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 16 日 上午 | 大会开幕式 主持人:中国水产学会海水养殖分会副主任委员 李健 研究员 | |
9:00~9:20 | 1. 广东水产学会理事长 吴灶和 教授讲话 2. 中国水产学会理事长 贾晓平 研究员讲话 3.中国水产学会海水养殖分会主任委员 王清印研究员讲话 | |
9:20~9:30 | 合影 休息 | |
主题报告(主持人:王清印 研究员) | ||
9:30~10:00 | 斑节对虾养殖的发展机遇 ——江世贵(水科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所长、研究员) | |
10:00~10:30 | 虾蟹生态养殖技术体系 ——李 健(水科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副所长、研究员) | |
10:30~11:00 | 海胆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常亚青(大连海洋大学 院长、教授) | |
11:00~11:30 | 中国水产种业发展报告 ——刘英杰(水科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所长、研究员) | |
11:30~12:00 | 我国南方海水鱼养殖与饲料产业发展策略 ——杨小立(广东恒兴集团有限公司 副总裁) | |
11月 16 日 下午 | 主题报告(主持人:常亚青 教授) | |
14:00~14:30 | 大黄鱼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研究与应用 ——王志勇(集美大学 教授) | |
14:30~15:00 | 贝类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体系建立与应用 ——包振民(中国海洋大学 教授) | |
15:00~15:30 | 基因组时代的海水鱼类遗传育种 ——陈松林(水科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研究员) | |
15:30~16:00 | 对虾抗病毒免疫研究进展 ——何建国(中山大学 教授) | |
16:00~16:10 | 休 息 | |
16:10~16:40 | 试论我国花鲈养殖产业发展与种子工程 ——温海深(中国海洋大学 教授) | |
16:40~17:10 | 浙江省海水鱼类繁殖及良种培育研究进展 ——楼宝(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研究员) |
11月 17 日 上午 | 主持人:刘海金 研究员 | |
8:30~8:50 | 周勤:河鲀鱼全雄养殖的研究现状与前景 | |
8:50~9:10 | 吴彪:魁蚶种质资源与利用 | |
9:10~9:30 | 刘田田:中国海域花鲈遗传多样性研究 | |
9:30~9:50 | 曹栋正:星突江鲽、石鲽及其正反杂交种的形态差异分析 | |
9:50~10:10 | 休 息 | |
10:10~10:30 | 徐永江:养殖鲆鲽类无眼侧体色黑化机制研究进展 | |
10:30~10:50 | 巩法慧:中国南海墨吉明对虾遗传多样性分析 | |
10:50~11:10 | 王桂兴:牙鲆GH、MSTN基因SNPs与数量性状关联分析 | |
11:10~11:30 | 李炎璐:云纹石斑鱼(♀)×七带石斑鱼(♂)杂交F1低温耐受性研究及与其亲本子代的比较 | |
11:30~11:50 | 韩承慧:许氏平鮋微卫星标记开发及野生、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 |
11月 17 日 下午 | 主持人:王爱民 教授 | |
14:00~14:20 | 陈劲松:斑节对虾GS基因的克隆及氨氮胁迫对其时空表达的影响 | |
14:20~14:40 | 张晓彦:不育有丝分裂牙鲆性腺的转录组分析 | |
14:40~15:00 | 左之良:普通刺参和白刺参不同组织基因组DNA的MSAP研究 | |
15:00~15:20 | 李运东:斑节对虾组织蛋白酶L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 |
15:20~15:40 | 胡晓丽:扇贝类胡萝卜素积累调控的遗传解析 | |
15:40~16:00 | 司玉凤:不同盐度条件下半滑舌鳎肝脏转录组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 |
16:00~16:20 | 休 息 | |
16:20~16:40 | 何琳:浙江沿海土池中贝虾综合养殖模式的选择 | |
16:40~17:00 | 刘宽:菌体蛋白和多糖组分对凡纳滨对虾免疫相关酶和消化酶活力及抗WSSV能力的影响 | |
17:00~17:20 | 富裕:舟山近海日本囊对虾海捕野生群体与露天越冬养成群体间的形质差异 | |
17:20~17:40 | 何飞飞:杂交鳢人工授精繁殖优化探讨与斑鳢繁殖力评估实验 | |
17:40~18:00 | 刘玮:一个鼠尾藻群体的生殖力分析 |
11月 17 日 上午 | 主持人:温海深 教授 | |
8:30~8:50 | 陈傅晓:海南深水网箱养殖可持续发展探折 | |
8:50~9:10 | 陈泽堂:浑浊水水下视频研究及其在海水养殖中的应用 | |
9:10~9:30 | 袁向阳:中华鳖对日本沼虾幼虾的捕食作用 | |
9:30~9:50 | 李乐:长茎葡萄球藻与马氏珠母贝混养模式的初步探究 | |
9:50~10:10 | 休 息 | |
10:10~10:30 | 吴亮:5种光色环境对豹纹鳃棘鲈幼鱼摄食、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 |
10:30~10:50 | 任中华:渤海东部海域游泳动物种类组成及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 |
10:50~11:10 | 潘荣华:光环境因子对龙虎斑受精卵孵化的影响 | |
11:10~11:30 | 高毛林:气水比对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处理池塘养殖废水的影响 | |
11:30~11:50 | 曹煜成:磷浓度与氮磷比对蛋白核小球藻的氮磷吸收效应的影响 | |
11月 17 日 下午 | 主持人: 楼宝 研究员 | |
14:00~14:20 | 朱长波:基于生态系统动力学的流沙湾合浦珠母贝养殖容量研究 | |
14:20~14:40 | 孟凡同:不同比例生物滤料呼吸环和陶瓷环的氨氮处理效果研究 | |
14:40~15:00 | 陈廷:凡纳滨对虾甲壳类心血管激活多肽:分子克隆与可能的水盐平衡和淡水耐受调控作用研究 | |
15:00~15:20 | 胡晓娟:越冬棚搭建前后凡纳滨对虾高位池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 |
15:20~15:40 | 王昂:稻蟹共作系统中稻田水环境和经济效益分析 | |
15:40~16:00 | 段亚飞:对虾深水网箱养殖技术探索 | |
16:00~16:20 | 休 息 | |
16:20~16:40 | 郑兴:针叶蕨藻对养殖废水的净化效果研究 | |
16:40~17:00 | 张廷廷:美洲黑石斑早期发育的摄食与生长特性的研究 | |
17:00~17:20 | 徐武杰:基于生物絮团技术的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养殖模式研究 | |
17:20~17:40 | 刘莉:温度变化与恢复对七带石斑鱼早期生长及开口摄食的影响 | |
17:40~18:00 | 杨程:稻田养殖模式下泥鳅养成品形态性状对体质量和净体质量的影响效果 |
11月 17 日 上午 | 主持人:王印庚 研究员 | |
8:30~8:50 | 韦信贤:凡纳滨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广西株变异区基因的比较分析 | |
8:50~9:10 | 高桂生:工厂化养殖半滑舌鳎常见细菌病及其防控 | |
9:10~9:30 | 冉照收:盐度对缢蛏脂肪酸和甾醇组成的影响研究 | |
9:30~9:50 | 唐小千:菌苗浓度、浸泡时间及高渗处理对牙鲆免疫接种效果的影响研究 | |
9:50~10:10 | 休 息 | |
10:10~10:30 | 王腾飞:养殖银鲳性腺发育规律和血清性类固醇激素含量变化研究 | |
10:30~10:50 | 廖雅丽:盐度对云纹石斑鱼抗氧化酶及溶菌酶活性的影响 | |
10:50~11:10 | 晁华:氮和磷对珊瑚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 |
11:10~11:30 | 王贞杰:急性氨氮胁迫对圆斑星鲽幼鱼组织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
11:30~11:50 | 戚常乐:花生四烯酸对卵形鲳鲹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和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 | |
11月 17 日 下午 | 主持人:丁兆坤 教授 | |
14:00~14:20 | 徐煜:蓝藻毒素对凡纳滨对虾的影响 | |
14:20~14:40 | 韩凤禄:饲料精氨酸水平对斜带石斑鱼中鱼生长性能和生化指标的影响 | |
14:40~15:00 | 钱璟:海参中首个α-2巨球蛋白的鉴定与初步功能分析 | |
15:00~15:20 | 郑晓婷:植物乳酸杆菌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消化酶活性和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 | |
15:20~15:40 | 张文文:光照对海萝孢子萌发及藻体生化成分的影响 | |
15:40~16:00 | 钱佳慧:Cd2+胁迫对皱肋文蛤急性毒性及血细胞免疫水平的影响 | |
16:00~16:20 | 休 息 | |
16:20~16:40 | 苏浩昌:抗生素耐药性在水产养殖业中的研究进展 | |
16:40~17:00 | 陈婉情:光色对豹纹鳃棘鲈幼鱼生长及血液生化指标影响 | |
17:00~17:20 | 单洪伟:饵料生物及益生菌对凡纳滨对虾免疫力和抗病力的影响 | |
17:20~17:40 | 孙永婵:鲍消化道异养菌的耐药性研究 | |
17:40~18:00 | 毛梦哲:硅藻营养素及硅藻藻种对养殖池塘水质的影响 |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