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淡水鱼类气泡病的防治 [打印本页]

作者: 水调歌头    时间: 2010-6-9 11:14
标题: 淡水鱼类气泡病的防治
病因:鱼池投放过多未经发酵的肥料,一方面不断分解消耗水中的氧气,另一方面又释放出很多细小的甲烷和硫化氢气体,这些小的气泡被鱼苗误食或附着于体表后,气泡在积累到一定量时,鱼体就会失去平衡;再有,池中藻类大量繁殖,当光照强烈,水温高时,藻类光合作用旺盛而使水中溶氧过饱和,也可引起气泡病的发生。如当水中含氧量达到14.4毫克/升,饱和度达到19.2%时,体长1厘米的鱼苗就可能发生气泡病。  

  症状病鱼浮于水面,时浮时停,头向下尾向上,身体失去平衡。检查可见鱼体表、鳃丝、肠道出现较多的气泡,随着气泡增大和体力消耗,鱼失去自由游动能力,不久即死亡。  

  防治方法:不施用未经发酵的肥料,掌握好投饵量和施肥量,不使水质过肥。一旦发生气泡病,应及时加注新水并排掉部分旧水。每亩鱼池用食盐0.5千克全池泼洒,也有一定效果。病因:鱼池投放过多未经发酵的肥料,一方面不断分解消耗水中的氧气,另一方面又释放出很多细小的甲烷和硫化氢气体,这些小的气泡被鱼苗误食或附着于体表后,气泡在积累到一定量时,鱼体就会失去平衡;再有,池中藻类大量繁殖,当光照强烈,水温高时,藻类光合作用旺盛而使水中溶氧过饱和,也可引起气泡病的发生。如当水中含氧量达到14.4毫克/升,饱和度达到19.2%时,体长1厘米的鱼苗就可能发生气泡病。  

  症状病鱼浮于水面,时浮时停,头向下尾向上,身体失去平衡。检查可见鱼体表、鳃丝、肠道出现较多的气泡,随着气泡增大和体力消耗,鱼失去自由游动能力,不久即死亡。  

  防治方法:不施用未经发酵的肥料,掌握好投饵量和施肥量,不使水质过肥。一旦发生气泡病,应及时加注新水并排掉部分旧水。每亩鱼池用食盐0.5千克全池泼洒,也有一定效果。
作者: jerryyeung    时间: 2011-1-23 12:36
回复 1# 水调歌头


    气泡病的病因应该还有其他的吧。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