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贵州鲟鱼年产值破六千万 产量达165万公斤 [打印本页]

作者: thinkpad    时间: 2011-3-10 22:14
标题: 贵州鲟鱼年产值破六千万 产量达165万公斤
贵州鲟鱼年产值破六千万 产量达165万公斤
与恐龙同时代的鲟鱼是一种软骨硬鳞的冷水性鱼类,具有两亿多年的进化史,在淡水鱼类中个体最大,寿命最长,自古以来就被视为水中珍品,对促进大脑发育、软化人体心脑血管以及防止老年痴呆有良好作用。鲟鱼软骨中硫酸软骨素含量高达30%,能提高人体免疫力。《本草纲目》还详细记载了鲟鱼的许多药效。
    全世界的鲟鱼有26种,商业鲟鱼养殖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的欧洲,我国商业鲟鱼养殖始于90年代。2000年,全国养殖产量达300万公斤,成为最大的鲟鱼养殖国。

    贵州鲟鱼年产值超过六千万元
    鲟鱼走了“寻常路”是来源于观念的突破。这是记者在贵州省水产研究所采访时听得最多的评价。
    贵州每年有259亿立方米的冷水资源,因此国内不少水产专家一度认为这里不适合发展水产养殖。贵州省水产研究所的研究员们曾在大学时代不止一次地听教授们作出这样的结论。
    贵州冷水水温常年保持在8℃至25℃之间,是一个“尴尬”的温度:发展常规鱼类有点冷,发展一些冷水鱼类有点热。
    但是,自从筛选到了合适的品种——鲟鱼后,攻克了技术难关,创新了运输技术推动规模化外销,白白流走的冷水被激活成宝贵的资源。
    目前,鲟鱼在全省25个县安营扎寨,有6个流水养殖示范基地,1个网箱养殖示范基地,30家养殖单位(户)参与。去年全省鲟鱼养殖面积达到3.65万平方米,产量165.76万公斤,占全国鲟鱼产量的1/13,产值超过6000万元,改变了我省没有高档水产品规模化外销的历史。
    现在,贵州的冷水,成了让外界羡慕的资源。“同样种类的鲟鱼,在湖北和四川养,三四年才长8斤肉,我们的能长20至30斤。我们省的鲟鱼肉质好,省外宁可多出钱也要收购。这是因为水质好啊。”贵州省水产研究所所长杨兴告诉记者。(转自贵州日报)
作者: 虫子的悲哀    时间: 2012-7-4 15:47
贵州发展冷水鱼类养殖,应该不错噢!山清水秀,环境漂亮,搞点鲑鳟鱼类,娃娃鱼,巴适惨了!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