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2016年养虾趋势 [打印本页]

作者: 少数派    时间: 2015-12-21 15:18
标题: 2016年养虾趋势
本帖最后由 渔歌子 于 2015-12-22 15:22 编辑

  前几天一个朋友电话约谈我几次,碰到我年底杂务繁多,几次都没成功,我在电话问他何事,他说只想聊聊,心里有些慌。这是养殖面积多达数百亩的养殖大户,毫无疑问的是,今年养殖出现了困境,对明年的发展方向不知何去何从。很多人会说,不是吧,这么大的一个老板,顶得住吧?其实,用一句老话:地主家也没余粮啊。再牛的人,也不能坚持两年的持续亏损。经济数字缩水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则是信心的丧失,对自己的能力与技术的自我否定,这个才是致命的。持续的失利,会让一个雄心勃勃的人,变成一个胆怯而懦弱的人。
  
  说实话,多年的养殖与经商,我也从一个雄心壮志的人,变成了一个敏感而不自信的人,驱车走在北部湾的沿海,我看到很多地方,都是我曾经涉足的领域,现在已经慢慢退出,而那些与人合作过的我,也像许巍歌里唱的一样:曾让我心痛的姑娘,如今已悄无踪影。这真让人伤感。
  
  但行业会继续前行,除非你彻底地退出。试问众多的养殖业者,如果真的退出,你又能做什么?所以,不是像平时说的这么伟大---我们为这个行业奉献了青春,不是的,而是我们别无选择。既然别无选择,我是说说我对明年的一些预判吧。
  
  首先是众多小养殖户退出,像股市一样,行业先倒下的是小型散户。那些养殖面积不大,积蓄也耗完、技术含量近于无的养殖户,会选择放弃----现在去工厂里打工,一年也能赚三、四万元啊。何必为养虾风吹雨打、担惊受怕?这些散户包括众多的浙江养殖户。放弃养殖的散户数量起码达到总数的30%。这意味着,虾塘的租金起码要下降三成,甚至四成。
  
  其次是虾塘硬件改造进一步提高。进一步改造虾塘条件,这是养殖户唯一的正确选择,在目前这么困难的状况下,养殖户对虾苗、饲料、药品、气候均无法把控的前提下,能把控的条件,也只有池塘改造了-----改造方向继续是:小型化、底氧更密集、排污更方便,水源地改造也很重要,打井,打更多的井,无论淡水井还是海水井,都会增加。可以预见的是,沿海将出现一片片设施整齐、风景优美、规划有序的养殖池塘。
  
  其三是虾塘由于散户的退出会进一步集中,这点与上两点是对应的。有实力的养殖户会收集散户放弃的池塘,进行改造。但这些有实力的养殖户也会减少大规模的投资,像文章开头说的大老板一样,他肯定要缩小投资规模,以减少风险。养殖过百亩的老板数量会进一步缩小。但也会有人逆市而为,大量兼并或到处投资合作,我要说的是,这种雄心勃勃的老板,哥哥我入行以来,见得多了-----多年前,我还见过一个海南虾王,号称要养殖三万亩了,他们现在在哪里了?
  
  其四,经销商开始稳定。很多人预言,传统经销商快活不下去了,因为在各种不利因素之下,经销商活得真的像气喘吁吁的老牛啊。经过三年的残酷淘汰,淘汰了大量的经销商-----起码有七成以上的村级经销商消失了。以前一些养殖户自己养了十几亩的虾,也会开一个店来赚外快,这个现象几乎绝迹了。今年活下来的经销商,都是有一手绝活的人精。所以,当你穿村入户,看到村头还挂有经营牌子的经销商,请多给他们敬意,并愉快地与他们合作,留下来的经销商不会再欠你们的钱。经销商的日子以后同样不好过,但是他们坚持下来了,根,肯定是深植了,能不能快乐地赚钱,这个则很难说。经销商的稳定性,将高于普通小药厂的稳定性。
  
  其五,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整体养殖形势不会好转。别再期望种苗有突破性的改变-----我都期盼三年了,三年来,是一年比一年失望。明年同样会是如此,偶尔有一两个虾种特别出色,但整体不会马上改变恶劣的形势。去年、今年赚了不少的虾苗中介,明年会被广大虾农唾弃。虾苗中介是这两年冒出来的新职业,以推广一代苗为主,虽然农民老实朴素,都上当两年了,第三年还会让中介赚黑心钱,估计不太可能。苗企的生意会进一步难做,但依然是行业的上游环节,更惨也不会比养殖户、经销商惨。

作者: 缘来幸福    时间: 2015-12-21 21:57
至少我就是当头一棒了!透析清晰!为你点赞!!!
作者: 爱听老情歌    时间: 2015-12-21 22:27
张总,不无道理
作者: 黎向阳    时间: 2015-12-21 23:35
每个行业都有优胜劣汰的调整期!每个行业里面的钱都是给专业的人赚的!养虾业以后的路子应该是往小塘化,硬件设施配套完善,管理细致,技术更先进,人员素质更好。厦门兴渔团队认为:今后的趋势是:产品精品化,程序化,操作简单化,偏向室内,循环水和生物调水的方向发展。我们依然是看好2016年的前景!
作者: 翁国柱    时间: 2015-12-21 23:52
白对虾食品安全来势汹汹,销量大减,明后两年不容乐观!
作者: 少数派    时间: 2015-12-22 07:13
手机版排序有些混乱……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5-12-22 09:59
少数派 发表于 2015-12-22 07:13
手机版排序有些混乱……

不介意我重新排版吧
作者: thinkpad    时间: 2015-12-22 12:27
养虾接下来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往年,成功率低,虾价一定很高;今年没有,虾少了,价钱也不好。这是之前没有的事情。原因在哪呢?进口虾!现在中国开始进口越来越多的虾,中国养虾户,无论在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都面临全球养虾者的竞争。既然是全球的产业,那我们这个产业的人,就一定要有全球视野。
这么说,是不是不接地气?
作者: 展丰生物-卢善明    时间: 2015-12-22 15:02
这位仁兄写出了我心声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5-12-22 15:36
本帖最后由 渔歌子 于 2015-12-22 16:54 编辑

大概猜到了文章提到的大老板是哪位仁兄了。了解这位仁兄养虾多年,喜欢更新养殖技术,琢磨新颖的养殖模式,是当地远近有名的能人。
但再能人的在残酷的养虾业面临,是不是要低头了呢?养虾风险太高了,不要说持续两年失败,就是一年2-3造连续亏本,也足以元气大伤,甚至伤筋动骨了。曾经他在夏天尝试罗非鱼和南美白对虾混养,冬季养殖冬棚采用生物絮团方式,效益也还马马虎虎。而今,成了这般困境,难道些少的成功真的都不可复制吗?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5-12-22 17:37
展丰生物-卢善明 发表于 2015-12-22 15:02
这位仁兄写出了我心声

卢总今年养殖如何?明年有什么新计划?
作者: 飞翔_pElPe    时间: 2015-12-22 18:25
卢总你好?
作者: 笑看风云_gywS5    时间: 2015-12-22 22:18
既然别无选择。就来个破釜沉舟也许创出一片新天地。加油!!!
作者: 笑看风云_gywS5    时间: 2015-12-22 22:27
既然别无选择.就来个破釜沉舟也许能创出一片新天地,加油,加油.
作者: 丁大虾_arYPa    时间: 2015-12-22 23:48
有一定见解  点赞就免了 风险和机会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角度
作者: 水产梦群    时间: 2015-12-23 12:06
一个污染水质环境水产养殖方式是应该灭亡的!我个人认为对虾养殖业排塘率高也不完全是坏事?那些排塘率高的水产养殖户是不是应该反省反省自己有没有污染水质环境?如果能做到不污染水质环境一定会成功的!
作者: 水产梦群    时间: 2015-12-23 12:08
黎向阳 发表于 2015-12-21 23:35
每个行业都有优胜劣汰的调整期!每个行业里面的钱都是给专业的人赚的!养虾业以后的路子应该是往小塘化,硬 ...

英雄所见略同!
作者: 水产梦群    时间: 2015-12-23 12:17
渔歌子 发表于 2015-12-22 15:36
大概猜到了文章提到的大老板是哪位仁兄了。了解这位仁兄养虾多年,喜欢更新养殖技术,琢磨新颖的养殖模式, ...

少许成功案例不容易被复制!因为你能复制90%多?但是有1%因素也会让你失败!所以最成功水产养殖的方式是①工厂化水产养殖模式,②生态平衡养殖模式。
作者: 欧阳利家    时间: 2015-12-24 21:42
给楼主点赞了!环境污染是一个难题!适当的养殖密度也是关键!控制投资成本是降低风险的首选!
作者: Aimer    时间: 2015-12-25 10:18
水产梦群 发表于 2015-12-23 12:17
少许成功案例不容易被复制!因为你能复制90%多?但是有1%因素也会让你失败!所以最成功水产养殖的方式是 ...

鱼虾混养的会增多,这个时候保住老本都不错啦。
作者: 养虾人难    时间: 2015-12-25 16:52
干一行爱一行,多想才能有处路。顺其自然。
作者: 养虾人难    时间: 2015-12-25 17:54
走工厂路是水产养殖必然之路,只有这样才能有活路,其他……。关健问题养殖从业人员思想意识要转变,环境,气候,可以人为改变。但技术必须是钢硬地。
作者: 渔歌子    时间: 2015-12-31 18:10
新的一年,祝福大家有新的开始,美好的收获!
作者: 上帝的爱    时间: 2016-1-8 13:26
不经历中国股市和对虾养殖,我们的人生谈不上完整,炒股票和养殖唯一的区别是:股票怕带套,养虾怕天天出幼体
作者: 吴守林    时间: 2016-1-9 23:16
今后的养殖的确要理清思路,不要把太多的希望放在苗种,饵料,药物控病上。当下外部水源也不能很快的好起来,池塘条件由于连作也不会好,这些都是不能改变的现实,唯一能够改变的是思维和思路。
作者: 渔安虾农    时间: 2016-1-14 17:09
    工厂化的理想是好的,可是放眼全国有几个像样的公司。技术、设备、场地、资金、都是难达到普片的。就目前的养虾形式有多少老板愿意拿出几千万的资金投资进去。养虾人为可控制风险比其它行业要低得多。除非是这行出身的没办法。就目前的养殖环境集中化,小塘精养还可以。工厂化不是一时半会能普化。还是考虑目前养殖的思路。
作者: 蔡林宏    时间: 2016-1-26 17:15
好贴
作者: 大军_YLbb4    时间: 2016-1-27 18:19
我正在做工厂化养殖虾,我需要一名养虾技术员
作者: wx_fUvzi1k5    时间: 2016-1-28 16:46
分析很透彻,受用了,多谢
作者: lanlingshuizu    时间: 2016-7-14 17:15
想成功,先发疯,先坐十年冷板凳
奇技淫巧,仅混温饱。
作者: 刘太勇    时间: 2016-9-2 22:28
大军_YLbb4 发表于 2016-1-27 18:19
我正在做工厂化养殖虾,我需要一名养虾技术员

怎样发工资呀
作者: 遥思    时间: 2016-9-10 15:52
求助各位养虾能手,近期我这里雨水多,虾池亚硝酸盐突升,该怎么办?
作者: lanlingshuizu    时间: 2017-1-7 10:13
一个行业的衰落,有其必然的原因。大进大排的模式其实是一种互害模式、是不可持续的。环保政策的收紧,逼得行业内人士不得不寻找新模式了。不管是哪种新型养殖模式,最终的结果就是成本提高了。环境污染小了。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