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2012年,对虾消费量或超过自产量
[打印本页]
作者:
蔓延
时间:
2011-6-13 15:45
标题:
2012年,对虾消费量或超过自产量
本帖最后由 蔓延 于 2011-6-13 15:47 编辑
2010年,中国对虾总产量134.8万吨,其中海水养殖对虾73.3万吨,淡水养殖61.5吨。中国流通与加工协会常务副会长崔和认为,单从国内产量与消费量来看,销量超过产量可能在2014年,但是加上进口量,消费量超过自产量可能发生在2012年
“未来,对虾的内销主导地位,将越来越明显;进口的增速高于出口的趋势,继续延续;受利益的驱动,出口与进口长期并存。”2011年4月8日,在湛江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对虾产业发展论坛上,中国流通与加工协会常务副会长崔和认为,单从国内产量与消费量来看,销量超过产量可能在2014年,但是加上进口量,消费量超过自产量可能发生在2012年,而国际上的一些机构预测是2011年,我国成为净进口国。
来自中国、美国、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对虾产销大国的专家、企业高管、主管对虾的政府要员参加了这次会议,与会人员约400多人。
对虾进口不再局限亚洲
崔和介绍,去年全球对虾产量350万吨,较09年增长显著,其中我国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和泰国、印尼的产量增长最为显著。虽然产量上涨,虾价并没有下跌,反而上涨不少。
2010年,中国对虾总产量134.8万吨,其中海水养殖对虾73.3万吨,淡水养殖61.5吨。而去年海水对虾减产的原因主要是早期的低温影响,部分苗种的质量问题和养殖期间病害的困扰,而淡水养殖对虾增产,尤其在珠三角、福建、长三角的浙江、江苏一带。
他进一步介绍,中国早已开始大虾进口对虾,而且采购已经不局限于亚洲,10月份开始在南美洲厄瓜多尔大虾采购对虾,直接和美国的采购商竞争。中国对虾进口量从2009年明显上升,从东盟进口量在2010年上升更加明显。
美国皇冠海洋际公司董事长谢新中表示,对虾是美国第一大消费的海产品,年消费量在55万吨左右,95%依靠进口。连壳虾、熟虾等是当地主流市场消费品种,面包虾是非主流市场消费品种。而连壳虾是任何一个餐馆都在使用,有高价格、高利润的特点。尽管如此,我国对虾的主要消费市场还是集中在国内,2010年中国国内消费对虾产品折合原料约115吨(不含其他虾类),占总产量的85%,仅有不足15%出口。
崔和说,2010年中国海水养殖对虾,由于气候原因,病害问题导致减产;淡水养殖区域(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对虾产量增加。泰国产量增长明显,印尼出现恢复性增长,但没有超过2008年产量。越南、厄瓜多尔、印度比较稳定。目前我国养殖面积不可能再增加,尤其是沿海面积在缩小;集约化养殖程度提高;选种、防病技术提高;人工、饲料、种源上涨,增加成本;虾价继续高位运行。
2010年全球对虾供求关系发生明显转变,主要进口国美国、日本、欧盟的进口量均有增加;中国的进口量也增加,2010年进口5.7万吨,比2009年进口的4.3万吨,增加32.5%;
泰国:对虾产量增长14%
泰国对虾产销协会主席宋萨•帕尼塔亚赛介绍,泰国对虾2010年年产量比2009年上升了14%。作为重要的对虾出口国,他表示,欧盟将成为泰国对虾产品未来重要的出口市场,出口量可达到70万吨,而美国为50万吨,日本约30万吨。对于泰国虾来说,高质量的虾苗、饲料,可以降低虾病发生,减少药残,对出口更加有利,“今年或将保持零增长”。
根据2011年泰国对虾生产趋势,“我对我们的总理说,我们需要政府的帮助,现在,他们已经调动了很多力量来帮助我们的协会,希望能够控制住病害,保护我们的对虾”。宋萨不仅担心对虾的成本问题,对于质量和可持续生产也很关心。“养殖对虾的成本增加了,但是我们希望能在未来提高我们的竞争力。”
在内销方面,他坦言,泰国是最大的出口国,但在当地消费只有10%,希望今年能提高到20%,“但是因为有季风气候,所以难度也很大”。
印尼:鱼虾混养应对IMNV(传染性肌肉坏死病毒)
印尼对虾产品委员会会长班邦•伟迪托先生表示,印尼的虾产量在慢慢回升。2010年印尼虾产量34.8万吨。
“我们通过减少放养虾苗的密度,用SPF虾苗,鱼虾混养等方法来对付IMNV。”他在报告中介绍,最近几年,印尼的对虾养殖都在和病毒作斗争,由于IMNV(传染性肌肉坏死病毒)的影响,2009年,对虾产量严重下降,2010年的产量依然没有回升到2008年的水平。“这个病毒是不可能被完全消除的。”他认为,最终的解决办法是通过鱼虾混养来控制虾病,而也正因如此,印尼虾产量才慢慢回升。
印度:国内白对虾市场有待开拓
印度对虾养殖者联盟主席巴拉•苏波拉梅捏先生介绍,去年印度斑节对虾产量8.5万吨,南美白对虾3.5万吨,罗氏沼虾1.2万吨。在养殖方面,印度缺少高质量苗种,也影响了虾农的积极性,增长率比较低。
“因为反倾销问题,我们失去了美国和日本的市场,国内市场正在培育。”印度主要靠斑节对虾和罗氏沼虾养殖。巴拉指出,斑节对虾可以养到条重25克,因此希望保持住斑节对虾的市场之后,再开拓南美白对虾市场,去年因为高质量亲虾和虾苗供应不上,导致养殖跟不上。而国内市场的开拓也面临着物流设施和基础设施不足,劳动力成本上升,收益较小等问题。
(原创帖子,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
thinkpad
时间:
2011-6-13 16:19
最近有消息说,越南今年虾发病的问题也很大,这样下去,全世界都要缺虾了
作者:
水调歌头
时间:
2011-6-19 11:16
粤西今年早造虾的产量很多业者在担扰,今年产量能否再上新台阶就未知了
作者:
老葫芦
时间:
2011-6-19 17:40
好啊,至少虾一直不愁卖,最好再涨涨价。
作者:
thinkpad
时间:
2011-6-19 22:27
今年虾价应该不是问题,现在全世界都基本在减产。去年泰国的产量有增加,但有消息说,今年泰国的产量也会是问题
作者:
光合细菌
时间:
2011-6-22 11:52
我同意,这两年虾实在是太难养了,哪有什么产量呀,以后吃虾就没那么便宜了,要吃趁早吃吧
作者:
令狐冲
时间:
2011-6-22 12:56
本帖最后由 令狐冲 于 2011-6-22 15:13 编辑
我不同意!
现在不光是中国养虾难,泰国、越南养虾也难啊,再加上通胀,国际市场上的虾价肯定高,国内的虾价相比也就不算什么了,哪有那么多虾让你进口啊
作者:
狗儿呆看
时间:
2011-7-5 00:56
确实虾越来越难了,苦了农户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