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感冒了?吃条罗非鱼,包好 [打印本页]

作者: thinkpad    时间: 2011-6-23 18:16
标题: 感冒了?吃条罗非鱼,包好
本帖最后由 thinkpad 于 2011-6-23 18:43 编辑

前两天和一个业外高人聊天,他知道我是搞水产的,很神秘地告诉我:
现在感冒,吃条罗非鱼就行了,包好
我知道他什么意思
海宝要多吃点罗非鱼,你的咽喉炎就会慢慢好的
现在的罗非鱼照这么养下去我再畅想下,是不是过不久,应该按药的价来卖了
养虾养虾,没法养了,就搞出了个鱼虾混养
养罗非,现在怎么养,大家有什么新意思?
作者: 海宝    时间: 2011-6-23 19:48
日啖丽鲷三百两,不辞长作养塘人
我是咽喉不爽所以在论坛上屁话连篇,但你也知道这是绝症,药是治不好的。
作者: 较真的水货    时间: 2011-6-23 20:59
鱼价那么贱,精养和立体养殖都是那么发难,搞立体养殖抗击低鱼价罗。
作者: 海宝    时间: 2011-6-23 23:31
我认为立体养殖合乎天然,是自成一国的小型生态系统,是一种非常优秀的养殖方式,但是前提必须搞清楚物质循环的机理,管理者应该讲究每个环节的平衡来追求整体利益的最大化,而非每个环节的利益最大化。这是一种非常讲究自我约束的精巧养殖方式,但是现在偏偏被做成了最粗放的养殖模式,其根源就是第一个养殖环节里的贪婪所导致的。
猪病非常疯狂,曾经问过养温氏猪的朋友,防疫程序非常繁多。作为单独养猪的模式,温氏模式可能是最优秀的,但是把它简单整合到立体养殖里,温氏模式很可能就必须全盘推倒了,因为温氏模式很可能为鱼塘带来毁灭的潜在风险。但是如果你不按温氏的操作规程做,你的猪就很可能会有风险了,如何平衡?
当然我只是举例,但是不得不说,立体养殖环环相扣,需要比较均衡的搭配。
记得有某个美国买家坚持说要买水库养殖的罗非,说水库水是第一道水,一定是最干净的,罗非的品质必定最高,但他显然是没有了解中国的特殊国情。所以每一种养殖模式可能都有一个可笑存在理由,但是我欣赏所有模式里因地制宜、充分整合的理想,它也必定有个强而有力的商业理由在里面。
作者: 海宝    时间: 2011-6-23 23:51
氮循环是自然界最典型的物质循环,了解清楚才能知道水体的变化规律,才能知道如何减少毒物、减少浪费提高效益。
病害可以用平衡理论来预防,知道此消彼长的规律,维持生态的平衡才不会滥用药物。
年月变化无常,顺势而为才能做到不浪费精力,才知道四两拨千斤。
作者: 海宝    时间: 2011-6-24 00:04
无论是精养还是混养还是立体养殖,它们之间的共同防疫规律也必然是创造良好的养殖环境,让罗非自行免疫,必要时用最温和的方式纠正病害,不要每次都用必杀技。
当然会有某些专家会跳出来说:“万一有恶性病原发生那不就全军覆没?”
我承认,而且有先例。比如鼠疫导致西欧在14世纪人口下降一半。我绝不否认有这个风险的存在,但是自然界自然有他的平衡能力,我依然记得《侏罗纪公园》的一句话:life will find their ways。
作者: 海宝    时间: 2011-6-24 00:10
无知的人才会定期杀虫,恐惧的武士才会对着黑暗挥刀。

吹完了,到点睡觉。
作者: 较真的水货    时间: 2011-6-24 08:55
回复 3# 较真的水货


    精养塘虽然安全系数低些,不过从现在来看也不是有多安全啊。安全系数已经差异不是很大了。养殖的目的是赚钱。立体养殖除非是与精养养殖有很大的病害成本,若不就是很低的综合单位成本的。加工厂的低鱼价就是逼着养殖户走立体养殖的。
作者: 较真的水货    时间: 2011-6-24 09:02
回复 4# 海宝


    对对对。只要打通物质循环,立体养殖是个低成本的小型生态养殖。现在立体养殖的的问题是排泄物不是下一级的资源,而是太多成了上一级的毒害。只要养殖户不要太贪婪和太抠门,把这物质循环打通,就是一种“资源优化配置”。这世界没有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黄金。
作者: kook    时间: 2011-6-24 09:04
回复 8# 较真的水货


    听起来像是个无解的恶性循环了,养殖户说你这么低的价格我不立体养殖怎么赚钱,加工厂说你这么养的品种不好的话人家当然有压价的把柄。最终就是说归说,该怎么做大家还照样怎么做
作者: 较真的水货    时间: 2011-6-24 09:09
回复 6# 海宝


    在我们的生活里有个经验,就是玩泥沙长大的孩子不容易得病,在严格病害隔离的环境长大的孩子很脆弱。大家都知道通过免疫增加抵抗力。而弱活疫苗就是一种有些毒性的病原体。所以海宝兄说的让罗非鱼自行免疫,我赞成。只是控制那个毒害的度就好了。病害不停在变异,抗生素的使用绝对是应付不来的。只要调动鱼体的免疫系统来不变应万变才是稳扎稳打的战术。
作者: 阿托    时间: 2011-6-24 09:31
我觉得华南地区养罗非还是海南养得比较好,不管是水质管理,还是模式,都全精养。其次到广西,再到广东。广东的立体养殖太多了,而且不质也不那么好。
作者: 海宝    时间: 2011-6-25 01:04
鉴于楼主的题目有极大的误导性,我有必要很负责任地澄清一下,罗非鱼是目前除自然捕捞的深海鱼外最安全的鱼类,远比大菱鲆、海鲈、桂花、生鱼、黄顙等来得相对干净。毕竟,大多数养殖罗非的人都拉加工厂来垫背,这是其他鱼所无法比拟的。
作者: thinkpad    时间: 2011-6-25 05:22
回复 13# 海宝

如果没有链球菌,没有鱼猪、鸭立体养殖,我当然相信

至于出口,每年都退好多柜,除了泡药,就是药残

退回的那些柜,估计都给国人治感冒了

如果行业不彻底扭转劣币驱逐良币的问题,迟早会被国内国际市场抛弃
作者: thinkpad    时间: 2011-6-25 05:35
本帖最后由 thinkpad 于 2011-6-25 05:39 编辑

回复 13# 海宝


    我相信这是真的,罗非太便宜了,用不起"好药",价高的品种就不一样了。中国养殖用掉的十万吨抗生素中,水产比例很少,这从药厂的规模可验证,大家应该有这个信心

  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肖永红教授等专家调查推算,中国每年生产抗生素原料大约21万吨,其中有9.7万吨抗生素用于畜牧养殖业,占年总产量的46.1%。抗生素的滥用在全世界的养殖业都是非常普遍的,但在中国显得更为严重

http://home.fishfirst.cn/space.php?uid=44&do=blog&id=130
作者: 海宝    时间: 2011-6-25 10:03
回复 14# thinkpad


    其实你可能不相信,到目前为止,依然有很多地方从未发生过链球菌病,或者没有因链球菌病造成大量死亡。
    鱼鸭养殖,养鸭的人是从来不下药的,因为他们相信只有四五十天生命周期的鸭子天生命贱,不配享受药物的供奉。甚至很多地方都不愿意为鸭子搭个雨棚,任由它们日晒雨淋。看似不人道,但自然界本来就是这样的。而那些农民也从不知道什么叫定期杀虫、定期消毒,他们的鱼也很少发病,因为他们的鱼塘密度不高,鱼种有搭配,从不暴力喂饲商品料。所以除了水源、塘底出问题之外,我实在想不出他们有什么发病的理由。当然他们也会经历收成的大小年周期起伏,这个很可能就跟气候和病原有关了。鱼鸭养殖的人,发财的不多,有钱买房的却不少。
    广东的四大家鱼除了草鱼使用罗非几乎一样的养殖模式外,其他的都是搭配品种。所以,如果你说罗非危险,同塘养殖的其他鱼也是一样危险的。如果你不吃罗非的话也不要吃四大家鱼了。尤其不要吃草鱼,草鱼的病害其实比罗非多,而且草鱼根本就没有什么政府部门或者企业为他们的安全性做出督促或者背书。
    什么人用药用得最多,就是稍有点养殖知识但经常被专家、饲料经销商、饲料业务忽悠的人。
作者: 海宝    时间: 2011-6-25 10:56
回复 14# thinkpad


    很多人错误地把经济效益、药残风险和养殖模式联系起来,以致经常听到专家都发表类似的错误言论。在我眼中,不论何种养殖模式都是因地制宜的,它们最终的利润水平也是趋于一致的。得出这个结论的中间推导过程我不想过多的阐述,但我可以指出,所有成本都会跟随合理利润率而变化,所以无论养殖何物或如何养殖,最终利润都会稳定在成本和风险的合理比例下。我说的是一般情况。
    立体养殖有药残风险、混养也有、精养也有,而且我敢说,越是简单密集型的养殖越是有风险,因为下药的时候顾虑其他环节的情况比较少。很简单,你看看哪里的药店开得最多,哪里就是用药的重灾区。药店是逐利而来的,那些地方连公共水源都可能有药残。
    药残比例跟模式无关。
    有关的是什么--制度!
    “制度”已经在网上变成成了一个很可笑的词语,一说到这个词,大家就不约而同地埋怨政府。罗非产业的变革很可能就是在这个词上开始,而且我相信首先出现的是无政府情况下的行会制度的变革。里面最关键的就是可追溯性制度的建立以及信用制度的建立。提升信用的货币价值必将是下一个趋势。
作者: 海宝    时间: 2011-6-25 11:16
加工厂不愿意投入成本到可追溯性制度的建立,宁愿冒退柜的风险,说明退柜的成本太低了,我是政府的话,狠狠地罚加工厂,说不定无药残的罗非身价暴涨,搞不好养殖户打破头也要活得一张无药残的证明呢。
作者: thinkpad    时间: 2011-6-26 00:00
回复 18# 海宝


    发现药残,直接销毁,还要你出销毁的费用。这是以前欧洲人的办法。
    当时觉得太霸道,现在却觉得就应这么干:欧洲人不要吃,中国人也不要吃这种药鱼,这甚至是普世价值

    这个办法一旦执行,中国的罗非鱼产业可能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作者: 海宝    时间: 2011-6-28 02:35
回复 19# thinkpad


    设想一下,加工厂出事了,政府过来安慰:“你们太不小心了,下次小心点”。加工厂唯唯诺诺。然后众龙头企业学习学习添加剂后就一起吃饭……
    牛奶那边更疯狂:你敢说我不及格,我直接把合格线降到地板,于是牛奶的合格率大幅上升。罗非还是乖乖按老外的规则办事吧,想毒害美国人民,你还没够格。
作者: yulee    时间: 2011-6-28 09:14
都是真知灼见啊,我们的确处在改革的十字路口,只是我们还一直在犹豫到底走那条路?

希望有先驱来踏开荆棘,带领我们前进啊。
作者: clwu0311321    时间: 2011-7-13 15:26
回复 19# thinkpad


    拿来主义,还得变异思通。
作者: sdlqw    时间: 2011-7-26 09:53
罗非鱼药残厉害吗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