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全中国有多少的虾苗场有这样的藻类流程 ?
[打印本页]
作者:
浪迹天涯
时间:
2011-6-2 13:08
标题:
全中国有多少的虾苗场有这样的藻类流程 ?
本帖最后由 浪迹天涯 于 2011-6-2 17:32 编辑
请各位江湖好汉来看看!
全中国有多少的公司, 虾苗场有这样的藻类生产流程??
这在中南美洲 的虾苗场是很平常的设计!
也是标准流程!
如果有兴趣的话,
在此 小妹 有请 五湖四海 三教九流 绿林好汉 的善男信女 来算一算!
2011-6-2 12:41 上传
下载附件
(172.17 KB)
藻类纯化培养!
藻种最好是从培养皿採出来, 再慢慢一关一关的做挑选! 最后到大量培养的时候,藻类的质量会是很稳定的!
2011-6-2 12:49 上传
下载附件
(190.04 KB)
经过培养皿的采集, 放到试管做第一次质量筛选!之后再放入100 ml 的培养瓶!
2011-6-2 12:49 上传
下载附件
(185.42 KB)
经过100ml 的培养之后, 筛选出来的好藻种进入 500 至 1000ml ,每个环节都要经过筛选!
2011-6-2 12:49 上传
下载附件
(167.19 KB)
Carboys Culture,这个阶段剩下的程序就没有那么多, 主要是密度 & 质量 的冲刺!
2011-6-2 12:49 上传
下载附件
(295.84 KB)
大量培养! 主要是产量为虾苗的阶段!
作者:
水调歌头
时间:
2011-6-2 13:26
这个流程是外国的虾苗公司?
照片不错,流程也很清楚!建议标在每个图片上加一点文字说明!!!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1-6-2 14:22
印象中看到有2个场有缩小版的藻类培养间。
作者:
kanhai
时间:
2011-6-2 16: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浪迹天涯
时间:
2011-6-2 17:37
回复
4#
kanhai
基本上藻类培养都差不多!主要是中国有多少这样的标准场!为什么本科生出了学校, 就把这些基础放弃掉了!
纯化培养因人而异, 那要看设计者的理念!
作者:
kanhai
时间:
2011-6-3 08:4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1-6-3 10:43
我记得我看到好几家公司扩培都是用纯净水的桶子来做的,国内还没有见到这么大的藻袋。
作者:
水宝宝
时间:
2011-6-3 10:45
本帖最后由 水宝宝 于 2011-6-3 10:48 编辑
另外,有个问题想请教楼主,你们是如何筛选菌种呢?
是否就是多挑些菌种培养,然后同一时间扩培,看菌液浓度,来选择菌种?
作者:
专注于水产
时间:
2011-6-3 12:20
从照片上看,估计成本也不小吧。用地,用电,设备等。本人觉得前些步骤可以由专门的企业去做,后面操作简单的扩大培养就可以应每个厂的实际情况自行培养。市场是越做越专注的!
作者:
浪迹天涯
时间:
2011-6-3 21:11
回复
6#
kanhai
照片上的虾苗很干净, 就是瘦了一些, 油脂胞不够, 饲料吃好一点吧! 或者用其他大型藻类来改善!这样虾苗的进度会加快的!
藻类的细胞饱和度不是非常好! 但是可以接受!这种虾苗健康程度不错! 很棒的作品。
作者:
浪迹天涯
时间:
2011-6-3 21:19
回复
8#
水宝宝
其实这跟每一个藻类技术员的方式而异, 我的话, 比较喜欢早期培养做大量的筛选!
藻类 筛选 会以TBC& TCBS 的检测 为第一位!细胞的饱和度, 水中原虫的数量,藻类成长的密度(速度)。。。来筛选。
大致方向就是成长饱和度好, 低或无 感染, 抗逆性(温度)。。为主。
作者:
海洋微藻
时间:
2011-6-3 23:27
直接说弧菌等检测嘛!
作者:
thinkpad
时间:
2011-6-3 23:35
回复
12#
海洋微藻
之前的设定,要二级以上会员才可以,改版时会降低要求!
作者:
海洋微藻
时间:
2011-6-4 10:30
回复
12#
海洋微藻
探讨下用藻方式?离心,藻袋浓缩?还是其他的.....絮凝肯定生产上不可取吧!直抽?或者更好的?不知道你那个图片上的是怎么使用的?
作者:
浪迹天涯
时间:
2011-6-4 18:12
回复
14#
海洋微藻
我基本上都使用 直抽 的方式! 因为如果你的藻类质量好的话! 没有问题的!
我知道有很多人用 其他的 方式! 但是我坚信 如果 质量 好, 就会在虾苗池 稳定 且 成长。
所以藻类的 成长速度 及 使用的时机 是很重要的!
作者:
kanhai
时间:
2011-6-4 21:5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大虾熊
时间:
2011-6-5 16:30
想问楼主,这个国外公司只培养角毛藻吗?有没有培养几种藻,再混合喂食的?
作者:
海洋微藻
时间:
2011-6-6 00:11
回复
17#
大虾熊
全世界大概应用于对虾的虾苗使用,藻类大概有10来种吧,国内的话,6,7种的样子。
角毛藻的话,是理想中饵料,但不是最好的饵料。(有依据)。
一般来说在对虾大规模育苗生产中,选择其中2~3种微藻进行有效培养投喂,就能满足对虾育苗生产过程的需要。
作者:
浪迹天涯
时间:
2011-6-6 17:16
回复
18#
海洋微藻
高手说话就是不一样!
我同意你的看法, 角毛藻只是大家常用的一种而以,但是就是角毛藻都有分好几种, 每一种都有他的特性!
温度的抗逆 , 密度的高低, 使用的稳定度, 最重要的是 营养 问题! 我觉得你认为 角毛藻不是最好的主要原因是营养的问题吧!
其实我最喜欢还是 骨藻(矽藻),他的营养反映在虾苗的成长是很明显的!问题是他不好控制!
做纯化的时候难度比较高! 看似培养很容易, 但是这其中的学问可有着呢!
Kanhai 说的海鏈藻 :指的是 Tetrasemis 吗?(希望我没有拼错)一种绿色的大型藻类!具有抗弧菌的做作用!
如果是的话, 小妹很喜欢使用这种藻类, 他的营养不比骨藻差!而且比骨藻稳定!
但是他必须是混合着使用, 单一的话, 不容易控制!
大家一起交流。
作者:
yulee
时间:
2011-6-7 13:45
这好像就是我们大学时藻种培养的标准流程啊?难道现状虾苗场不用了?
看来我们有很多东西需要回归最基本的层面才能解决目前遇到的很多问题,需要重新回顾我们最初的思路和反思这些年在利益和急功近利环境中所抛弃了那些基本的东西,造成了我们目前的困状。
作者:
海洋微藻
时间:
2011-6-9 11:04
回复
20#
yulee
因为现在是利润时代,很多人不愿意等几年,或者十几年后的结果,都巴不得立刻看到利润,这方面国内在选育方面体现的最明显不过。
也当然的确有存在很多东西越做越简单,越做越倒退,这不是玩笑,小苗场担不起这个风险,需要考虑太多的成本等环节,我们懂,也理解,就看大企业,大苗场,愿不愿意拿出部分资金,支持研发,支持改革,支持虾苗板块的正常发展。
现在也看到一些企业在向这方面发展,感觉也很欣慰,希望中国的虾苗板块能够真正的走出去,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把这一板块做强。
到时候,我们就是专家了,可以去国外指导他们虾苗水产等各个方面的环节问题!
作者:
浪迹天涯
时间:
2011-6-9 20:03
回复
21#
海洋微藻
我同意你的看法,虽然利润以及商业利益固然是很重要的!,但是鸡和蛋的道理我相信大家都是了解, 就是都存在侥幸的心理!
就好像今年有很多人改养其他的项目,我们能说什么,大家一定要了解生命共同体的概念!
小的虾苗场是要朝着精密去走才有办法和企业去竞争,而我们中国的小虾苗场反而是往后退, 或许可以取得短暂的机遇, 但是长久下会被大企业慢慢淘汰的!只要了解这个产业的人大概都知道将来的路会往哪里去!
大企业其实已经往正轨的目标前进! 那些不做产业升级的大苗场早晚是会被淘汰,其实我最佩服那些非专业的老板现在加大投资这个产业!你们一定要找对人!不然后果堪虑!正规的育苗方法正在国内慢慢的起色, 市场一定会在回归的,就是时间的问题!
到时候,我们就是专家了,可以去国外指导他们虾苗水产等各个方面的环节问题!
我现在已经在做了!不然哪里有外快呀!希望大家一起组一个顾问团吧!
作者:
yulee
时间:
2011-6-10 11:42
希望这一天快点到来吧。
我们不是指望着到国外指导别人怎么做?现在我们最应该也最需要做的是先把国人教会怎么做?因为就是我们太多人不会做或者不愿做才造成了现在的困境。我们已经走进了死胡同,原先以为虾苗能解救这个产业,可是现在虾苗也遇到了瓶颈,我们还能找什么借口?
该有人系统的反思这个行业了!
作者:
海上积雨云
时间:
2011-8-29 22:37
其实藻类培养并非多么困难多么高深的问题!不过却要花不少钱去投入,去实验!最关键是花不起那个钱请人来研究!至少国内的研究所没有这个意向,而苗厂更不会花这个闲钱去搞那些已有现成资源的研究项目!这就是现实!我们还是不要再继续做梦了吧!
作者:
冰山
时间:
2011-8-29 23:55
回复
5#
浪迹天涯
不是本科生放弃,是企业对藻类育苗不够重视,我工作过的两家公司对藻类技术员都不重视,才给一点点底薪,和育苗师傅没法比,和自己做销售的同学也没法比,除非为了所谓的理想才能留下来坚持下去,可惜啊,理想不能当饭吃。我09年毕业的时候海大和利洋都在抢人,同学都跑去做业务了,搞生产的概率也就是不到3%!
作者:
冰山
时间:
2011-8-30 00:03
呵呵,顾问团好啊,最好就是搞个顾问公司啊,或者在育苗集中区建实验室和藻类纯培养车间啊,为中小苗场提供一级藻,苗场只要自己建二级三级培藻车间就好了。
作者:
我是大虾
时间:
2011-9-9 22:09
回复
16#
kanhai
中联是直抽
作者:
biogay
时间:
2011-9-30 10:24
建立这个东西,还真不是什么难题。问题是为什么有的公司不搞?
作者:
fisher-li
时间:
2011-10-26 10:47
现在做对虾育苗的能有几家有这样的实力啊
作者:
XIEQUANZHONGXIA
时间:
2011-11-8 17:44
赞一个,谢了。
作者:
红毛港
时间:
2011-11-13 09:47
這些規範性的工作並不是很難,就是我們的技術員還沒有能夠駕馭這樣的生產方式!
因為很多人喜歡用說的, 不會證明一下
作者:
siniperca
时间:
2011-11-25 11:43
长见识了哈!
作者:
my_chb
时间:
2011-12-9 23:56
商机无限好,只是要落实
作者:
风残月影
时间:
2012-4-15 10:21
是专门实验室或者培育基地吗?
作者:
多圆化
时间:
2012-4-19 12:39
恒兴863有·····
作者:
修小学
时间:
2012-4-23 17:58
哇,没见过
作者:
大大虾
时间:
2012-6-14 14:06
可想而知在这里生活的虾苗多么舒服茁壮。想在这里拿苗,这是哪的呀?现在是商业社会,国内还有保留这样传统精髓的吗?
作者:
百战老兵
时间:
2013-11-22 12:19
挺好的图片和流程,成功是有定式的
作者:
pl35
时间:
2013-11-27 20:12
目前这样的培养室,主要还是集中于大型饲料企业的育苗场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