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病例97]对虾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毒检出一例 [打印本页]

作者: 泷川    时间: 2011-3-23 16:00
标题: [病例97]对虾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毒检出一例
[病例97]对虾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毒检出一例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广东横栏,一10亩虾塘,水深0.8米。2010年2月3号,放虾苗50万。

3月9日,水温24℃,水色发暗,曾使用“水产诱食酵母”泼水喂虾,稳定水体,但是发现虾体老身,不蜕壳,吃料很慢,比同期放苗的虾小很多,大约300头/斤。

3月11日,见到增氧机底下有几只死虾,检测有许多纤毛虫,使用5包“底虫净”。

3月12日,死虾几只,继续使用5包“底虫净”。

3月13日,死虾2~3只,水色早上清绿,下午偏浓一点,pH值8.6。

3月18日,在虾罾里随机采取4只活力正常虾进行检测,有3只检测到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毒,同时厦门动植物检疫局谢明星博士也检测到此病虾中存在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毒。以后这个池塘在天气不好时,死亡量会很大,比其他池塘发病率高,同时虾生长缓慢,抗病能力低。

5月15日,排塘。




分析: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HNV)能引起南美白对虾出现慢性“矮小残缺综合症”,导致对虾生长缓慢,抵抗力弱。

(利洋研究所 姜玲玲 利洋水产药店横栏店 罗怀远提供 2010.05.25)



网友发言:
jonson98:今年在福建漳州地区也发现对虾普遍携带IHHNV,检测了7家养殖场,除一家为一步PCR阳性外,其余多为套式PCR阳性。一步阳性的养殖场的虾,大小不一,小虾约为大虾的体长的1/3~1/4,占得比例约为20~30%,楼主发的照片所示对虾应该算比较好的,大小相差不是太大。此病最讨厌之处就是死亡率不是太高,但是对虾生长缓慢,浪费饲料;收获时无法达到商品规格。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