助
化学增氧
避免浮头现象。
过氧化钙和片剂过氧碳酸钠
增氧效时长,但
增氧较慢
,且
局限于底部增氧
,适合
预防浮头
,但
不
适用
急救增氧
。而
小颗粒或粉剂的过氧碳酸钠
以及
双氧水
可快速增加表层水的溶氧,适用于
浮头急救
时。
若等发现浮头后再挽救难度和损失都会更大,因此对于
浮头重在预防
。在夜晚巡塘时,可用
强光灯照射水面
,如果听到
鱼群惊恐骚动声音
,可以推测鱼群虽还未浮头,但也没有潜底,它们生活在1米深左右的上层水域(这种现象俗称暗涌),该水域温度虽不像表层水接近气温,但15度左右的上层水温足以导致
鱼体掉粘
。若发现鱼的
体表摸上去变粗
,则表示其
已掉粘
,可能很快会被将被
冻伤
。此时除了
加强增氧
和
消毒
外,还可投喂
多维、三黄粉
等来增强体质。另外,有业内人士建议,用老姜捣汁,泼洒全塘可有效帮助鱼保护粘液。若鱼被冻伤,一般在天气稍回暖时就发生
水霉病
,此时要
内外兼治,除了用刺激性较小的聚维酮碘对水体消毒外,还要用水杨酸或硫醚沙星、五倍子等一些可渗透到鱼体里的抑制真菌的药物来预防病害或处理皮下真菌。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5-10-19 14:50
对于生鱼、桂花鱼、鲈鱼、笋壳鱼(谢权忠 中山市阿忠兽药有限公司 提供):
分品种而定。有些品种不需要冬棚(生鱼、桂花鱼、鲈鱼),有些需要(笋壳鱼)。
如果想在冬天拼价格和生长速度,可以搭冬棚(鲈鱼和生鱼)
冬天活动力下降,大多食欲下降,由于温度下降,死鱼几率明显降低,经常忽视防范措施。由于一年的有机物积累在塘底,富营养化的塘底可以滋生孕育不少病原。季节气候,会带来一些季节病害,比如斜管虫、水霉等。(水霉菌的生长必须在水温低于25℃才会容易发生,万一出现水霉菌,尽量争取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水霉病也不难治疗,主要是早发现和用对产品,用够疗程。可以使用的产品以安全、合法、无公害为原则,其中中草药制剂的“水霉灵”效果不错。)
如果在温度降低之前没有适当改良底部,加强营养,抑杀部分寄生虫,减少损伤体表等,潜伏的问题,可能在适宜病原体生长时,问题就会凸现出来。
在降温前一个月,需要制定一个预防方案,重点在水质、底质、体质和致病源。
需要定期改良水质、底质,定期内服保肝护肠中草药,定期抑杀寄生虫等
如果有拉网出鱼,需要先提前两天改底,提前在刮鱼前两小时使用泼洒姜等护黏防损伤产品,刮鱼后,重新做一次改底和适度消毒,以减少伤口和消炎伤口,防止出现水霉病等。
随时关注天气变化,在水温明显变化前做好减料、抗应激、维持水温稳定等措施。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5-10-19 14:54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5-10-19 17:12 编辑
对虾
郑工
@
白自在
分享:
对于寒冬,回想起2008雪灾那年,罗非鱼大批冻死,对虾温棚养殖凸显优势。虽然很多棚内水温降到15℃以下,也有很多虾冻死,但还是有部分人养的不错。温棚中对于低温引起的死虾,更多是回温期引起的,较少直接冻死。
低温,使机体的酶活性降低,新陈代谢减弱,食欲减退。对虾正常的生长温度为22-35℃,低于18℃,对虾停止摄食;低于15℃,对虾基本停止活动;低于9℃,对虾开始死亡。当寒流来袭,水温低于20℃时,部分亚健康的弱势群体停止吃料,但机体为了保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和抵御寒冷,需消耗大量的能量。由于未进食而不能补充能量,只能燃烧肝腺中的糖元和脂肪,引起肝功能下降。如时间过长,引起肝萎缩、胃肠萎缩,最终衰竭而死或感染疾病而死。低温过后,回温期对虾将会大量蜕壳,由于低温时对虾机体能量消耗过多,体质差,往往出现蜕壳不遂死亡;加上回温期弧菌繁殖很快,极易引起感染而发生红体、白斑等病害。
应对低温,尽可能保持对虾食欲,保持藻了较丰富的稳定水质,补充足够碳源,池底氧化解毒,控制弧菌的数量。
一、温棚养殖中
,用双价酵母0.5%+对虾多维0.3%+黄芪0.2%(打粉煮沸10分钟,冷却)+鱼肝油拌料投喂,可明显提高对虾活力和对低温的抵抗力。在2009年冬季,珠海和中山的养殖户,长期用双价酵母和多维拌料,在大多数池塘大幅度减料时,他们的虾塘吃料还基本正常。可见双价酵母和多维对提高体质和抗逆能力的明显效果。
二、保持藻类丰富而稳定的水质。
在寒流来袭之前,用氨基酸和
蛭弧菌 每瓶用4-5亩,保持藻类稳定。实践证明,在低温条件下,藻类丰富、藻类活力好的池塘,对虾减料不明显,发病率降低。
三、补充充足的碳源,维持水生微生物丰度。
在水温接近22℃,每亩用红糖2-3公斤+小苏打4-5公斤泼洒,低温时间长是每4-5天泼洒一次。
四、定期干的氧化剂和解毒剂,保持池底不缺氧,无毒。
营造舒适的栖息环境。
五、抗冷应激。
在寒流到来时,每亩米用
维生素C
300克+ 甜菜碱 500克泼洒,有效抗冷应激和预防空胃。如遇超低温时,可以每亩再用鲜姜(捣泥)250克+甘草(粉)200克+红糖公斤煮沸10分钟泼洒。在实践应用中,该方法确实已取得较好的效果。
六、回温期的处理。
回温期易由于底部有机质发酵产酸产毒,引起蜕壳不遂。回温时适当水体氧化(氧化剂泼洒或适当消毒),接着培菌和恢复藻类,在水温上升到22℃左右,泼洒补钙镁等产品,促进对虾顺利蜕壳。
微信好友@新
随着11月来临,开始陆续加入咸水,提高水位升高盐度。建议每天抽取地下水2小时左右,有条件加海水更佳,到11月中旬一直提高水位到1.4~1.5米,盐度2~4格,较合适。从现在开始加强矿物质与多维的内服拌料,以均衡虾体营养,减少软壳虾出现。往往冻伤的都是软壳虾!有意识的调水体藻类不要过多过浓,如果是浓绿的池塘补起来基本没有效果。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5-10-19 14:55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5-10-19 15:16 编辑
金鲳鱼:
对于越冬鱼的养殖建议,南海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徐力文(网名:南海渔医)分享他的观点:过冬前金鲳鱼不要投喂太多饲料,病害方面,特别注意巴斯德杆菌病、诺卡氏和吸虫等。建议内服一段时间抗生素预防巴斯德杆菌病、诺卡氏病;内服吡喹酮一两次来预防吸虫。他特别提醒使用药物防治一定要趁早,就是天气暖和金鲳鱼还能吃料时候就喂药,如果等降温不吃料了,用药没有效果。
作者:
bjhlil
时间:
2015-10-19 15:52
感谢你的分享,学习了!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5-10-20 10:03
更多品种陆续更新中啊
作者:
lg83062
时间:
2015-11-7 10:29
天气预报说是暖冬。你这消息怎么来的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