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小瓜虫、刺激隐核虫防治心得 [打印本页]

作者: 澳美-水产原料    时间: 2015-11-13 09:40
标题: 小瓜虫、刺激隐核虫防治心得
本帖最后由 渔歌子 于 2015-11-13 16:26 编辑

小瓜虫生活史:
生活史:分为成虫期、幼虫期及包囊期。
包囊期(形成300~500幼虫),幼虫期(感染鱼体),成虫期(离开宿主,3~6h后形成包囊)。

小瓜虫流行水温是15~25℃。在水温15~20℃时,从包囊开始形成幼虫至破囊而出,一般需要23~25h,水温3~7℃时,则需160h。有感染力的是小瓜虫的幼虫。
小瓜虫防治:诊断方法:鱼体表形成白点的疾病,除小瓜虫外,还有粘孢子虫病、打粉病等多种病,所以最好是用显微镜进行检查。成虫大核呈马蹄形或香肠型,幼虫大核呈椭圆形或卵形。
防治难度:因为常规杀虫药很难穿破小瓜虫包囊,而小瓜虫幼虫一旦钻入鱼体表上皮细胞层或鳃间组织,则刺激周围上皮细胞增生,形成小囊泡,在其中发育为成虫。所以外用药物很难将其杀死。
防治方法:1、加强饲养管理,保持良好环境,增强鱼体抵抗力,是预防小瓜虫病的关键。
据报道,鱼类被多子小瓜虫寄生后,可产生一定程度的免疫力,且至少可持续八个月。
2、池底清淤,并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因为小瓜虫形成包囊沉于池底过冬。
3、因为小瓜虫形成包囊后是沉于池底,所以可常使用季磷盐颗粒、高铁酸钾颗粒、二氧化氯片改良底质,抑制包囊破裂后的幼虫活动。
4、对还未感染鱼体的幼虫可用阿维菌素,一天一次,连用两次。再用戊二醛,连用2~3次。
5、对已感染虫体的鱼,用蒿楝素拌料内服,能使鱼体产生另寄生虫不愉快的气味,从而导致虫体脱落,效果显著。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5-11-13 15:45
本帖最后由 渔歌子 于 2015-11-13 15:47 编辑

感谢楼主分享!学习了!!
作者: 观鱼悟道    时间: 2015-12-4 19:14
好文章,必须顶

作者: 神粥二十号    时间: 2015-12-16 11:09
我不为楼主的标题所吸引,也不是被帖子的内容所迷惑。我不是来抢沙发的,也不是来打酱油的。我不是为楼主呐喊加油的,也不是对楼主进行围堵攻击的。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5-12-16 14:15
神粥二十号 发表于 2015-12-16 11:09
我不为楼主的标题所吸引,也不是被帖子的内容所迷惑。我不是来抢沙发的,也不是来打酱油的。我不是为楼主呐 ...

不要总是说一样的哇
作者: 任坤    时间: 2015-12-16 14:32
感谢了啊,多些分享吧
作者: 南海一渔翁    时间: 2016-1-8 09:07
鳗鲡养殖的小瓜虫病有办法预防吗?
作者: 澳美-水产原料    时间: 2016-1-8 11:07
南海一渔翁 发表于 2016-1-8 09:07
鳗鲡养殖的小瓜虫病有办法预防吗?

长时间拌料内服蒿楝素
作者: 南海一渔翁    时间: 2016-1-8 14:40
澳美-水产原料 发表于 2016-1-8 11:07
长时间拌料内服蒿楝素

谢谢!我试一下
作者: 李齐财    时间: 2017-7-10 14:26
刺激隐核虫是一种寄生于热带、亚热带海水鱼类的遍生性(周身遍布纤毛)纤毛虫。在野生的海洋鱼类,很少有刺激隐核虫严重感染的情况发生,因为在自然情况下,宿主的聚集密度不够,虫体繁殖周期短而不足以达到严重感染之程度。然而,在水族箱饲养的条件下,虫体能在短时间内在鱼体上大量繁殖而致病。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