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养虾亩产万斤,大家都来谈一谈感想
[打印本页]
作者:
刘宏良
时间:
2011-7-14 15:51
标题:
养虾亩产万斤,大家都来谈一谈感想
6月中,我到设于雷州市的鱼病医院调研,该医院老板、鱼医生陈海蒂自豪的告诉我,今年,他指导的一片位于雷州市北和镇的对虾养殖场大获丰收,此君说,其养殖的对虾单产4000斤,是全区产量最低的,某养殖户1口池塘中了大彩,2亩,几达20000斤,均产几乎10000斤(差少少吧),亩利润多达10多万元。闻之欣然,思之悚然,特发此贴,与诸君共议。
作者:
刘宏良
时间:
2011-7-14 15:55
刚搜索了一下,有万斤亩产的虾,但是年产,本贴所说,乃是单造单产,诸君勿混淆。
作者:
海宝
时间:
2011-7-14 16:04
如果成功推广,5块钱一斤的大虾就可以随便买到了。
作者:
刘宏良
时间:
2011-7-14 16:07
是啊,蛋白质,这些年来,我们一直提供者提供优质廉价蛋白质,维持着物价稳定。5元,再降下去,很多养殖者没有底裤穿喽。
作者:
水产小喽啰
时间:
2011-7-14 23:09
有这么高的单产,楼主可否分享一下养殖经验?也好让我们在对今年虾市的失望中看到成功的希望。
作者:
浪花一朵
时间:
2011-7-14 23:35
貌似也曾听过福建、汕头等地有亩产过万的事,但只是听说,没见过。
而且我发现这些池塘都有个特点,都是小塘,每个塘都在1-2亩左右。
作者:
听风01
时间:
2011-7-14 23:47
不知楼主所说收虾的规格多少?如果按40支/斤八成成活率计大概放苗在50万/亩左右吧,而且五月底六月初虾价确实不错,七十天前后收虾确实有10元/斤的利润,目前粤西北部湾一带有很多虾农采取这种高密度养殖方式,虽然获利可观,但是风险也非常大,没有非常好的设施条件不敢轻易效仿,一旦不成功··呵呵,饲料经销商要哭了
作者:
刘宏良
时间:
2011-7-15 08:59
很高兴大家来讨论,现在有实际情况表明,农户,特别是中小农户,放养密度30万尾已经很平常,我市遂溪县海洋与渔业局原副局长、高级工程师陈堪和同志,今年专门就此事进行了调研,蹲点几个月后,他感慨的告诉我,要求农户按照标准放养10万左右密度的时代已经过时了,追逐高产出、高效益,梦想一夜致富、成名,成为能人,受人尊敬、仰慕,已经成为农户的追求。养殖服务者、专家要做的,可能应改变思路,就是怎样去协助他们做好,从技术、病防、设施、出售等环节解决问题,实现健康养殖、安全养殖、保价养殖。
作者:
刘宏良
时间:
2011-7-15 09:15
回复
5#
水产小喽啰
实现高密度养殖,不是很容易,但有迹可循:
1、养殖设施要过硬。
这些成功养殖的池塘,增氧机的排布、增氧剂的应用都较为科学;底部增氧设施也是必须的;其它条件也和普通池塘不差多少;
2、管理要跟得上。
农户养殖面积小,管理相对人力资源较为丰富。农户土地少,投入后看得很重,以此为衣钵,从不敢松懈,每与人交谈,三句不离本行,从来都很尊重技术人才。看得紧,有问题立即询问,合理即付诸实施,一般问题的解决绝不超过1日。
3、解决问题重依据
多数农户并不偏重于经验。很明显,病害多变,不一而足,处理问题总按老一套,不出问题才怪。养殖较为成功者,发现问题自己解决不了,就会立即求助于人,这解决了很多问题。譬如今年我市对虾养殖,病害明显与去年有异,但刚开始大家还未适应,失败的较多,群众在被告知后,即可更正养殖方法,收效甚好;我市鱼医生较多,可能也是有比较优势,只要农户肯询问,鱼医生们总能竭力。
珠三角今年虾病我没有看过,具体问题应具体分析,多看看,应该还是可以解决的。不要等病害有了定论再去做,生产上基本肯定就可以做试验。去年湛江对虾病害较为严重,特别是乐民,但我们发现问题后,在至今都未有定论的情况下,指导养殖户从去年开始做试验,相当成功,提振了很多养殖户的信心。我相信,你也可以做到。
作者:
thinkpad
时间:
2011-7-15 11:33
粤东,像惠东一带的养殖密度也很高,他们的特点是,虾塘很深,立体增氧,按3:1配备储水池,预先处理水。但通常的产量,每造高的达5000多斤,就很不错了。
这种亩造10000斤,太厉害了!
这个模式,楼主可以好好总结下
作者:
刘宏良
时间:
2011-7-15 11:46
回复
10#
thinkpad
老友,我讲“闻之欣然,思之悚然”,不是不想,而是不敢总结。卫星放出去了,但是有点儿悬——现今美国的航天飞机都停飞了。万斤亩产,老友想追求吗?
作者:
thinkpad
时间:
2011-7-15 11:58
总结经验,介绍情况,但不主动推广,让养殖者自己判断,自已选择!
养殖的事,真不好说。以前养鱼,几千斤也是不得了,但现在珠三角,养生鱼10000斤很正常,养海鲈、加州鲈,也是近万斤。
不下结论,不推广,只介绍情况,总结经验,先看一看,也无妨吧
作者:
海宝
时间:
2011-7-15 15:03
越是规模化的产业,利润率越会趋于0,这是商业竞争所决定的。如果对虾亩产万斤指日可待,且成功率让人满意,结果要么就是塘租暴涨,要么就是虾价暴跌。人人中彩票事情是不会发生的,不怕通货膨胀啊?
作者:
养鱼人
时间:
2011-7-15 18:00
养虾低迷,看到这样的产量,心中有何感想。
养出来就赚大钱罗。
作者:
老葫芦
时间:
2011-7-16 13:02
听说过,七八米深的水,多层水车,很羡慕啊,不过咱没钱搞那么大单,亏不起啊。
作者:
刘宏良
时间:
2011-7-16 16:57
回复
13#
海宝
如果真有那么一天,“国家跟着虾价,一松一紧的”,渔业部门应该就不会那么弱势了吧?
作者:
海宝
时间:
2011-7-16 17:27
回复
16#
刘宏良
相对于猪的蓝耳病,对虾的不明死亡更加变幻莫测,那帮圆滑世故的专家是搞不定的。所以国家不会冒这个险以对虾作为主要蛋白来源。把对虾当做芽菜吧,喜欢查一下药残就查一下,不喜欢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作者:
thinkpad
时间:
2011-7-16 17:53
还是想回到基本面:
养虾的根本目的,是要赚钱对不对?
而现在能不能赚钱最大的问题,是能否养殖成功,对不对?
所以,一亩10000斤产量,这个作为一个极端个案,好好欣赏下
就像FI赛车,但一般的老百姓嘛,还是开着帕萨特更可靠
作者:
海宝
时间:
2011-7-16 20:32
回复
18#
thinkpad
我毫不怀疑对虾在某年某月可以普遍地亩产万斤的可能性,只是我坚持一个观点,大众养殖的东西的最终平均利润一定不高。
作者:
wuyanzhong
时间:
2011-7-16 23:29
亩产10000斤在福建确实有出现过,是小池塘2亩左右。但是万中出一,建议还是不要超高密度投苗一味追求高产,这样所带来的风险极大,有可能会颗粒无收。
作者:
老葫芦
时间:
2011-7-17 13:44
我听朋友说确实是七八米水深,水车系统是专业人士安装,底层和中层也有水车。
成本很高,风险也大,但是据说十口塘能得一两口就回本了。
作者:
玉。
时间:
2011-7-17 16:00
在今年养虾一片低迷的情况下,能指导出这么高的养虾效益,简直可以奉为能人之上了。
很想了解一下他是如何指导的?
作者:
尖海龙
时间:
2011-7-17 19:27
现在看来,亩产万斤难度很大,不过如果通过技术提升,能够让平均亩产达到七、八千斤的话也不错,关键是要总结出一套可行的养殖方法
作者:
养虾人
时间:
2011-7-17 22:52
海南这边放苗多(15-20万/亩)的始因是怕中途出事产量不高,后来就成了一种养殖方式.屡创高产,就像去年水淡好养一样,我感觉密度高了虾更好养,但不知还能有多高,两万斤?
作者:
水族馆妖精
时间:
2011-7-17 23:09
回复
24#
养虾人
2万斤,都不用有水了,都是虾了
作者:
刘宏良
时间:
2011-7-19 09:54
回复
20#
wuyanzhong
是的。总体来讲,一是现在很多虾农的养殖技术并不高明;二是现在多数池塘条件、硬件设施并不完善;三是专家们解决突发问题的能力还比较有限,等等问题比较,推广高密度养殖的条件还不成熟。
很多虾农吃亏就在于盲目跟风,看到别人一亩养殖3000斤,自己也想;别人一亩养5000斤,自己也想;但没有真正学习到养殖精髓,往往是以失败换取教训。现在虾病盛兴,难说与此无关。
作者:
刘宏良
时间:
2011-7-19 10:11
高密度、高产量,隐含着高效益,隐藏着高风险,一家虾农如此,风险在个人,10家虾农如此,风险在区域,百家、千万家虾农如此,风险在行业。
老友们,探讨一下,各地集中对虾养殖区养殖现状:
1、进水、排水是否分开了?
2、进水、排水是否统一了?
3、排水是否处理了?
4、排塘是否处理了?
5、病虾塘排塘对周围的影响是否减少了?
.......
作者:
thinkpad
时间:
2011-7-19 10:44
回复
27#
刘宏良
很赞同,现在大家都只关注自己的养殖场,对各主养区的系统存在的问题,似乎都无能为力,包括大的饲料企业,在推动这一进程上,基本没有作为。系统如果整好了,相信养虾产业会有更大的作为
作者:
thinkpad
时间:
2011-7-19 13:24
回复
28#
thinkpad
今年越南、印度、印尼养虾都出问题,但泰国据说不错。由于正大的经营,泰国的养殖场据说是规划得比较好的,所以成功率一直比较高。
有了解的朋友介绍下吧!
作者:
hengtlz
时间:
2011-7-20 17:23
楼主刘宏良是不是湛江市技术推广站的那位啊?
作者:
thinkpad
时间:
2011-7-21 12:07
回复
24#
养虾人
泰国养虾的成绩,应该与正大有很大关系,正大在泰国经营这条虾,和中国的温氏集团经营鸡差不多,典型的公司+农户,也很成功。
正大一年有多少利润,我没查过,但温氏一年利润前年就超过20亿,所有上市的水产企业利润加起来都没他多。
作者:
aiyin23
时间:
2011-7-21 14:34
刘站我们湛江东海岛后海村今年有一造这样的产量啊。一天16餐料啊,你可以到那边核实一下。
不过我们现在这样盲目的追求产量和利益,水产本身带来的污染不可忽视啊!!现在养虾排出的污水还是没经过处理直接排到海中,我想这就是我们这几年病害高发的一个只要原因。
作者:
蔓延
时间:
2011-7-23 17:26
说实在的,有时候一些统计方法的问题也会造成误差
我想知道亩产10000斤是怎么来的 是只放一次苗 然后一起抓还是慢慢抓?
还是中间有补苗然后一起抓 反正这个统计方法有时候也会让人误解的
作者:
蔓延
时间:
2011-7-23 17:28
回复
23#
尖海龙
现在养殖模式大家是越来越推崇,您老有没有总结什么模式成文的啊?拿出来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最近网站里也在征集,我收到了最新一期的《水产前沿》杂志,上面也在寻找全球最成功的养殖模式!
作者:
蔓延
时间:
2011-7-23 17:29
回复
32#
aiyin23
今年育苗不行,很多苗场在东海岛也反映是水质的问题,但是近期东海岛的养殖成功率又听说有8成,如果是海水问题的话,养殖怎么那么成功?这算不算只是一种偶然?
作者:
刘宏良
时间:
2011-7-30 09:37
回复
30#
hengtlz
是的,
。前些天一直忙着,没看,谢谢大家关心本话题。请问老友是哪一位呀?
作者:
刘宏良
时间:
2011-7-30 10:00
回复
35#
蔓延
今年4月下旬,我到有事情到东海岛,与一些村民聊天,当时刚放苗不久。以下是当时的对话,想听听蔓延和各位的想法:
1、有人说,今年虾病太厉害了,没办法养。
如果你当时听到这句话,怎么想?现在听到这句话,你怎么想?
2、问:你们那里有多少虾塘?答:三五千亩。
我想,这么大养殖面积,“病害太厉害”,没办法养,那么发病的至少有二三千亩吧。蔓延,是这种思维吧?
3、问:发病排塘的有多少?
(交头接耳,讨论):有二三十亩吧。
以为听错,再问,回答:某某,某某,排塘了,应该差不多吧,都是刚放下没多久就死了,很厉害。
无语。
现在东海岛前造虾已收,有人讲,成功9成以上,有人讲8成以上,总之,东海岛大丰收,与蔓延讲的情况符合。
前一阶段(6月以前吧),我们实验室检测对虾,感觉主要以WSSV病害为主(感染的虾子当然有继发性感染一些聚缩虫等寄生虫之类和一些细菌之类)当时我感觉并不担心,只要没有看到去年的类似病症,养殖就算正常。东海岛上半年养殖的成功,可能也于此有关吧。现在虾农调节水质的技术大部分都比较过关,总是说水,也偏了;总是说底,也不能说全了,去年乐民镇爆发虾病,很多地膜池塘水质看起来好靓(有人肯定说,看起来不等于是,那是你没有看到),该死不超过2天。所以,综合来看吧。
作者:
kanhai
时间:
2011-7-30 11:5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蔓延
时间:
2011-7-31 20:09
5000斤以上很普遍 高位池的成功往往非同一般
版主知道原因吗?大家是不是应该去取取经
作者:
武山湖
时间:
2011-8-4 10:51
本帖最后由 武山湖 于 2011-8-4 10:52 编辑
脑筋进水了,虽然我是调研过市场,也亲眼看过亩产万斤,亩利润还不止10万元的案例,但是我从来不讲。
你见过有人哭吗,没见过人哭,说明你还没成熟,
现实是光明和黑暗各一半。
千万不要再鼓吹了。
为了行业的理性和持续的发展。
作者:
小蒋
时间:
2011-8-8 20:42
不能一味追求高产,要看实际情况,现在很多人只看重产量,不在意成活率,一造成功、一造失败,这样风险很大;海南这边很多养殖户产量都不以亩算,大多现在都论塘算,一个1亩塘抓4-5000斤虾,人家不会认为你养的好,一般认为一个塘底产量上万斤才算成功,不管你是半亩还是7-8亩,不管你是放30万苗还是200万苗。在一味追求产量,不看重成活率,很危险·····
作者:
小蒋
时间:
2011-8-8 20:44
现在的虾价赶不上猪肉····高产也····
作者:
cw000
时间:
2011-9-3 14:36
哎,现在的技术是一个比一个高,但这应该都是个别,还是不要去主动追求这种产量吧,成功则笑,失败则想哭都没法哭了。
作者:
怀1989
时间:
2011-9-7 11:54
单产有这么高么
作者:
美丽白虾
时间:
2011-9-9 13:39
关键要看是偶然还是必然。
作者:
ffmy1978
时间:
2011-9-19 19:41
这个真是有点耸人听闻了,单造亩产10000斤?帮申请一下吉尼斯世界记录绝对没有问题!
作者:
乐生
时间:
2011-10-16 00:05
万斤亩产.很羡慕啊.亩产万斤的可能性?渔业部门应该组织领导养虾人士学习学习
作者:
thiefchen
时间:
2011-11-1 01:3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rong1689
时间:
2011-11-4 19:14
回复
48#
thiefchen
是个别,汕尾的偷死严重
作者:
乐生
时间:
2011-11-4 22:00
没办法相信那亩产万斤。是一种传说吧!
作者:
刘宏良
时间:
2011-11-7 21:59
回复
45#
美丽白虾
很久不来。谢谢大家探讨。
养殖发展中的“偶然”万斤,很可能是“必然”万斤途中的一次惊喜吆——
作者:
siniperca
时间:
2011-11-25 14:46
脑筋进水了,虽然我是调研过市场,也亲眼看过亩产万斤,亩利润还不止10万元的案例,但是我从来不讲。
你见 ...
武山湖 发表于 2011-8-4 10:51
盲目追求产量确实会带了很多很多的问题
作者:
热眼冷观
时间:
2011-12-15 16:14
万斤年年有,失败的一年也比一年多啊
作者:
gangg1111
时间:
2011-12-16 11:40
亩产那么多,求经验,呵呵
作者:
838119326
时间:
2012-3-25 10:33
高密度必然会带来高风险,这个小概率事件没什么可以提倡的,只是好好总结,下次平均养他4 5 千斤就非常成功啦
作者:
梦飞扬
时间:
2012-3-25 10:56
回复
55#
838119326
斑节对虾能有这么高的产量吗
作者:
乘风破浪
时间:
2012-4-9 10:35
这个产量在高位池中很普遍
作者:
雨中荷
时间:
2012-4-21 14:57
粤东地区的虾池普遍都高密度养殖方式。偶尔也有高产量。普遍产量还可以。
作者:
petelindsay
时间:
2012-4-22 00:3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夜色很美
时间:
2012-4-23 16:11
这种几率少之又少,其实大多数农户是伤不起的。
作者:
水之旅程
时间:
2012-4-23 22:47
这个很正常,高位池,4米深,福建漳浦县,一亩放一代苗30-50万不等,正常都是万斤亩产,
作者:
sdlqw
时间:
2012-4-24 08:43
个人认为推广这种养殖方法对养殖户不负责任
1、任何养殖都有一个合理密度和产量,才能达到最佳效益
2、亩产1万斤的风险多多,一旦成功就是指导者成名之日,失败了就是养殖者破财之时
作者:
阿水
时间:
2012-5-23 20:47
追求是一种无限的力量。空间有限渴望无限。
作者:
671217
时间:
2012-5-24 21:56
高人真是高人
作者:
水中乐
时间:
2012-5-30 11:25
产量真的高,但往往只有小塘才会有这种产量,不过希望分享一下
作者:
虾痴
时间:
2012-8-6 07:58
北和康港那边,亩产万是有的,但是说是陈指导的,呵呵,不会是拿别人的成功,来炫耀成自己吧。
作者:
405小猪
时间:
2012-8-6 11:15
福建漳浦白虾养殖很多都可以达到哦,那边同事说6、7千斤每亩很正常,一万金以上的也不足奇。下的是一代虾苗,密度很高,具体多少忘记了,每天都需要下调水等产品,后期的话天天都要换水,不过漳浦的池塘面积要小得多,在两亩以下的居多。
作者:
大大虾
时间:
2012-8-6 15:11
那天听个饲料业务说,惠州有人养出了4.5W斤单造。他说和公司的老总一起去见识,异常壮观。
俺保留想法,其实俺硬是不信
作者:
牧心
时间:
2012-11-6 21:18
{:soso_e124:}
作者:
牧心
时间:
2012-11-6 21:19
亩产万斤的见很多呀,但是总体比例还是太少了
作者:
艺术养虾
时间:
2012-11-6 22:18
10块钱有10块钱的幸福;一万块钱有一万块钱的幸福。人只要尽情的享受幸福就可以了。不必要在乎形式。只有你享受到足够的10块钱幸福你就可以从10块钱幸福一直享受到无限块钱的幸福当中去。相反那就是在享受痛苦,现实的痛苦和心灵的痛苦。谁都是这样子过来的。{:soso_e100:}
作者:
zzcdfp
时间:
2014-1-9 17:31
详细点介绍 哈哈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www.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