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病例92]气泡病导致黑包公“破皮”
[打印本页]
作者:
泷川
时间:
2011-3-23 14:22
标题:
[病例92]气泡病导致黑包公“破皮”
[病例92]气泡病导致黑包公“破皮”
2011-3-23 14:21 上传
下载附件
(25.43 KB)
2011-3-23 14:21 上传
下载附件
(40.75 KB)
2011-3-23 14:21 上传
下载附件
(45.61 KB)
福建诏安邱城一土池塘养殖 “黑包公”(学名斜带髭鲷)鱼苗,面积10亩,水深80公分,盐度16~18‰,池中有黑包公过冬鱼苗5万多尾。
3月24日,晴天,早晨水温16℃,水色绿色,透明度30公分左右(前2天阴雨,曾检查有大量车轮虫)。上午10点杀虫,用硫酸铜1.25千克,硫酸亚铁0.5千克。下午3点(水温20℃),大部分鱼苗都浮在水面上,游动缓慢,活力很弱。疑似中毒,故马上换水30公分,并用“碧水安”3瓶泼洒,活力有所好转,效果不明显,仍有很多鱼浮在水面。
3月25日,晴天,上浮鱼减少,看到死鱼上百条,检查车轮虫很少。
3月26日,晴天,看到死鱼几百条(部分鱼腐烂后浮起漂到风尾处)。镜检发现鳃部充血并有血窦,眼球突出,个别鱼苗尾鳍上发现气泡。
3月27日,晴天,中午用“速解安”1亩/包 +“激活”1亩 /包,死亡有所减少。
3月28日,晴天,中午重复使用“速解安”+“激活”一次,死亡降至百余条,镜检发现有“破皮”现象。
3月29日,晴天,中午用“速解安”(2亩/包)+“碧水安”(2.5亩/瓶),死亡降至几十条,“破皮”现象还很多,后两天死亡在60多条。 4月1日,拉网卖鱼苗,只有两万多条,损失很多,大多沉底没有看到。
(利洋水产药店 诏安店 程功提供)
分析:
1、本病为气泡病引起鱼类“破皮”的又一典型病例,24日下午出现鱼苗大量上浮,是急性气泡病的特征,与水浓及气温突然回升有关,换水后减轻,非硫酸铜中毒引起。硫酸铜是典型的既杀虫又杀藻类的药物,使用后应能抑制藻类光合作用,但本病例中作用不大,这可能与用量低有关(0.23ppm),加上温度低、盐度高、水质浓,杀虫杀藻效果都不好。后来车轮虫的减少,可能与抑虫或改善水质有关。
2、24日出现急性气泡病,应是死鱼的高峰,此后数天虽是晴天,上浮鱼仍然减少,可能是换水后藻类被稀释,或是死鱼较多,总数量减少所致。26日(死鱼后2天)出现鱼腐烂后上浮,同日(发病后2天)发现有眼球突出、头部充血的病鱼,28日(发病后4天)发现 “破皮”病鱼,都应是24日气泡病的原因。
(2010.04.25)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