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病例129] 气泡病引起南美白对虾“扒沙”一例
[打印本页]
作者:
泷川
时间:
2011-3-25 14:18
标题:
[病例129] 气泡病引起南美白对虾“扒沙”一例
[病例129] 气泡病引起南美白对虾“扒沙”一例
2011-3-25 14:17 上传
下载附件
(18.38 KB)
2011-3-25 14:18 上传
下载附件
(14.72 KB)
2011-3-25 14:18 上传
下载附件
(22.85 KB)
广西合浦西场一南美白对虾池,面积11亩,水深20~30 cm,放养35天。沙底,无增氧设备。2餐/日,10斤/餐。
2010年5月10日,晚上对虾在池底扒出一个个小坑(见图1),俗称“扒沙”。
5月11日,早8点,自带水以及虾箏抓取的虾来药店检测,检测水质指标为:pH值7.4,氨氮 、亚硝酸未测出 。镜检虾头胸甲以及游泳足有少量纤毛虫。上午10点使用“新威灭”1瓶(下风口有死藻地方多泼洒),傍晚8点“福地安”1瓶(塘边撒),隔天晚上使用“底加氧”3包。
5月14日,养殖户反应虾吃料逐渐减慢,“扒沙”现象依然存在,内服“低聚糖-500”、“肝胆康”、“清毒散”(80斤料/包),连续4天。
5月15日~5月17日,“扒沙”现象依然存在,虾吃料正常,虾有肝红、须红,伴有体白现象。
5月18日,水色变淡,水体透明度加大,显微镜检查水中藻类有少量“绿藻”、脏东西较多。使用“藻安生”2瓶+“利菌多”2瓶。上午水色没明显改变,下午1~3点开增氧机,下午3点过后水色恢复绿色。“扒沙”现象依然存在,较前几天不明显。
5月20日,“扒沙”现象依然存在,没发现明显改变。内服“LY-生命素”(160斤料/包)+ “利胆康”(40斤料/包)。虾吃料依然出现肝红、须红症状。晚上“福地安”2瓶。
5月21日,公司研究所人员取病虾做细菌检测,结果为溶藻弧菌感染。
5月22日,下雨降温,下午三点泼洒“优肽”4瓶+“激活”6包,晚上干撒“底居安”4包。
5月23日,“扒沙”现象基本没有,此阶段一直投喂“LY-生命素”(160斤料/包) +“菌毒出血康”(80斤料/包),虾吃料恢复正常。镜检虾罾里面虾体表光滑,无脏物,无纤毛虫。
5月24日,晚上“倒藻”,自行使用复合肥20斤。之后随着气温回转,陆续开始有虾游塘。
5月25日,虾早晨出现游塘并陆续开始大批量游塘。
5月30日,抓虾。
分析:
1、本例为气泡病引起对虾不适,产生“扒沙”现象的病例。西场地区受当地养殖条件限制,放苗前期水位较浅,一般不超过60 cm,气泡病发生率非常高,也是“扒沙”现象出现最多的地区,而在其它地区很少发生。
2、本池塘为老化的沙泥底塘,放苗前期养殖户用大包肥肥水,造成前期水体多为小型藻类和纤毛虫的发生,并且水深只有20~30 cm,晴天不可避免会发生气泡病,引起对虾“扒沙”,只有在18日轻微“倒藻”和22日下雨后减轻和停止。
3、长期发生气泡病后很容易引起细菌感染,24日严重“倒藻”后,进而导致逐渐大批游塘。
4、当有“扒沙”现象时,按照气泡病的处理方法,内服“生命素”+“菌毒出血康”和外用“优肽”,预防细菌病的发生,并连续改底4~6天,后期养殖户反应处理的效果较为明显。
(利洋水产药店 西场店 李志刚提供 2011.01.07)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